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自养小球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菌条件下,对影响自养小球藻生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实验表明,优化结果对小球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的优化培养条件:Na2CO3质量浓度为0.02 g/L、初始pH值为7、N/P为30、接种量为5%、温度25℃、光照强度8 800 lx.该优化条件有效地提高了自养小球藻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2.
将海水小球藻分别与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混合进行培养,测量混合培养条件下小球藻和菌的生长情况,分析藻和菌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与光合细菌混合培养,小球藻持续增长,增殖速度显著快于其他各组,培养到第7天时,密度达到4. 134×10~7cells/mL,平均日增长率为30. 2%;小球藻分别与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培养,前5天对小球藻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第6天后小球藻的增长均受到抑制;小球藻与菌混合培养和菌单独培养这两种条件下菌的增殖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菌藻混合培养中,光合细菌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在前期不影响小球藻生长,但是在后期培养中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混合培养对益生菌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有利于小球藻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采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在无菌条件和开放培养条件下对小球藻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和放大,并考察小球藻对氨氮和硝酸盐氮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无菌条件下利于小球藻生长的培养基组成为:0.2 g/L(NH_2)_2CO,0.5 g/L NH_4Cl,0.75 g/L NaHCO_3,0.03 g/L KH_2PO_4,5 g/L葡萄糖,0.3 g/L MgSO_4·7H_2O,0.008 g/L FeSO_4·7H_2O.在此培养基中培养4 d小球藻的浓度可达2.15×10~8 CFU/mL,为优化前的26.7倍.在开放培养条件下,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3 g/L,其他成分与无菌条件相同时,小球藻细胞浓度可达9.9×10~7 CFU/mL,并在1 000 L的容器中得到成功放大.小球藻对氨氮和硝酸盐氮的绝对去除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底物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小球藻对氨氮和硝酸盐氮的去除速率分别达到16.4 mg/(L·h)和17.8 mg/(L·h).  相似文献   

4.
无菌条件下的小球藻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无菌培养条件下,对影响纯化小球藻(Chlorella sp.)生长的NaHCO3,KNO3,KH2PO4,VB1,VB12等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纯化小球藻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维生素对纯化小球藻的生长亦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得到了以海水为基础的优化培养基配方:KNO3 0.5g/L、NaHCO3 0.2g/L、VB12 1.0g/L、KH2PO4 0.02g/L、VB1 0.3mg/L,并添加f/2微量元素.该优化配方有效地提高了纯化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村镇用生活污水高效培养小球藻,对小球藻的生长环境(初始污水浓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环境条件下,污水的初始污水浓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小球藻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最佳的初始污水浓度是将原生活污水稀释2倍,环境温度达到30 ℃,光照强度为12 000 Lux,光照时间为20 h.正交实验研究表明,生活污水培养小球藻的最优培养条件并非各环境因子最佳水平的简单叠加,而是受环境因子间耦合作用的控制,主导性环境因子是初始污水浓度和光照时间.将原生活污水稀释2倍、环境温度为30 ℃、光照强度为10 000 Lux、光照时间达16 h,此时的生活污水培养小球藻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声波可改进化学反应条件及缩短反应时间的手段,在超声波辐射下,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同时对影响产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条件:超声功率350W,超声温度70~80℃,超声时间70min,乙醇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7:1,催化剂用量8%,产率可达85.51%.  相似文献   

