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植物体内含硒生物大分子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硒主要以硒蛋白、硒多糖、硒核酸及硒酶等生物大分子形式存在,它们大多是低毒的生物活性物质.了解植物硒的分布规律、生理生化作用、测定方法等基础性研究和含硒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展,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中的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是围绕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分析研究而开发出来的一系列电化学传感器,在这些传感器中尤其是以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最为优异,在实际的检测研究中表现出超高灵敏度、微型化、较好的选择性、所需检测样品少、检测速度快、非常便捷等明显优势,因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加工技术及特点,着重分析了间隙电化学传感器较比常规电化学传感器所具备的优越特点.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研究进展,特别是纳米间隙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大分子检测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生物大分子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DNA生物大分子在ATP水解作用所提供的能量或外部场作用下所产生的构象畸变和局域性涨落的特点,研究了碱基在此情况下运动的混沌状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DNA生物大分子在ATP水解作用所提供的能量或外部场作用下所产生的构象畸变和局域性涨落的特点,研究了碱基在此情况下运动的混沌状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物理是介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其中心内容是在三维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尽管生命现象绚丽多彩,生命机体千差万别,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以蛋白质(包括酶)和核酸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大分子。现在知道,与非生命物质比较,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代表的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特定的三维结构(空间结构)对其功能具有极大  相似文献   

6.
半透产O^—2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有的产O^-2体系不适宜用作生物大分子的损伤研究,本实验以半透膜透产O^-2液相与待作用的样品液相分隔,使产O^-2液相中的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至样品液相,对样品进行作用。这种半透产O^-2体系非常适于蛋白南,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损伤后结构变化分析研究,本文给出了该体系用于生物大分子损伤以及结构变化研究的实验常数。  相似文献   

7.
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模拟,对理解或探索生物大分子生物学功能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生物大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其分子中原子等效电荷分布的推算或描述,则是模拟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的电负性均衡法和基于分子轨道理论的Qeq方法对生物大分子中原子等效电荷的分布进行概要地模拟和分析;同时对这些方法的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以及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1993年启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命科学中的电化学分析和分子光谱分析”以电化学和分子光谱方法为主,对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创建了一批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测试新方法、新技术,突破了一些分析疑难问题,取得了许多首创性的成果。1在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光谱分析研究方面 对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的光谱探针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首次将光散射技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分析。研制成功多种药物、激素和毒剂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有些为国际上首次制得,建立了这些化合物的新…  相似文献   

9.
荧光探针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荧光探针定量测定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测定方法及新型荧光探针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用差扫描量热法对几种生物大分子稀溶液遮低温温降温过程中的共晶焓和共晶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物大分子稀溶液有着代表自己特征的共晶焓,其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无关;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污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准确地研究低渗介质中地下水污染问题,在充分考虑地下水在低渗介质中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动边界的基础上,建立低渗介质中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渗流的耦合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地下水污染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地下水污染浓度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镀企业的集中管理及其废水处理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现有电镀企业的基本状况与电镀废水处理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化学法集中处理电镀废水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技术,认为电镀企业的废水相对集中处理有利于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化学法仍是处理电镀废水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小区环境流场及污染物扩散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次有关城市小区环境流场和污染物扩散规律的风洞实验研究.实验以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的方庄小区为研究对象,以1:250的缩尺比在南京大学MU环境风洞中建立模型并进行实验.实验包括:小区气流分布测量、小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测量、建筑物周边气流分布测量、建筑物周边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小区内水平流场分布受不同高度建筑物影响,但风速垂直分布总体上仍符合幂指数律.小区内污染物分布亦受到建筑物及环境风速大小的影响.单体建筑物流场试验结果清晰显示了气流遇建筑物后的抬升翻越过程,以及街渠内的抽风效应,该效应可使街渠内风速达到来流的2~3倍.单体建筑物污染物分布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离源的距离增大污染物浓度逐渐减小,其垂直分布仍符合地面源排放的扩散分布形式,实验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比较为接近.相应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两的气流和污染物浓度分布除个别有差异外,总体上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4.
植物通常能指示出周围环境的污染状况,该文对生长在广西刁江流域中的几种主要沉水植物:黑藻、苦草、黄丝草对重金属富集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沉水植物对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是不一样的,说明不同的沉水植物对周围环境指示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研究的几种元素中,黑藻、苦草、黄丝草对Cu,Zn,As,Pb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顺序依次为:黑藻>苦草>黄丝草;而黄丝草对Fe元素富集能力大于苦草,苦草对Mn和Fe元素富集能力均大于黑藻.在利用沉水植物来指示和修复周围环境时,必须依据不同的元素来选择合适的环境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15.
各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均显示,我国近岸海域呈现以营养盐超标为主的污染特征。论文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已有环境监测数据,提取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空间数据,建立海域环境监测数据库,形成舟山近岸海域高分辨率的营养盐浓度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1)利用已有资料形成的海域污染分布图与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的描述基本一致,舟山海域营养盐污染呈现西南部相对严重的分布局势,本研究据较高的空间分辨率;(2)GIS空间分析手段,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示污染分布,提示各分区可能的污染源差异。该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落实,能够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整合管理,有效提高现有监测数据的利用率,为污染源管理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的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色马尔柯夫链模型应用于环境污染事故的经济损失预测系统。以某化工厂的污染事故的经济损失作为实例,利用灰色马尔柯夫链模型对其经济损失的预测作了尝试性的探讨。研究表明,灰色马尔柯夫链模型提高了预测的精确度和评价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南通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的资料数据为基础.比较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后选用合适的模型进行空间插值计算,并根据插值结果对南通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会影响空间插值的结果,对离散程度大的数据,应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转换以降低其离散程度.南通市五种重金属超过自然背景值的面积比例分别为:Hg 2.75%;As 23.02%;Pb 68.24%;Cd 0.01%;Cr 5.59%.南通市各市县Pb的污染指数均超过1,海门市、南通市区和启东市的As污染指数均超过1.南通市区、海门市和启东市的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警戒限.通州市的综合污染指数接近警戒限.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大宝山多金属矿区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磁化率监测指标的探索研究。选择两个尾矿库、尾矿废水汇入河流的上游土壤、中游土壤以及未污染土壤分别进行磁化率测试。发现在尾矿库中,细粒沉积物中磁化率值高于粗粒,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磁化率显著高于未污染土壤。在污染河流沉积物和土壤剖面,随沉积物从土壤向底部粗砂过渡,下部粗粒沉积物的磁化率大于上部土壤,这一变化特征说明大宝山地区的原生污染可能更为严重。研究证明磁化率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is an important bio-macromolecule.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initial damage responsible for all biological effects induc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In this paper the length distribution of DNA fragments induced by ^7Li ionizing radiation is fitted with the random breakage model. In this model, the parameter u is the average number of DSBs on every DNA molecule induc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The fitting result shows that the random breakage model cannot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DNA fragments in lower doses, while the random breakage model is in better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higher do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length distribution of DNA fragments has random statistical feature in higher doses. In this situation, the random breakage model looks like a model without any parameter since the u has specific physical meaning and can directly be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20.
选择福建省龙岩市环境监测站的大气常规监测点位为采样点, 于2009年9月16日至9月23日进行24 h连续采样,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分析样品中PM10的微观形貌特征和元素组成, 通过与当地典型污染源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和特征元素进行对比, 确定其主要污染来源. 研究结果表明: 各类污染源的微观形貌及特征元素均有明显区别,  不同采样点样品中PM10的微观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也有差异, 据此分析得出的大气PM10颗粒物来源与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8.2)源解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