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技术是以菜籽油水化油脚(毛磷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水解等特殊工艺方法,制得混合粗脂肪酸。这种粗脂肪酸可以作为精馏厂家生产精制混合脂肪酸、脂肪酸和芥酸的原料,在医药、涂料、化妆品等化工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原料来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很好的利用,近年来除有少量油脚用于生产脂肪酸、粘结剂和提油以外,至少每年仍有8000t菜籽油脚作为肥料或以150元/t的价格出售,造成很大的浪费。该技术作为菜籽油脚的综合利用,生产工艺简单且易于实现,设备投资少,见效又快,是一项适合乡镇企业投产的新技术。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工业脂肪酶,以菜籽油为原料,研究甲醇的加入方式、脂肪酶加入量、温度变化、醇油比、有机溶剂用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并根据以上因子进行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温度为45℃,脂肪酶添加量为菜籽油量的3%,醇油比为2∶1,用与菜籽油的摩尔比为1∶1的正己烷作为溶剂,同时间歇性滴加正己烷,反应至40h,转化率达到7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方法。实验中选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作为甲酯化试剂对样品进行处理,再用正己烷提取,通过气相色谱仪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离和鉴定。总共分离出15种脂肪酸,结果表明:植物油中的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为主;只有胡麻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相对含量为31.7%,其他四种植物油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均高于75%;而菜籽油中的油酸相对含量最高,大豆油中的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五种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油脂是供能最高的一类营养物质,菜籽油在我国来源广泛,本文即以以1,3-定向脂肪酶为催化剂,使混合底物菜籽油和辛酸在无溶剂体系中进行酸解反应,以制备供能较低的结构脂质。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酶催化菜籽油和辛酸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0℃;底物比,2∶1(辛酸/菜籽油,摩尔比);酶量,12%(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时间,10h。热值测定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菜籽油具有较低的产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侯会杰  郜玉玲  周喜满  周彩虹 《河南科学》2011,29(10):1181-1184
采用玉米油、棉清油、菜籽油、棕榈油、大豆油、亚麻油为材料,分析其油脂脂肪酸组成;着重研究了玉米油掺入其它油品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和掺伪量的计算方法,为玉米油掺伪检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对植物肉风味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将常用于食品加工且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的5种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棕榈油)添加到植物肉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其进行风味分析,结合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对5组植物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5组植物肉的挥发性成分、感观属性、质构特性等存在显著差异。5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9种挥发性组分,其中30种可被嗅闻到,主要包括吡嗪类、呋喃类、醛类、含硫类化合物。2,3,5-三甲基吡嗪、2-戊基呋喃、3-甲硫基丙醛等化合物的嗅闻强度最大。与其他样品相比,添加花生油的样品C和添加菜籽油的样品A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较多,但样品C的香气轮廓中油脂味较为突出,且该组样品的硬度与胶黏性较差,并不适用于植物肉的生产制作。样品A以肉香味为主,其硬度、弹性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含芥酸、油酸较多的菜籽油更适用于植物肉的加工生产,对植物肉的风味、质构等感官品质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糖加防腐剂、抗蒸腾剂、乙烯抑制剂对切花保鲜做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1‰M的硫代硫酸银对切花保鲜有一定的效果。对月季花比对照延长3—6天。450mg/L阿斯匹林,1%8羟基喹啉、0.1%高级脂肪酸醇膜,可使月季保鲜10—11天。而100ppm的AgNO_3、2.5%的高级脂肪酸醇脂膜与阿斯匹林(450mg/L)混合可使月季花保鲜达半月。  相似文献   

8.
用盐酸加热溶解四氧化三锰样品 ,加入镧盐和锶盐混合释放剂 ,消除 70 %左右基体锰的干扰 ,直接测定其中钙、镁含量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6 8%~ 98 2 %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4%~ 3 2 % .  相似文献   

