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7种新二甲基取代苯基锍盐的合成,以取代苯硫酸或苯硫醚为原料,NgBF4-CH3I为烷基化试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实现S-甲基化反应.用1HNMR技术定量产物的收率,结果表明,反应均可定量完成,产率在98-100%之间.详细研究了合成产物的1HNMK和13CNMR谱,研究揭示,合成产物符合设计结构;给出了新取代基-S(CH3)2对苯环氢的1HNMR化学位移及对苯环碳的13CNMR化学位移影响常数,解释了其1HNMR谱及13CNMR谱吸收峰的归属.  相似文献   

2.
报道汉(2-溴乙基)乙醚的 ̄(13)CNMR.  相似文献   

3.
光学纯5-氧基-4-取代丁内酯NM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系列光学纯5(l氧基)4取代丁内酯的1HNMR和13CNMR数据,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结构以及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酯交换反应合成了10种酯基锡三苯氧膦配合物,其中7种未见报道,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数据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一取代苯为基本模型,由一取代苯对位质子的 ̄1H──NMR谱化学位移δ_p与 ̄(13)C──NMR谱化学位移δ_c=128.5+A_p计算式中的取代参数A_p之间的线性关系,用最小二乘方法来得一取代苯对位碳核 ̄(13)C──NMR谱化学位移经验公式:δ'_c=9.2+16.39δ_p,其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稀土肴(Eu)和镧(La)与吡啶-2,6-二甲酸(H2DPC)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并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氨谱(14NNMR)及红外光谱(IR)的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用HMO法研究了香豆素及一些4-、5-、6-、7-及8-单取代香豆素类化合物,发现这些化合物的 ̄(13)CNMR化学位移与π-电荷密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此外,跃迁能与Hamett常数之间也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6.参8。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学模型对香豆素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数据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位移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增量具有良好的加合和降阶性规律.从理论上建立了13C-NMR化学位移的加合和降阶模型,提出了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及其与铕三元配合物的1H和13CNMR谱,报道了该三元配合物在DMSO-d6中的1H和13CNMR化学位移数据.  相似文献   

10.
^13C化学位移与定位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元取代苯为基本模型,根据取代基对苯环间位仅有诱导效应的实验事实,并假定取代基对苯环间位和对位的诱导效应可视为相等,通过单取代苯13C化学位移计算了常见基团的诱导效应(RI)、共轭效应(RC)及电子效应(RE),进而根据电子效应强度(RE)值定量地表征了定位效应和苯环的活化与钝化  相似文献   

11.
从植物中录找农药活性物质(Ⅲ):紫茎泽兰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泽兰属植物紫茎泽兰茎中分到5个化合物,通过IR、MS、^1HNMR,^13CNMR,^13CNMR-DEPT、元素分析等手段,单体分别鉴定为表木栓醇(1),豆甾醇(2),正二十八烷酸(3),β-胡罗卜甙(4),2-异丙烯基-5-乙酰基-6-羟基苯骈呋喃的乙酰化物(5),邻羟基桂皮酸(6),除豆甾醇外,其余的化合物都是首次在紫茎泽兰中发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溶剂中生成的羧甲基纤维素(CMC)完全酶降解和酸水解后的还原端基数,计算出反映CMC一条分子链上取代基均一性的参数,如取代及未取代葡萄糖单元(AGU)的长度、单取代及双取代百分数等;研究这些CMC的酸解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考察溶剂种类对CMC取代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甲亚砜作溶剂,反应效果最好;二氧六环、丙酮、异丙醇及叔丁醇的效果也佳,生成的CMC取代基分布较均匀,耐酸性较强;甲醇和乙醇中生成的CMC取代基分布均一性很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三三苯基膦氯化钴(Ⅰ)与过量异硫氰酸苯酯的反应,得到两种钴(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光谱、热重分析、1HNMR及快原子轰击质谱证实两种产物分别为[Co(C4H8O)(CNPh)(л-SCNPh)PPh3]C12和[Co(C4H8O)(CNPh)(л-SCNPh)(PPh3)2]  相似文献   

14.
从生药路路通分离得到2个齐墩果烷骨架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通过13CNMR,DEPT,1HNMR,2D1H-13CCOSY,2D1H-1HCOSY,IR,MS和元素分析阐明了它们的结构.(1)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齐墩果-4(24),12(13)-二烯-28-羧酸,(2)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13)-烯-28-羧酸,(1)未见文献报道,(2)是首次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宽带去偶和门控去偶等NMR技术对氟鲁他米特进行了1H、13CNMR谱数据分析和归属,得到了1H—1H,1H—13C、19F—13C的偶合常数,确定了氟鲁他米特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有机化学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法则教学中,甲基代表烷基,作为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的典型例子,但甲基不同于乙基等烷基,具有不同的定位能力,烷基是如何影响芳环的结构从而影响取代基定位,教材和教学中描述较简单,不便于学生领会和比较。该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烷基苯RAr(R—Me、Et)的R在空间的位置影响烷基苯的能量和原子电荷密度,从而影响烷苯的亲电取代反应。(1)烷苯的R—Ar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其中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E,△E(Me)〈△E(Et),{△E(Me)=0.0000084a.u,△E(Et)=0.0068029a.u},甲苯比乙苯的R—Ar单键更容易自由旋转。在EtAr,C8-C7-C1平面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308.661166a.u.]最低,为较稳定的优势构象。(2)甲基和乙基均向苯环供电子,虽甲(乙)苯环的碳原子所带电荷之和都不及苯,但甲苯比乙苯的环碳上电子密度大,∑Q(Me,30)=-1.02794〈∑Q(Et,90)=-1.010487。(3)甲(乙)苯化合物中,均为邻、对位碳原子电子密度大于苯环碳{甲基:邻位qc2(30)=qc6(30)=-0.212118,对位-0.20724~-0.20728;乙基:邻位qc2(90)=qc6(90)=-0.209509,对位q(90)(-0.20695)},间位碳原子的电子密度小于苯环碳[甲基间位-0.19153~-0.19228;乙基间位q(90)=-0.192171],甲、乙苯的邻、对位有利于亲电取代反应,且甲基大于乙基的定位能力。(4)亲电试剂Me^+与苯环反应形成邻、对位的碳正离子中间体比闯位碳正离子中间体稳定,有利于生成邻、对位取代产物,因此,甲、乙基均为邻、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三氯化磷(PT),丙酮(AL)和冰醋酸(AA)为原料合成了异丙烯膦酸(IPPA),详细探讨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31PNMR、1HNMR和13CNMR证实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2,6-二(咪唑甲基)-4-氯苯酚分别与邻、间、对-二(溴甲基)苯或2,6-二(溴甲基)吡啶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取代酚-咪唑钅翁型环番.所有化合物均被MS,1H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吡啶、异喹啉的氰亚甲基叶立德与取代烯烃的反应.用合成的溴乙腈与吡啶、异喹啉反应生成盐,转化为叶立德后,再与取代烯烃反应,合成了6个3酰氨基中氮茚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NMR、MS鉴定.讨论了反应中氰基的水解及中氮茚衍生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胜岛所采集到的一种软珊瑚[NephtheaAlbida(Holm)]中分离到结构新颖的降三萜(N─Ⅱ),分子式C28H48O4。熔点234~236℃,通过对它的IR,MS,1HNMR,13CNMR及13CNMR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结合生源理论,其结构确定为29,30─降二碳齐墩果烷─13,15,16,26─四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