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19-20
21世纪中人类将面临能源领域的重大挑战,高速的经济发展加快了能源危机的到来。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价格的急剧波动,发展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目前我国能源的紧缺现状已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乃是当今国际范围在能源技术的重点研究和发展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13-13,15
目前,占世界能源供给90%的化石燃料储量在日益枯竭,化石燃料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为解决能源紧缺和全球温暖化问题,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太阳能电池又是利用太阳能的有效途径,目前传统硅电池虽已进入实用化阶段,但还存在着制造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及在生产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消耗能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6):14-15
随着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能源问题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传统的化石能源存在不可再生及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发展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成为彻底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出路。燃料电池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济南市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的优势和太阳能、生物质能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济南市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产业的对策。特别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必须尊重基本的省情和市情,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一蹴而就,进而才能实现可再生能源产业有序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日趋匮乏,所引起的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及CO2的大量排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构成威胁;以氢的制备、利用为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能源及CO2减排压力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得以腾飞的基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能源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5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消费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能源领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本文研究美国、日本和印度5国的能源现状以及发展特点,以期对我国制定能源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各类能源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在近10年的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5):F0002-F0002
进入21世纪,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对发展的挑战以及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带来的对生存环境的压力,人类亟需寻求化石资源的替代资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可能是必然的选择,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它不仅可以提供部分替代能源,还可以提供人类对化工材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而且有望减轻氮、磷、硫等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生存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20世纪中期电力工业革命的完成,当前世界电力供应模式为集中式电能供给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供电模式面临很多挑战,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基础供电投资成本高昂、电能损失比例高,见表1和图1。大大超过传统用能方式的效率。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The World Alliance for Decentralized Energy)对分布式能源的定义为:位于用户端发电系统,同时可以实现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进一步生产热、电和冷;与可再生能源系统有效的结合;利用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或供热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这些系统都可以称作分布式能源系统,而不考虑项目的规模、燃料或技术及该系统是否联网等条件。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的多元化,增加了发电结构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缓解了用电高峰,降低电网的投资,降低输配电的损失和电网维护投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5-26
课题着眼于西北旱作农业区的发展,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重点对西北旱作区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技术、农业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风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在未来二、三十年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风能作为目前可再生能源领域中除水能外成本最为低廉的一种能源资源,其容量巨大,全球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万吉瓦,比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国际能源署(IEA)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选择.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预示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3.
电力工业集能源消耗、生产和利用于一身,是实现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环节,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的大量消耗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后15年,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重大挑战。”能源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节能降耗已成为衡量当前经济生产的重要指标,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坚持节能优先,降低能耗,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关键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和终端用能效率,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和规模化应用,成为目前能源科技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16-16,29
1 课题背景 我国一次能源中煤炭占到总能源结构的70%,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应用中只占到6%,而太阳能在其他可再生能源中应用占有比例小于1%,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采暖和空调能耗是导致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能耗占到建筑总能耗的40%/~60%.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24-25
生物质是环境友好的重要能源资源之一,其高效利用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可实现CO,零排放,是间接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利用处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但是,我国每年用于直接燃烧供热的生物质折合21900万吨标准煤,此能源利用方式效率低,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新考虑发展的含义在九十年代开端的时刻,人类社会还有10年就要迈进一个新的世纪。检讨以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社会的发展过分地注重了数量方面,而忽视了质量方面。当今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50亿大关,世界总产值在1985年已达到1.27×10~5亿美元,1989年世界钢产量为7.83亿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更是触目惊心:1989年世界生产原油29.69亿吨,天然气21006亿立方米,煤炭50.15亿吨,同年全世界共消费商品能源114.47亿吨标准煤,还不包括广大农村消费的非商品能源。1985年世界粮食生产16.67亿吨,消耗19亿桶油当量的能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均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论是在能源安全挑战,还是环境的巨大压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2-23
课题着眼于西北旱作农业区的发展,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重点对西北旱作区农村社区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技术、农业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示范区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在太阳能的肯效利用中,太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是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得到重视.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的光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由于各国经济体制不同,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不同的渠道,但总的说来,不外通过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步伐日益稳健,中国开始出现由于能源供应瓶颈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不难注意到,市场调节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整个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中起着巨大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