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磊 《科技潮》2005,(2):15-19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国人及世界对奥运会的关注,使奥运承担了除竞技之外更多的责任。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但以往的奥运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保证举行一届安全的奥运!“安全奥运”北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知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博士、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行者集团总裁和首席科学家;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奥运会奥运安保顾问、2008奥运科技奥运工作委员会委员、2008北京奥运安全专家组成员……这些称号都属于一个人——马听。在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这位奥运安全技术方面的专家来畅谈“平安奥运”。  相似文献   

3.
柯文 《科技潮》2004,(2):21-21
何谓科技奥运?所谓科技奥运是指把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奥运会,通过广泛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让科学精神、思想和科技成就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细节,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被先进科技成果装备起来的体育盛会。2008年科技奥运的理念是“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本刊特开设“科技奥运”栏目,旨在全面介绍应用于奥运的科学技术,让读者能及时了解奥运建设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03,(12):46-47
为使科技创新成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的有力保障,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实施“奥运科技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盛会,使北京奥运会同时成为展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窗口和舞台。创造一个清洁、优美,安全、便捷的  相似文献   

5.
2008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激动人心的一年:奥运会将在首都北京举办,中国承诺要把这一届奥运会办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并在努力准备着。安全工作向来是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最为重要的事情,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整个筹办工作当中,编制制定了周密细致的奥运安全计划,建立了一个高效、畅通的国家级的奥运安全网络。一个贯穿上下、覆盖各个方面的安全指挥系统已经初步形成,能够灵活调动,及时作出反应。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可以绝对保证,并向世界申明,2008年奥运会将是一届“平安奥运”。  相似文献   

6.
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34万辆,且以每天近2000辆的速度递增。虽然北京市出台了奥运期间机动车单双号出行的政策,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大量的国内外观众和游客的涌入,针对北京交通状况的担忧也随之增加,如何保证他们的出行便利,如何保证奥运期间交通的畅通,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交通状况,并且不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北京的交通,真的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7.
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34万辆,且以每天近2000辆的速度递增.虽然北京市出台了奥运期间机动车单双号出行的政策,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大量的国内外观众和游客的涌入,针对北京交通状况的担忧也随之增加,如何保证他们的出行便利,如何保证奥运期间交通的畅通,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交通状况,并且不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北京的交通,真的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2,(Z1)
自1986年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诞生105年后,东方文明古国的首都北京赢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并第一个提出了“科技奥运”的口号,充满自信地向世界表达出——2008年,中国人民有信心举办一届赋有高科技含量的奥运会。当2000年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来北京考察时,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承诺,运用当代的高新技术办一次“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并且申明,奥运会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而北京的思路是要办一次对环境有很大促进的奥运会。事实上,“科技奥运”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它所强调的是让高新科技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环节。北京的申  相似文献   

9.
北京2008,奥运会铿锵走来。除了“绿色”和“人文”特色之外,“科技”在这届奥运会中扮演了空前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在这场盛会中,科技已渗透进每个角落。科技舞动圣火,科技打造场馆,科技刷新纪录,科技保障安全。今天,成功的奥运已经离不开科技,有最先进的科技助威的北京奥运会必将是一届独特而成功的奥运会。 反过来,奥运也在助推科技。通过奥运盛会,我们目睹到、认识到也亲身接触到许许多多平日里不易亲历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几十年奥运会和大型运动会上发生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提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之外,我们更应重视“安全奥运”!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运动员惨遭杀害;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流血事件等,都成为各届奥运会举办国要求首先避免的恶性事件。1990年北京举办的亚运会,开幕式那天上午11时发生3.8级地震,人们普遍有明显震感,  相似文献   

11.
"人文奥运"与"绿色奥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奥运”和“绿色奥运”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理念,“人奥运”是以人为本、追求与人类优秀化精神相结合的奥运,“绿色奥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旨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奥运。“人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是“绿色奥运”的思想基础;“绿色奥运”是“人奥运”的体现,二结合的意义在于人类应在健康洁净的环境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绿色体育理念的深刻内涵.“绿色奥运”思想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奥运精神的弘扬,它将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体现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个崭新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3.
探析2008北京绿色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绿色体育理念的深刻内涵。“绿色奥运”思想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奥运精神的弘扬,它将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体现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个崭新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4.
张旭 《科技潮》2002,(4):36-37
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北京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将会倍受关注。更多地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京西传统的重工业区——石景山区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为了重塑二十一世纪石景山新形象,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新市区,提出了“一三一”发展战略;并确定了以“三区定位”为代表的奋斗蓝图。“三区定位”针对石景山地区的发展特点,区委、区政府在《“十五”期间石景山区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10,(1):10-21
最早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是在2008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对全市党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时.明确提出要认真总结奥运成功经验.坚持奥运“三大理念”.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相似文献   

16.
于兆杰 《广东科技》2008,(11):60-63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与灵魂。奥运会在我国举办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也深刻影响着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深度与广度。“科技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之一,必将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言午 《科技潮》2004,(10):1-1
报载:在对奥运场馆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过程中,北京市根据专家的建议决定推迟部分场馆的竣工日期,以达到控制场馆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的目的。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人说,“节俭办奥运”是国务院、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中一贯的方针。早在2001年12月,北京奥组委在成立之际,就明确地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原则。在《奥运行动计划》中,“节俭办奥运”也被列为场馆建设的首要原则。今年3月,北京市再次明确要求,场馆设计方案必须从安全、质量、功能、工期、造价5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校核和优化。因此,部分奥运场馆竣工日期的推迟是…  相似文献   

18.
陈峰 《科技潮》2003,(10):4-7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期4天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这金色的秋天,成为北京的、中国的、乃至世界的一个亮点。科博会上的“采摘”,让所有参与者满载而归。盘点科博会,我们发现,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在这届科博会上,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以“科技·北京·奥运”为主题的3号展馆,成为各界人士了解“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和“科技奥运”的绝好场所。  相似文献   

19.
于敬 《今日科技》2007,(6):56-57
奥运,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梦想,在2008年它即将变为现实。我们选取科技的角度,是因为“科技奥运”乃“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之根基,人们在看到奥运筹备工作重大进展的同时,更需了解科学技术的支撑魅力。看看为了筹备北京奥运会,全国科技界在近6年里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的一些事态是我们推出本次“东北亚安全”话题的起因。日本自卫队兵发伊拉克,标志着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再次迈出重要一步。随着3.20的临近,陈水扁的“公投秀”花样翻新,挑衅姿态表露无疑。这些都不能不引起身处东北亚地区的我们的关注。而第二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即将于北京举行,无疑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那么,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因素有哪些?又有哪些隐患?一句话,东北亚安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