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布鲁克林大学心理学教授伊斯雷尔·阿布拉莫夫负责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在视觉上有较大区别:女性在对颜色的识别上要强于男性,而男性的视觉优势则体现在对远处物体的细节敏感度以及对快速移动物体的追踪能力上。研究人员称这种区别的出现是因为男女长期社会分工角色的不同。伊斯雷尔·阿布拉莫夫和研究团队人员,在研究中对一群视力正常的成年男女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2.
歌德的颜色学实际上是关于颜色的"形态学",它与亚里士多德以降的传统颜色理论是高度一致的.作为歌德自然哲学的核心概念,"原型"成为指导其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并且是颜色理论之争的关键所在.而争论的背后,实质上是两种自然观的深刻分歧.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1,(9):28-28
这些结构奇特的物体看起来像精美的抽象艺术作品,可以放在画框里,挂在墙上。但实际上颜色艳丽的它们是你最不愿意在家里看到的东西,尤其是你患有花粉热。因为它们是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可诱发过敏的花粉粒。英国退休科学摄影师史蒂夫·格  相似文献   

4.
视觉经验的私密性使得与之关联的词语具有隐匿的复杂意义。民间观点默认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是客体和主体间的客观指称。近现代的讨论逐步放弃乃至最终完全背离了民间观点。原因在于,学者们相信颜色经验是主观感觉,颠倒光谱可能是真实的,而且根据维特根斯坦式的公共语言论,无论颠倒光谱现象是否是真实的,具体颜色语词也只具有关系意义,没有现象上的指称。事实上,民间客观主义大概率为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颠倒光谱现象不一定真实,至少可以证明黑色现象是个例外,因此现有理论多少都有些不尽人意,除关系意义之外,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还可能包含公共的现象指称,而且即便它为真,也不能根据公共语言论认为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不包含现象指称。民间观点不见得完全错误。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1,(11):46-47
法国心理学家研究出生命颜色的计算方法:把你的阳历出生年月日用的数字写出来,然后将数字一个一个相加,直到结果变成单一数字为止。这个数字就是你的生命颜色。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在《关于颜色的评论》中阐明颜色概念的逻辑主要有两点:一是颜色感知在逻辑上先于颜色概念,二是颜色概念不具备确定的感知规定性。这一逻辑引申出正常的视觉现象不能被描述,同时语言游戏的语法也决定了正常的视觉能力不能被描述。这两点表明,一方面视觉现象独立于语言游戏,具有非概念的内容;另一方面视觉现象又通过被命名和使用,在语言游戏中体现其意义。维特根斯坦对视觉现象和语言游戏关系的澄清把现象世界从传统二元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体现了对认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歌德反对牛顿的光学理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首先,他认为牛顿派是用人为的而非自然的方式来解释大自然;其次,牛顿派靠社会力量而非学术因素建立了其在光学领域里的权威地位,他们采取专横的方式对待不同意见;第三,牛顿的光谱实验只是歌德颜色游戏当中的一个变种,不具有普遍真理。歌德试图在光学领域里发动一场路德式的“革命”,推翻牛顿派独揽光学解释大权的局面,建立颜色研究领域的“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逻辑为何未能进一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逻辑,但前者逻辑却并未像后者逻辑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原因是什么呢?古希腊传统逻辑中产生和使用了符号促进了其逻辑的发展,西方近代逻辑的进一步符号化产生了数理逻辑,带来了逻辑史上的重大革命,现在数理逻辑是世界逻辑发展的主流;中国方块文字的整体结构特点和语言表述上的特点,以及中国汉字的自我完善性,致使中国古代逻辑不易引入符号,缺乏符号障碍了逻辑的发展,这可能是中国古代逻辑未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色光组成的,它们的波长和偏转角各不相同。阳光照射在物体上,各种物体对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不同,形成了各种颜色。简言之,某种物体如果能反射阳光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光,而吸收其余的光,那么,物体就呈现出被反射出来的单色或复色光的颜  相似文献   

