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岭南面临太平洋,北部多山,南北交通为五岭所阻隔。大庾蛉、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绵延在湘、赣、粤、桂四省边境之上,长达几百公里,在清朝末年粤汉铁路建筑以前,南北往来十分艰辛。特别是唐代张九龄主持开凿大庾岭新路以前,南北旅行运输,要翻越岭东大庾岭的悬崖峭壁,或从北面走折岭古道入连州或来乐昌,人们叫苦连天。唐王朝经过“贞观之治”后的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封建王朝的势力正向四方发展。早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天下已经安定,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除将全国的  相似文献   

2.
秦王朝统一岭南百越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史学界对之累有论撰,但关于这场战争的开始之年,以及在战争中秦军为解决军粮运输而开凿灵渠的年代,则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笔者不揣浅陋,拟就秦统一岭南之始年及灵渠开凿之年代,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广东,位于五岭以南,故又名岭南。广东中医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医学。1956年在广州市先烈南路发掘两座西汉古墓中,发现有中药朱砂和可供煎药、预防疾病用的铜熏炉,说明岭南医学至少有2000年之久。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与其妻子鲍姑曾在广东罗浮山养身修道、炼丹制药、行医治病。唐宋时期岭南医著颇多。进入明清,医著已有400多部,有医家数百名,医馆、中药堂店明显增加,特别是清代末年,中医药社团组织逐步兴起。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1933年广东中医院峻工成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开皇九年(589)授命大将韦洸率军南下,恩威并施,进驻岭南,并拉拢岭南地方实力派冼(冯)氏家族,使得国家力量较为顺利的进入了岭南地区。与此同时,隋文帝又派遣永州总管周法尚带领军队开进桂州,充分利用“兵威”使得一批尚奉陈朝正朔的地方官员纷纷降服。开皇十年(590),番禺王仲宣发动地方叛乱,更加坚定了隋王朝施行恩威并用的决心,从而将岭南整合入于王朝秩序之中,为后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钟健慧 《科技资讯》2009,(21):62-62
岭南建筑这个词语,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没有人提出过,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兴起了对创造建筑新风格的讨论热潮,广东建筑界认为,创造我目建筑新风格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要有各地方的建筑新风格,广东建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岭南地区,就要有岭南风格和特色,从那时候开始,广东就提出了岭南建筑这个名词。而岭南建筑在地域范围的界定,从广义来讲,是以五岭为界,五岭以南包括广东省.广西南部、福建南部为界;从狭义来讲,是指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讲广府话的地区为准。在南方,一般人不提广东建筑,而都用岭南建筑来代替,而且把新中国成立前称为岭南近代建筑,明清以前时期称为岭南古建筑,而中国成立后称为岭南新建筑,或称岭南建筑。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洪水灾害看,遵循疏导的水原则十分重要,由此论述了开凿松辽运河对防洪,发展航运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设计实例对砖混结构门连窗外纵墙墙体开凿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开凿对门连窗外纵墙的抗震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的中国话剧史上,高行健是不可忽略的戏剧艺术探索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高行健在戏剧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美学往往带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有时也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他的创作和理论是一次对传统戏剧关学和政治秩序的挑战,他的坚持成就了他后来的地位和影响,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却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航道的开凿,在长江的航运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交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总是相辅相成的,铜矿和铅矿的开采、冶炼,原木的采伐与利用,促进了金沙江航道的开凿,也引发了开凿航道疏通的有关争论。  相似文献   

10.
刘显国 《广东科技》2007,(1):125-126
岭南位于我国南部,古属百越之地,因为北靠五岭,所谓五岭是指大余岭、骑田岭、都庞岭、越城岭、萌诸岭:南临广东(珠三角)、广西(梧州至南宁西江沿线)而称之谓岭南。如今,随着岭南文化的发展,园林也随之而发展,现今的岭南应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港澳地区。因此,岭南园林也就包括上述地区的园林。  相似文献   