9.
采用脲包法富集微生物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和γ -亚麻酸 ) .结果表明 :当混合脂肪酸∶尿素∶甲醇为 1∶3∶7.88时 ,富集效果最佳 ,微生物油脂中亚油酸和γ -亚麻酸的含量从 9.88%增加到 44 .79% ,其中γ -亚麻酸的含量从 2 .0 3%增加至 19.79% ,富集了将近 10倍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国内现有的硬脂酸生产大多是先加氢后水解,对原料要求较高,要以进口棕榈油或高档动植物油为原料,经碱炼、加氢、水解生产硬脂酸。该工艺原料成本高,利用率低,影响效益的发挥。为此,我公司设计开发了以脂肪酸为原料直接加氢生产硬脂酸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棉油混合脂肪酸主要是棉籽油厂油脚经过酸析除杂、水解、于燥、蒸馏处理后的产物。混合酸中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碘价达到90左右,相对固体脂肪酸加氢程度较难。本人经过多次实验,选择了一种进口的镍催化剂,对棉油混合脂肪酸的加氢工艺进行了探讨。2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行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性能预测。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行为模型。结果通过模型检测,目标输出与模型输出具有较高的线性度,仿真分析结果为磷酸三苯酯加量在1.0%~1.5%时减磨性最好。60kg载荷以下,随着载荷的变化,抗磨性变化不大。结论所建立的BP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准确地反映了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摩擦行为特征,在载荷、摩擦时间和添加剂含量与磨斑直径之间建起了非线性映射,故具有一定的联想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高浓度条件下,浆料被直接挤入快速加热器,在10~20秒内快速升温到80~90℃,同时加入0.5%H<,2>O<,2>、1%NaOH、3%Na<,2>SiO<,2>、使化学药剂与浆料充分混合.用搅拌机摩擦揉搓,此时再加入设计浓度为1%、2%、3%的漂白剂H2O2进行漂白.漂白时间为2~3h,用造纸气浮澄清水将浆料稀释至3.5%左右的浓度,从塔低输出,再加硫酸中和,调pH为7.0左右.最后将干燥的再生纸进行白度、色度、回收率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影响脂肪酶LVK催化菜籽油乙醇解的因素,即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通过正交优化,得出脂肪酶LVK催化菜籽油乙醇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比4:1、催化剂用量6%、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36 h,产率为79.8%。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产物中脂肪酸乙酯的组成。  相似文献   

14.
一种用于从植物油皂脚提取的混合脂肪酸的加氢反应的新型催化剂已研制成功,定型为HS-1型催化剂。它是以氧化硅为载体的镍催化剂,其生产原料立足于国内。测试表明,HS-1型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与进口催化剂相当,而对不同来源的混合脂肪酸的适应性好于进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NH3-H2O-LiBr三元溶液体系气液相平衡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平衡釜对NH3-H2O-LiBr三元混合溶液的平衡压力及平衡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以考察加LiBr添加剂对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影响.该三元混合溶液的压力-温度特性气液平衡实验在10个温度下进行,测试温度范围20~90℃,压力最高达2 MPa,LiBr质量分数取0.05~0.60.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浓度下的NH3-H2O溶液相比,三元溶液的气液平衡压力降低了近30%~50%.由理论分析可推断其气相中的水含量亦有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菜籽油中脂肪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KOH-CH3OH脂交换法快速甲酯化处理油样,以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本地市售菜油中脂肪酸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7种组分。其中以芥酸、亚油酸、油酸、花生烯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脊酸为主。芥酸含量高达34%,表明所检菜油属高芥酸菜籽油。  相似文献   

17.
原子荧光法测定奶粉中硒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GB12399 90食品中硒的测定方法,用聚四氟乙烯压力消解罐做样品前处理,利用AFS 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及所配AFS 2201Version4.0系统软件(北京海光仪器公司生产)测定与分析了脱脂奶粉(国家级标准物质)中硒的含量。采用高压消解罐消化:称取0.4000~1.0000g奶粉置于聚四氟乙烯内筒中,加硝酸2mL,加盖静置过夜,翌日加3mL30%双氧水,加盖拧紧,置烘箱中130℃保持2h。取出内筒,加2.5mL盐酸,将内筒于沸水浴中加热20min,冷却移至25mL容量瓶中,再加入100g/L铁氰化钾1mL,定容。硒标准浓度系列的配制:精确称取0.1000g(光谱纯)溶于少量硝…  相似文献   

18.
国外专利     
配方1 牛油脂肪酸钠皂50份,C_(12)磺基内铵盐10份,沸石 A(粒度2微米)15份,碳酸钠15份,硅酸钠5份,水5份。(以重量计)配方2 牛油脂肪酸钠皂50份,C_(18)磺基内铵盐10份,沸石 A(粒度2微米)15份,碳酸钠15份,硅酸钠5份,水5份。(以重量计)配方3 牛油脂肪酸钠皂50份,C_(18)磺基内铵盐1份,沸石 A(粒度2微米)15份,碳酸钠21.8份,硅酸钠7.2份,水5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大豆油中5种脂肪酸的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UPC-MS)分析方法,这5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待测物经皂化反应后,用正己烷溶解,经ACQUITY UPC BEH 2-EP色谱柱分离,以CO2-甲醇/乙腈(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质谱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7 mg·L,脂肪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0.50;~105.38;,相对标准偏差为0.81;~2.93;.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就菜籽油及菜籽色拉油在高温下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菜籽油及菜籽色拉油的过氧化值在0~5h高温下增加十分显著,在5~25h高温下增加趋势减慢;菜籽油及菜籽色拉油的酸值、羰基值、丙二醛随高温处理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