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丞相是封建国家政权机构中居于中枢地位的官职,其职责是辅助皇帝、总理全国政务。西汉统治者继承了秦的丞相制度。西汉前期,丞相的权力比较大;汉武帝时期,丞相职权开始衰弱;成帝时,统治者置三公官,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哀帝时,丞相被大司徒所代替。西汉丞相制度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要在新形势下更有效地进行理性行政。  相似文献   

2.
一秦汉待诏不是官名自从秦始皇确定皇帝的命、令专称“制”、“诏”,“待诏”一词就出现了。从字面上讲, “待诏”之意并不费解,颜师古注《汉书·楚元王传》“(刘)辟强子德待诏丞相府”曰:“于丞相府听诏命也”,已经说得很清楚,待诏就是敬候皇帝诏令,准备按诏行事。  相似文献   

3.
明初的学校     
一 专制独裁的君主,用以维持和巩固皇权的两套法宝,一是军队,二是官僚用武力镇压,用公文办事。皇权假如譬喻作车子,军队和官僚,便是两个车轮,一武一文,缺一不可。 明太祖朱元璋原来是红军大帅郭子兴的亲兵,一步步升官,作到韩宋的丞相国公龙凤十年(公元一三六四,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作吴王,四年後索性爬上宝座作明朝的开国皇帝本来是靠武力起的家;化家为国後,有的是队伍,红军嫡系的,敌军收买过来的,投降的杂牌军,官民犯罪充军的,不够,再按户口抽壮丁;总数约摸有两百万,编制作卫(师)所(围),分驻全国各地,执行武装弹压警戒的任务;一个轮子有了…  相似文献   

4.
“第三帝国”(德语为das Dritte Reich),现特指1933至1945年德国纳粹统治时期。 德国自公元919年正式立国到纳粹统治之前,在其历史上曾有过两个帝国,即“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前一帝国从公元962年萨克森王朝鄂图一世在罗马让教皇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起,至1806年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里德里布二世因败于拿破仑被迫放弃“罗马皇帝”称号止。后一帝国从公元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起,至1919年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在11月革命中崩溃,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止。 希特勒把他所建立的法西斯统治称作“第三帝国”。《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作者称希  相似文献   

5.
《北史》卷五五《陈元康传》云:"初,司马子如、高季式与孙搴剧饮,搴醉死,神武(高欢)命求好替,子如举魏收.他日,神武谓季式曰:'卿饮杀我孙主簿,魏收作文书,都不称我意.司徒尝道一人谨密,是谁?'季式以元康对,曰:'是能夜闇书,快吏也.'召之,一见便授大丞相功曹,内掌机密……神武之伐刘蠡升,天寒雪深,使人举毡,元康于毡下作军书,飒飒运笔,笔不及冻,俄顷数纸.  相似文献   

6.
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县西南)人。为汉高祖刘邦的八世孙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开明君主。 刘秀当政(公元25年—57年)的三十多年间,可谓风风雨雨,红红火火,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  相似文献   

7.
关于北齐文宣帝高洋,我们所熟知的是他的残暴荒淫。但高洋在用人、政治、军事等方面拥有相当高的才能。高洋用人能够不拘泥于民族界限,只以是否有利于稳固统治为判断标准,知人善任,一大批汉人或汉化人士如杨惜、高德政、高隆之、杜弼崔暹、崔季舒等被他拢入核心政治圈,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高洋对于鲜卑勋贵犯法者,也决不姑息,并能够把佞倬小人排斥在政治圈外,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这也是北齐能够在高洋统治时期达到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拓跋珪简论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奠定北魏王朝基业的人物则是鲜卑族的杰出首领拓跋珪。拓跋珪(公元371-409年),字涉圭。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各部大人的拥戴下,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即代王位,年号登国,旋更国号曰魏,正式建立了魏国。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山西大同)自称皇帝,史称魏道武帝(386-409年在位),改元天兴。在历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中,北魏王朝在我国历史上不  相似文献   