7.
2,3,4,6-四-氧-乙酰基-1-溴-1-氯-β-D-吡喃糖的超声波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超声技术,在超声波辐射下,合成了若干吡喃糖溴化物及偕双卤代吡喃糖。结果表明,超声波频率、功率对反应收率、速率及选择性均有很大影响。在功率不变时,随着频率的增大,反应速率和收率也增大,选择性提高;在频率不变时,随着功率的增大,反应的收率增大,选择性提高。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证实此类超声波溴化反应是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8.
电脉冲处理对热镀锌镀层生长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电脉冲处理对热镀锌镀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以合金层生长速率时间指数为评价指标对电脉冲处理效果进行了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电脉冲处理参数中电容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处理时间影响不明显,在电容量200μF,电压700 V,频率2 Hz,处理时间30 s的条件下作用效果较好.在此参数条件下的热镀锌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层的生长受到抑制,厚度减薄,组织变得均匀致密;合金层生长速率时间指数由0.717下降到0.428,合金层的生长方式由界面反应和扩散联合控制转变为仅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9.
小球藻与2株藻际异养细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2株海洋细菌Z-QD08、Z-QS01与小球藻的相互作用关系.Z-QS01抑制小球藻的生长,低密度Z-QD08促进小球藻的生长,达到107cells/mL时小球藻受到抑制,Z-QS01优势组对生长初期的小球藻有抑制作用.Z-QD08优势组和等量混合组则促进小球藻的生长,生长后期均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Z-QD08占优势.对数期的小球藻抑制Z-QS01的生长(p<0.05),对Z-QD08有促进作用;混合培养体系中小球藻选择性抑制Z-QS01.实验结果可为生态调控防病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蛋白核小球藻CP-FJ9为出发藻株,在异养培养条件下,采用SE、HA-SK、BG11、Basal和BBM 5种培养基分别对小球藻CP-FJ9进行培养.通过测定生物量、比生长速率及细胞内主要成分,比较5种培养基对小球藻CP-FJ9生长及其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asal培养基更适合小球藻CP-FJ9快速培养,可获得最高生物量12.93 g·L-1和最大比生长速率0.64 d-1;而HA-SK培养基则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获得最高蛋白质产量5.14 g·L-1.另外,在10 L发酵罐中使用HA-SK培养基异养培养蛋白核小球藻CP-FJ9,经72 h发酵后,小球藻最终生物量为20.05 g·L-1,蛋白质含量为49.06%.这表明,蛋白核小球藻CP-FJ9是一株有潜力用于开发富含蛋白质的藻种.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小球藻培养的经济效益和高效资源化综合利用水葫芦,初步研究了水葫芦提取植物蛋白废液对小球藻生长、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培养藻液中添加不超过6%体积的水葫芦废液,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及藻体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随废液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即使培养藻液中不添加任何营养元素而只添加1%~6%体积的废液,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及藻体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即可达到和超过基础营养液培养组的小球藻,说明水葫芦提取植物蛋白的废液可极大地提高小球藻培养的经济效益,甚至可完全替代营养盐的添加;但在无光条件下,添加废液对小球藻生长无效,说明未经处理的水葫芦废液尚不能作为小球藻异养培养的营养源。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共栖Z-QS01菌株的生态学效应及对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Z-QS01菌株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实现自我行为调节和对小球藻的抑制效应,Z-QS01菌株的密度和分泌到培养液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是启动调节机制的必要条件;UV-B辐射增强显著影响Z-QS01菌株的群感效应,随UV-B辐射剂量的增加,Z-QS01菌株对小球藻的抑制效应降低.实验数据可为水产养殖业生态防病提供参考,并为揭示藻菌间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发酵罐葡萄糖流加大规模异养培养小球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流加工艺在5,50,200,800,4000L机械搅拌发酵罐中大规模异养培养小球藻,与间歇异养或光照自养相比,流加培养大大地提高了细胞密度和生产率,最高细胞质量浓度达到43.31g/L,比生长速率达到0.069h^-1,细胞生产率达到0.62g/(L.h),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大规模生产小球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提取莲子低聚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超声波功率(300~500 W)、料液比(g/mL)1∶15~1∶25和提取时间(30~50 min)对超声辅助提取莲子低聚糖得率的影响,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各试验因素对莲子低聚糖得率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优化所得莲子低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较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320 W,液料比1∶25,提取时间48 min,在该条件下,低聚糖得率为1.13%.与热回流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法使莲子低聚糖得率分别提高66.18%和29.88%.  相似文献   

15.
:以粒径为 1 ~1. 5 mm 和 2 ~4 mm 的细、粗两种天然斜发沸石为实验材料,进行氨氮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沸石对雨水中氨氮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沸石对 NH+4的吸附等温线符合 Frundlich 公式,且细沸石和粗沸石对氨氮吸附量的极限值分别为 5. 83 mg/g 和 18. 375 mg/g;细沸石比粗沸石有更好的吸附效果;粗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反应为一级反应,吸附速率常数为 0. 022 212 g. m 2. h 1。  相似文献   

16.
对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工艺条件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探索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获得理想样品的最主要条件是硝酸钙和磷酸三甲酯的质量比约为2.86∶1,溶胶液的pH值应取7左右。烧结温度控制在550~650℃,恒温时间控制在1.5~3h,对于制备HA复合种植体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配方与栽培方式对灵芝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复合肥含量等因素对灵芝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母种菌丝在PDA加 ρ =2 0 0g·L- 1的树枝煎汁或加 ρ =5g·L- 1的酵母膏等培养基中生长最好 ;产量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中最高 ,栽培方式应选袋栽 ,复合肥以w =1%~2 %为宜 .  相似文献   

18.
小球藻在养殖水体内的生长特征及其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在养殖水体内的生长特征及其作用。结果显示,在光强4 500 lx,水温25℃条件下,小球藻在养殖水体内呈Lgiatic方式增长,K值为2 543×10~4 mL~(-1),r值为0.591 3,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375.91×10~4 cell·mL~(-1)·d~(-1),在养殖系统内每10~6 cell L~(-1)小球藻的生产力为9.4 J·L~(-1)·d~(-1)。对比实验研究发现,水体营养盐浓度对小球藻密度有一定的影响,罗非鱼苗在自然养殖水体内的最大密度制约作用为4.47 g·L~(-1),小球藻能够有效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能够改善养殖环境,减轻养殖密度制约作用,提高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光照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氯化铵、尿素和硝酸钾3种氮源,以及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2种植物激素对小球藻生长及叶黄素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硝酸钾分别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可以支持小球藻快速持续生长;尿素作为唯一氮源时小球藻生长缓慢,而氯化铵作为唯一氮源时因使培养物中的pH快速降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进一步生长.与尿素和氯化铵相比,硝酸钾是促进小球藻生物合成叶黄素的最好氮源,小球藻细胞中的叶黄素含量可以达到0.85 mg/g.在葡萄糖为碳源和硝酸钾为氦源条件下,加入植物激素IAA、IBA非但不能明显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反而明显抑制了小球藻对叶黄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改善西施舌人工育苗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超声波功率和不同处理时间正交实验,探索最佳的处理时间和功率.超声波处理18 h后检测养殖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用100W的超声波处理15 s后其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质量浓度最少,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6.9%、53.6%、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