10.
认知科学对颜色的研究表明,关于颜色的相对性假说是不成立的,颜色的范畴化活动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认知方面都与生理的因素相关,因此颜色范畴具有泛人类、物种上的普遍性。认知科学对其他范畴的考察进一步表明,生理性的因素不仅决定了范畴化活动的必然性,而且决定了范畴的结构。认知科学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哲学论题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Leibniz’s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is theory of cognition. Without symbols or characters it would be difficult for the human mind to define several concepts and to achieve many demonstrations. In most disciplines, and particularly in mathematics, the mind must then focus on symbols and their combinatorial rules rather than on mental contents. For Leibniz, mental perception is most of the time too confused for attaining distinct notions and valid deduction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e functions of symbolization differ depending upon the kind of concepts that are replaced with characters. In my view, most commentators did not sufficiently underlin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main functions of formal substitution in Leibniz’s characteristic: either increasing our knowledge or simply structuring it. In the first case, we complete our knowledge because formal substitution makes sensible and imaginary concepts more distinct. In the second case, symbolization helps to organize contents that are already conceived of by reason. Thus the process of substitution is not always identically applicable, for symbols replace different types of concepts.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实社会的更迭,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合理性批判的形式也不断革新,社会合理性批判的逻辑从卢卡奇的物化批判,演变为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又更新为芬伯格的技术批判。尽管批判的对象都是技术,但是批判的策略和改革的策略却根据现实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从卢卡奇的阶级革命到马尔库塞爱欲解放和感性解放再到芬伯格的技术政治,这些批判理论都是对社会现实展开批判和改革的尝试。从另一种角度上,通过梳理社会合理性批判的历史逻辑,能够在技术的境域内更加历史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编辑生物信息学稿件,对目前科技期刊生物信息学稿件中最常见的一些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名词用法错误进行了辨析。结果表明:生物信息学稿件中常见的基因、蛋白质、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亲缘关系等名词的使用及其表述经常有误甚至有歧义;同时对基因和蛋白质的符号表达错误进行了辨析,虽然有90%的科技期刊中基因符号已用斜体字母表达,但其中还是有很多基因符号尤其以基因命名的引物名称以及重组质粒中的基因符号未能用斜体字母表达。该研究结果可为科技期刊编辑掌握生物信息学稿件中最基本的一些名词的使用及其表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图书出版界新名词“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书一词适应社会需求应运而生,成为对各色皮书的概括词,成为图书出版领域的流行新词。分析了皮书的成词理据及其修饰的色彩词的文化含义,以利于人们理解运用该术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文化学名词发展过程中,郑贞文是贡献最多的其中一位,在无机化学命名方面,影响最深远。在有机化学名词上,用天干符号来表示有机化合物中的碳数目也是由他提出的。中文化学名词规范化的成果——1933年出版的《化学命名原则》,他是重要整理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皮书一词适应社会需求应运而生,成为对各色皮书的概括词,成为图书出版领域的流行新词。分析了皮书的成词理据及其修饰的色彩词的文化含义,以利于人们理解运用该术语。  相似文献   

17.
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是建立在对技术客观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的充分认识的前提下,认为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就是技术系统的他组织,即人们根据自己的共同利益,有计划地引导技术展现其发展的本质,控制其自发过程中的不良后果,使它朝着与自然、人性、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技术社会控制的他组织形式可以包括指令性的他组织和诱导性的他组织等,遵循技术过程的客观规律,辩证地运用这些形式,才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8.
Chemical elements are the bricks with which Chemistry is build. Their names had a history, but part of it is forgotten or barely known. In this article the forgotten, no more used, never used, and alternatively used names and symbols of the elements are reviewed, bringing to us some surprises and deeper knowledge about the richness of Chemistry. It should be stressed that chemical element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chemists but for all people dealing with science. As in any other aspect of our lives, we tend to better understand something by knowing his history. By knowing them we can have a deeply understanding of how science evolves and how it is influenced by our human aspects.  相似文献   

19.
术语符号的正确规范的使用,既有益于今后科技学术水平交流和沟通,也能促进文化和科技的相互融合及传播作用。就科技术语符号使用过程中表示的方式及在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