9.
自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称始皇帝,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末代皇帝溥仪,其间二千余年,中国一直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皇帝制度。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作为皇帝妻妾的后妃,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旧史家常强调“贤妃开国,嬖宠倾邦”,未免过分,但后妃在某些时期,其作用确实超过了皇帝,影响到王朝兴衰。因此,研究一下古代的后妃,对深入批判封建皇帝制度及肃清封建主义的遗毒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尚方宝剑"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的象征,出自《汉书·朱云传》。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因是皇帝刘骜的老师,受到汉成帝的宠幸,不仅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物,而且私生活极其淫奢。诤臣朱云上书:"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成帝大怒:"小臣居下讪上,  相似文献   

11.
周世宗柴荣,刑州龙冈(今河北刑台西南)人.生于公元921年(后梁龙德元年).公元954年在开封即位,做了后周的第二代皇帝.周世宗在位不到六年却进行了一场初具规模的改革运动,使中原广大地区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周世宗也由此而成为一代有为的皇帝.综观他的改革,不难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改革是在纷争割据的局面下进行的.周世宗改革处在极为特殊复杂的背景下.政权更迭频繁,割据势力众多,互相征伐,致使百姓无以为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其割据者无论是封建军阀,还是农民起义军的叛徒,都互相征战仇杀,人民常年遭受兵燹之灾.期间,有的统治者强拉壮丁扩充军  相似文献   

12.
一、李白流放夜郎的原因在《贵州古代史》的编写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待讨论性的问题。其中如李白长流夜郎(今贵州遵义、桐梓一带),是否到达了贬所?就长期成为一个疑案。这里,为了说清楚问题,先谈其历史背景,是有必要的。公元七五五年(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唐朝镇守东北边疆的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造反,起兵于范阳(今北京附近),很快攻下洛阳,自称大燕皇帝。这就是历  相似文献   

13.
皇位大拍卖     
古罗马历史上曾上演过一出丑剧:高贵尊严的皇位竟然被公开拍卖,有人出高价当上了皇帝。公元193年3月28日上午,罗马禁卫军发动兵变,杀害了他们本该保卫的皇帝珀蒂纳克斯,王位因此出现了空缺。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不仅统治着意大利本土,而且统治着东到幼发拉底河、西至泰晤士河区域的1.5亿人民。  相似文献   

14.
5.唐慎徽和《证类本草》(全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经历唐朝以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和动乱,至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又恢复了一统天下,经济再度繁荣,本草学的考证和修订在官方和民间都得到较大发展。从官办来看:宋开宝年(公元973年)道士兼御医马志等奉宋太祖之命修撰的《开宝新详定本草》问世,并由皇帝亲书序文;次年又令李昉  相似文献   

15.
鸿都门学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二月,办学地点在洛阳南宫的鸿都门.鸿都门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许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力量主要来自于皇帝、宦官和士大夫.还有当时的社会环境,其中汉灵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埃及最高山峰西奈山满目沙石的山脚下.座落着世界闻名的圣凯瑟琳修道院。阿奈山,按宗教传说,是摩西领受“十诫”的地方,故称“摩西山”或“圣山”。圣凯瑟琳修道院具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公元336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后海拉娜下令在西奈山修建了雅利克教堂。公元  相似文献   

17.
寻找曹操     
《奇闻怪事》2011,(11):50-56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关于曹操墓葬于何方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位三国时期的枭雄身后是如何的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8.
景教自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因皇帝灭佛而同遭禁绝,在华传播长达二百多年。可是,景教在被禁之后,立刻就从中原大地上销声匿迹了,直到明代景教碑出土之后,学者们才逐步挖掘出它的传播历史。是什么原因致使景教在中华历史文化中被彻底湮没了将近八百年呢?文章拟从其传教策略上寻找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9.
忽必烈(元世祖)至元8年(公元1271年)正式定国号“大元国”,在至元13年(公元1276年攻下南宋首都临安(杭州),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灭南宋。从世祖迂都大都(北京)而称国号,共历九代,至顺帝退出大都(至正28年,公元1368年)共享祚九十七年。元王朝大一统的政权和疆域,都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王朝。  相似文献   

20.
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由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皇帝,这是欧洲中世纪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然而,关于查理曼、教皇利奥三世等当事人在该事件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