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黄缘闭壳龟的体重、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6个形态参数,以及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体重/体高平方等7个形态参数比例来研究A、B两种体型黄缘闭壳龟的群体差异.结果显示:A、B体型黄缘闭壳龟的腹甲长和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形态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两体型的形态参数比例除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的形态参数比例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0.01相似文献   

2.
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的形态生物学种群特征分析(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区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体形,其形态生物学特征为,腹甲中部凸起呈倒写的"V"形,背甲与腹甲完全闭合且十分紧密.可量性状研究表明:背甲长/背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的统计分析分别为1.37±0.04,1.09±0.02,1.32±0.05;体重与背甲长的回归方程为y=0.005 9x+11.315 0,背甲长与腹甲长的回归方程为y=0.982 8x-1.060 2,线性相关极其显著.年龄与体重、体重与背甲宽、背甲长与背甲宽、腹甲长与腹甲宽、背甲宽与腹甲宽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线性关系.而背甲长与体高(r=0.246 9,)、腹甲长与体高(r=0.3178)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绞股蓝枝种群数量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构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生命表和有关分析,初步探讨不同生境条件下攀援植物绞股蓝当年生枝种群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相同致死因素对种群个体死亡的贡献率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影响枝种群数量动态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优越生境中,种群的存活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亏损个体较少,反之亦然;恶劣生境中,枝种群通过提高出生率而增强种群的适合度,维持种群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外源激素对野牛草营养生长与有性生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喷施生长素、赤霉素和激动素对野牛草营养生长与有性生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外源激素对野牛草叶长、叶宽、茎粗、株高、匍匐茎节数以及匍匐茎长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三种外源激素显著地增加了野牛草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气孔导度(P<0.05)。生长素、激动素显著地增加了野牛草的雌花数、雌枝数、小穗数及小花数(P<0.05),赤霉素对雌花数、雌枝条数以及小穗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地降低了小花数(P<0.05)。  相似文献   

5.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但其对轮虫等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尚无从知晓.本文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生物,应用种群增长、休眠卵产量和生命表实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吡虫啉(0、1.56、3.12、6.25、12.5、25、50和100 mg/L)对其种群增长和生命表统计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浓度对轮虫存活(以生命期望为指标)、发育(世代时间)、生殖(净生殖率)和种群增长(内禀增长率和种群增长率)等参数均有显著性影响(P<0.01),但对有性生殖(后代混交率、种群混交率和休眠卵产量)等参数都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12.5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轮虫种群增长率显著升高(P<0.05),而50和100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轮虫种群增长率则显著降低(P<0.05).3.12~12.5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显著延长(P<0.05),而25~100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则显著缩短(P<0.01).1.56~12.5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轮虫的世代时间显著延长(P<0.05),净生殖率显著升高(P<0.01),而50~100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轮虫的世代时间显著缩短(P<0.01),25~100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轮虫的净生殖率显著降低(P<0.01).50~100 mg/L吡虫啉处理组中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吡虫啉浓度与轮虫存活、发育、生殖和种群增长等参数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在监测吡虫啉的慢性毒性时,净生殖率是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形态参数,以及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等形态参数比值研究华中、华南地区黄缘闭壳龟群体形态学差异.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4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中地区黄缘闭壳龟形态学与华南地区黄缘闭壳龟形态学的相似程度较小,差异性较大,形态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形态参数比值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而华中地区A、B两群体黄缘闭壳龟形态学的相似程度较大,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生殖生态研究:生殖分配与生活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鹅掌楸的营养生长和生殖两方面.资源不平衡分配。生殖和营养结构发育所需的资源位在时间上重叠。生殖包装和生殖分配格局显示.大种子稍优于小种子,资源被部分地用于提高种子散布适合度,资源限制结籽率假说不适合该树种。鹅掌楸的生活史特征表现为:初次结实年龄10a以上,为多次结实,可大量结实,种子中等大小;植物个体寿命达100a以上.有性生殖过程持续时间长。从生活史特征组合分析可知,鹅掌楸是需要迁移的种(即r-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四川马先蒿(原亚种)为研究材料, 长期施肥模拟氮沉降, 分析氮沉降对花表型选择的影响 . 连续施肥 NH4NO3(5 g/m2) 5 a 后, 于盛花期测定花特征, 观察访花频率, 分批收集种子,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雌性适合度进行表型选择分析 . 结果显示, 氮添加处理组, 四川马先蒿(原亚种)株高变高, 叶长变短, 种子产量增加; 氮添加处理减弱了花大小、访花频率与其他特征的相关性; 对照处理中株高、叶长、花数目和花大小有显著的选择差, 氮添加处理中花大小无显著选择差, 氮添加改变了对花大小总的选择压力, 两组处理中, 花数目均有显著的选择梯度, 但氮添加处理降低了对花数目的选择强度, 两组处理中对花蜜量的表型选择均不显著 . 氮添加导致对花大小的表型选择减弱, 可能是因为氮添加处理增加了种子的产量, 即增加了种群平均适合度, 削弱对植物特征的选择强度, 从而降低对植物特征选择机会 . 因此氮添加可以通过增加种群平均适合度改变对植物特征的表型选择.  相似文献   

9.
表型可塑性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有很多研究发现受到不同选择压力的物种间表型可塑性会发生分化,但常缺乏适合度证据以支持分化是否有适应意义.本研究比较了生于淡水环境的扁秆藨草和生于滩涂的海三棱藨草在0‰、5‰、10‰、15‰的盐度梯度下的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的表现,发现所测量的9个性状中有7个性状的变化趋势在两个种间相似,且基于繁殖体数量和幼苗生生命力估计的相对适合度都随着盐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分株成活率和球茎数两个性状的变化在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对适合度下降的速率也不同.这些结果表明虽然扁秆藨草和海三棱藨草响应盐度变化的表型可塑性变化是一致的,但后者更适应盐生环境.此外,成活率、繁殖体数量、总生物量这些常用的适合度代理性状与相对适合度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提示应选择合适的性状来代理适合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生物量测定和跟踪挖掘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克隆种群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可塑性反应.结果表明:低水分条件下,植株个体和种群都较小,子株数量、萌蘖根条数和分枝级数较少,而隔离区较长,种群趋向于游击型;高水分条件下,植株个体和种群都较大,子株数量、萌蘖根条数和分枝级数较多,而隔离区较短,种群趋向于集团型.在生物量分配方面,低水分条件下,枝条、叶片、根系和地上生物量分配比例较大;高水分条件下,树干、萌蘖根和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较大.土壤水分条件差异引起中国沙棘个体大小和种群大小的分化,进而导致了种群适合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类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藻类富集金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蓝藻、绿藻、隐藻三大门类的某些种的富集金模拟实验,确证了藻类富集金的普遍性.将藻类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及一些细胞质膜从细胞中分离、提取出来,并测定了壁(膜)中金的含量;通过与整个细胞的金含量之间的对比,提出了在藻体中主要富集部位为细胞壁(膜)及一些质膜上  相似文献   

20.
对粘附理论的发展加以述评,主要包括机械连结理论、吸附理论、静电理论和扩散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