11.
岭南词是清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一大特征即是家族性.清代岭南的词学家族共20个,其分布具有突出的地域不平衡性.家族词学传统促进了词人的产生与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岭南词的发展.在岭南词学家族内部,词学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对此分析可以解释一些特殊的词学现象.对家族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清代岭南词进行更深入、准确的观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岭南腰坑墓的分布、分期及相关特点的研究,认为岭南腰坑葬俗是在湘地越人南迁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它源自楚崛起之前的中原文化。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文化的南渐,湘地越人转徙岭南,并将这一葬俗带到岭南,流传开来。岭南的腰坑墓有自己独特的分布特点。腰坑在用途上与该地古葬俗有密切的关系,反映的是岭南土著居民对这一葬俗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尝试从气候适应性、空间环境塑造和满足居民心理需求三个方面,对岭南地区住宅组团围合式布局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合理性与不足。结果表明,住宅组团围合式布局能形成丰富的阴影,通风效果良好,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能适应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这样就能在岭南地区发挥利用围合式布局的优点,例如节约土地、隔绝外部干扰,促进住房交往和增强社区凝聚力等,适度围合的原则,将是住宅组团围合式布局在岭南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古蜀道是古代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四川盆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巨大,其旅游价值集中表现在三国文化旅游价值、宗教朝觐旅游价值、饮食文化旅游价值、军事文化旅游价值和科学考察及生态旅游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有助于促进蜀道沿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岭南词从清初开始崛起,此期以“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最为出色。大均词多抒写故国之思与哀怨之情,词风雄浑,词境开阔,想像飞腾,成就甚高;梁佩兰词清刚幽峭,陈恭尹词寄托深远,亦属出类拔萃者。“岭南三家”使得岭南词坛风气大开,在岭南词史上有特殊意义。屈大均、梁佩兰又和岭外词人有词学交流,这对于扩大岭南词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界素有“岭南词派”的观点,此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丝路沿线自然地理环境变迁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丝绸之路所经行的中国西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根据这一地区不同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状况,将其分为东段、中段、西段3个二级地理单元。在对各个地理单元的自然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西北丝路沿线一带自然因素的演变(黄土高原的自然侵蚀、河流侧蚀及自然灾害等)和人为因素的变化(人口增加、植被减少、过度开垦等)对该地区两千年来环境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热带亚热带地理条件下,岭南具有丰富的生物、矿物等服饰原料资源。在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共同影响下,棉、麻、丝、葛、蕉、竹、树皮、珍珠、骨、珊瑚、金、银、玉等服饰质材和染料等在岭南生产、加工和分布历史兴衰,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生产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加工技艺精湛、质量上乘,并向岭北传播等特点,在中国服饰历史地理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只在鸦片战争后,在洋货倾销下,岭南大部分服饰原料生产和加工沦于消亡,只有少数保留至今,成为名产。  相似文献   

18.
隋代的岭南佛教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寿置塔是隋代岭南佛教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对隋代岭南佛教发展影响深远,不仅造成了隋代岭南高僧活动数量的增加和地域范围的扩大,而且吸引了普通僧众和俗家善信的广泛参与,在民间掀起了一场佛教信仰热潮,而这又反映了隋代岭南佛教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即深受官方佛教政策的直接影响。而仁寿置塔之所以能对隋代岭南的佛教发展影响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隋代岭南佛教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它是当时岭南开发程度较低、全国政治中心北移、隋代佛教政策和王仲宣判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热带亚热带地理条件下,岭南具有丰富的生物、矿物等服饰原料资源。在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共同影响下,棉、麻、丝、葛、蕉、竹、树皮、珍珠、骨、珊瑚、金、银、玉等服饰质材和染料等在岭南生产、加工和分布历史兴衰,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生产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加工技艺精湛、质量上乘,并向岭北传播等特点,在中国服饰历史地理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只在鸦片战争后,在洋货倾销下,岭南大部分服饰原料生产和加工沦于消亡,只有少数保留至今,成为名产。  相似文献   

20.
王佐是元末明初岭南的重要诗人,前期作风浪漫豪放,积极组织与参与南因诗社活动;出仕后则恭敬谨慎,以成功退隐为士林称羡。其诗歌总体雄浑其重,前期以雄峻丰丽为主,后期则转趋沉郁,气骨减弱。王佐诗歌风格总体风格和阶段性特征,是其个性作风、生活经历和明初政治文化背景变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