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为提高校园网络设备/机房的管理水平,开发基于以太网和嵌入式的IPv4/IPv6双栈远程监控和主动测量系统,对设备间供电与UPS电源、机房温湿度、设备温度、安全防盗情况、网络性能进行远程监控, 对影响网络性能的主要方面--延迟、抖动、丢报率进行测量. 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与设计等. 实现了利用低戊醇嵌入式设备通过IPv4/IPv6网络对设备间环境状态和网络性能的智能监测,给校园网管理带来较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实现网络用户的服务区分,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网络的可区分用户优先级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即优先级区分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算法.该算法在IPv6基本报头的流标签域中标记用户的优先级,并对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进行不同的丢包处理.通过OMNeT++3.2模拟仿真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IPv6网络的优先级区分RED算法能区分用户的优先级,保证了有优先级用户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IPv6技术的日趋成熟,IPv6网络在我国的部署也开始逐渐扩大,这对网络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由于IPv6地址结构和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新的协议特性的引入,原有的IPv4的网络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对IPv6的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下一代IPv6网络的网络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针对目前尚不支持SNMP协议或IPv6 MIB的IPv6设备,提出了新的管理方案,即采用委托代理的方式. 网管系统通过访问委托代理,获取设备上的网管信息,使之能够被有效地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高校的校园网应用服务主要以IPv4网络为主,但IPv4地址库已经枯竭,发展基于IPv6的应用及服务成了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东北大学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基于IPv6环境进行教师个人主页服务的设计与实现,该服务以Linux作为操作系统平台,Apache和Pure-ttp分别做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并利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建设高效、系统的校园网络管理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设备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仅仅依靠人工手动的进行管理与监控早已不能完全适应实际情况。现IPv4环境无法为每一个信息节点分配IP地址,并且现有网络监控管理系统无法对应用层服务进行监控,无法对网络内部的设备进行资产化的管理。本系统通过使用基于IPv6的运管平台,不仅解决了监控节点的IP地址的问题,而且实现了设备运行期间及时预警,掌握了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IPv6将作为下一代的Internet协议取代IPv4.因此对IPv6的入侵检测系统有很迫切的需要,该文呈现了一个新的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可以从语义层面上扫描弱点帮助误用检测选择合适的攻击特征并可得出网络行为进而进行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7.
基于6LoWPAN的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v6不能直接构建于IEEE802.15.4网络上,为了实现IPv6 over IEEE802.15.4,该文对6LoWPAN的核心技术即适配层帧格式、适配层分片和重组、Mesh支持、报头压缩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TinyOS的系统特点,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TinyOS 2.0的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阐述了该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案,构建了测试环境,并对该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正常,能够实现WSN与外部IPv6环境直接交换数据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IPv6特征和校园网络的功能详细分析,对IPv6环境下校园网络管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对校园网络管理提出了IPv6环境下校园网立体管理解决方案(IPv6用户管理、IPv6网络管理、IPv6业务管理)。对于IPv6环境下校园网络应用提出了统一方案、分类计划、逐步实行和平稳过渡四个原则来实现Pv4到IPv6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IP(Internet Protocol)v6环境下可能发生的网络故障,通过分析IPv6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利用Java实现了一个IPv6环境下网络故障管理的模型,开发出针对IPv6环境下的网络故障管理软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管理系统在现代网络中具有可行性和高效率,在现有网络环境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任播(Anycast)的扩展局限性问题,在IPv6模拟环境下,扩展了原有IPv6中的Anycast概念,提出了一个IPv6中的k-Anycast通信模型,该模型允许k个服务器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项服务,实现了k-Anycast 对象动态加入和离开,并且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此外,在该模型中k-Anycast服务请求消息会被距离最近的k-Anycast 对象处理,这样使得k-Anycast服务请求均衡地分布在k-Anycast 对象之间从而得到高效处理.在IPv6模拟环境下,将k-Anycast模型应用到内容分发网络技术中,实验数据证明:k-Anycast模型的应用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有效节省了网络带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实现网络用户的服务区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网络的可区分用户优先级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即优先级区分RED(Random Early Detection)算法。该算法在IPv6基本报头的流标签域中标记用户的优先级, 并对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进行不同的丢包处理。通过OMNeT++3.2模拟仿真的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IPv6网络的优先级区分RED算法能区分用户的优先级, 保证了有优先级用户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IPv6的诸多应用领域中,探讨IPv6协议网络技术如何应用于家庭网络中,相比于IPv4具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如更大容量的地址空间,即插即用的自动配置能力强,基于IPsec协议的安全机制,改进的移动性,以及在QoS上的改革较Ipv4具有的优势等.基于IPv6协议,融合家庭网关和ISP的家庭网络离我们的生活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3.
家庭网关是下一代互联网延伸到家庭网络的枢纽。本文分析了IPv6对家庭网络中各信息设备的支持特性,提出将IPv6应用于家庭网络中各设备之间的互连和管理的构想,探讨了基于IPv6的家庭网关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前网络数字化发展迅猛,网络性能要求和业务需求与日俱增,但传统网络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 version 6,IPv6)的云网融合新平台应运而生.本文分别从互联网发展背景、IPv6技术、网络智能化、精准业务、高效性能、云网融合等角度对IPv6新时代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基于IPv6的网络可信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透过SNMP等标准的通信管理协议,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可以彼此通信与管理.由于IPv4的成功与IPv6推广的速度不如预期,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采用NAT技术来取得足够的IP进行网络服务.此举却让SNMP无法正常运作,之后提出的解决方式,往往降低网络效能并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设备的设定上.新的管理技术可采用以名称的方式进行管理与搜寻.本论文提出并实作透过基于SIP上的SIMPLE信息传递标准来提供SNMP服务并能够兼容现有SNMP标准.  相似文献   

16.
网络拓扑发现是网络体系结构、路由协议设计和各种网络应用的基础.与一般IPv4拓扑发现技术相比,IPv6的网络层拓扑发现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针对CERNET2 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的需求,提出了改进的基于IPv6源路由SourceRouting的IPv6网络层拓扑发现技术,在6P lanetLab实验平台部署了CERNET2网络层拓扑分布式发现系统Detector.De-tector主动发出带有源路由Source Routing选项的TCP、UDP和ICMPv6探测包,并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的ICMPv6响应数据包,研究CERNET2主干网及各下级AS的网络层拓扑结构.实验结果表明,Detector能更迅速地得到更加完整的IPv6网络层拓扑,更好地完成CERNET2网络层拓扑发现.  相似文献   

17.
以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的校园网为研究对象,对该学院现有的按IPv4建立起来的网络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基于IPv6模式的校园网取代现有IPv4模式的可行性方案,设计了该校园网升级的整体架构,基于测试结果,指出在IPv4和IPv6之间可实现互联互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LINUX系统的IPv6网络安装与调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即IPv6网络)的通信协议,重点说明IPv6的地址结构特点及其管理机制,分析在现有硬件技术和网络环境条件下IPv6网络的组网技术及实现方案,特别是如何由现行的IPv4平稳地演进到IPv6;最后,详尽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平台下实现IPv6网络的安装与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