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射电天文学诞生并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人类认识宇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探测窗口.二次世界大战后,军用雷达被广泛用于民用天文观测,同时,一大批专用于天文研究的射电望远镜也相继建成和运行,使射电天文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直接促成了60年代的现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使得射电天文成为现代天文学最活跃、最前沿的分支.  相似文献   

2.
<正>射电天文学诞生的近一百年来在天文领域取得了诸多载入科学史册的成就,突出代表是现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21世纪,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生命起源等前沿研究方面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天文学已经进入全电磁波观测时代.随着引力波观测窗口的打开,射电天文在引力波探测、引力波天体物理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对建设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充满期待.为了展示并总结我国110 m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QTT)的最新成果,我们特别组织"大型全可动射电望远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最大的自动望远镜“上岗”了。这是一台2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可以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这台望远镜建在加那利群岛大加那利岛上的拉斯帕尔马斯市,由英国利物浦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乔治·穆尔博士与英国  相似文献   

4.
据悉,目前我国正在建造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工程”)将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学望远镜。该项目研究的负责人说:“这台光学望远镜的有效通光口径为4米,焦距为20米,观测覆盖的全部天区超过两万平方度。它一次观测、可以将遥远灭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多台光谱仪中,能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光谱,而目前世界上其它同类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际上天文大设备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简要叙述了国内目前天文观测设备的现状,并指出一批重要观测设备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天文学研究的实测基础.一个突出的例子是由我国天文学家自主创新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这是一架新型光谱巡天型望远镜,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技术的突破.正在建设的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望远镜,它的建成将使我国射电天文研究走到世界前列.本文还介绍了一些已经提出的天文地面和空间大设备计划,并对我国未来天文大设备的发展进行了一点战略思考,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光学天文迅速发展的阶段,主要是得益于多个天文大规模巡天项目的开展(2dF,6dF,RAVE,SDSS,LAMOST和Gaia等).这些大规模光学巡天项目主要是光学光谱巡天,目的是获取数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天体的光谱.本文着重介绍了国际上的SDSS项目和我国自主创新的LAMOST望远镜以及所取得的光谱巡天成果.LAMOST是一种新型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突破了大规模光谱巡天所需要的大视场兼备大口径望远镜的技术瓶颈,成为世界上天体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已经发布的LAMOST光谱数据集DR1中有200万条天体光谱,其中有170万条恒星光谱和包括108万条恒星光谱的参数星表.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光学技术克服大气湍流的干扰,使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不再受限于大气相干长度,成像接近光学系统的衍射极限.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波前探测、校正和提高成像视场等方面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目前,天文观测中的自适应光学技术按应用主要分为三类:传统的大视场高分辨率天文观测、系外行星观测和太阳观测等.它们对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要求各不相同,本文分别对自适应光学技术在这三方面的应用和其他关键单元技术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展望,这些对未来我国发展大口径自适应光学望远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云南天文台1.02m和2.4m光学望远镜2008年和2009年的观测,获得了5个Blazar天体的观测资料,通过孔径测光,对它们的短时标光变曲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进行的观测夜中,3C66A,OJ248,Mrk421,1ES2344+524等4个天体无短时标光变;3C66A在观测期间处于较稳定的高态,其光学R波段的平均星等达13.8mag.平谱射电类星体PKS1510-089具有短时标光变,光变时标118min,由此估算了其中心黑洞质量.  相似文献   

9.
4月24日,美国发射了一个新型天文“卫星”—“哈勃太空望远镜”,这是航天技术和天文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成就。哈勃望远镜将成为窥测字宙的“火眼金睛”,以前所末有的观察力去揭示宇宙的奥秘。 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了光学望远镜,开辟了人类观察宇宙的新纪元。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古老的天文学又焕发了青春。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与空间探测器进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最早是从地球开始的,再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20世纪以前,银河系是人类眼里的全部宇宙。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1889-1953)作出了划时代的天文观测结论:直径达10万光年的银河系,在无垠的宇宙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因为他发现,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远处的星系都在飞速地远离我们而去。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为了避免地球大气层对宇宙观测的影响,1990年4月21日,美国把以“哈勃”命名的座长13.1米、直径4.25米、重量11.25吨的望远镜,由航天飞机送入距…  相似文献   

11.
国之重器     
正介绍: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男,满族,群众,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  相似文献   

12.
天文迷们注意啦:科学家将建造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目的是探索……什么?怎么又是最大天文望远镜?我上次好像看到一个什么望远镜也说是世界最大的,难道是我记错了?别急嘛,我还没说完呢!天文望远镜分为两类:光学的和射电的,它们的主要研究对象不太一样,而射电的又有单一天线和多个天线组成一个大的阵列之分,这次我说的这个属于光学望远镜,这下大家明白了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科技》2007,(5):90-90
5月7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江苏盱眙观测站,用新建的口径1米/1.2米的近地天体望远镜 4K×4K CCD,观测发现了一颗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2007 JW2。发现该天体时,它正在以每天0.75度的速度在天秤座快速运  相似文献   

14.
凉鞋巨无霸 巴基斯坦鞋匠穆尔塔扎(右)在他的制鞋作坊里展示一只长达 3.93米的巨型女式凉鞋,以世界第一大凉鞋进入吉尼斯纪录。在此之前,这家作坊曾制作过一只高1.9米、宽1米,鞋跟高达60厘米,重200公斤,耗资1724美元的凉鞋,打破了此前由一名印度皮鞋匠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的自动望远镜开始运行世界上最大的自动望远镜已经开始运行,这是一台2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可以在没有人参与情况下进行观察。这台望远镜建在加那利群岛大加那利岛上的拉斯帕尔马斯市,由英国利物浦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乔治·穆尔博士与英国Telescope Techno…  相似文献   

15.
1.我国超导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987年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陈立泉领导的研究小组获得了起始转变温度为100K以上,中点转变温度为92.8K,零电阻温度为78.5K的材料为钡钇铜氧的液氮温区超导体,使我国的超导研究在国际超导研究中处于先进地位。赵忠贤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 2.上海制成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建成。这台望远镜的立镜直径为1.58米,通光口径为1.56米,镜重1吨,镜筒长4米,望远镜转动部分重达32吨,主镜直径比美国海军天文台现有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天体测量光学望远镜还大1厘米。 3.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建成由国防科技大学和石油工业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共同承担的“银河地震数据处理系统”正式建成投产。该系统包括改进后的银河亿次机主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天文学家发现147颗活动星系核[本刊讯]自1994年以来,参加攀登计划“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项目的我国各天文台和大学的天文工作者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2.16米望远镜获得大丰收,共发现了147颗活动星系核。这一系列发现是使用安装在北京...  相似文献   

17.
500 m球反射面射电望远镜FAST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500 m口径球反射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是国际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利用贵州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 在洼坑内铺设 500 m 球冠状反射面, 通过主动控制形成抛物面以汇聚电磁波, 采用轻型钢索拖动并联机器人实现望远镜的指向跟踪, 其三项创新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 FAST 涵盖的天文学内容丰富, 从宇宙初始混浊、星系演化、恒星乃至太阳、行星与邻近空间事件等的观测研究, 都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其中脉冲星探测、中性氢和奇异暗弱天体成像等课题蕴藏着巨大的发现机遇. 作为一个多学科研究平台, 拟回答的问题不仅是天文的, 也是面对人类与自然的; 它将在日地环境研究、深空探测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建设将推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旨在介绍FAST 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评述关键技术的预研究现状, 同时对未来项目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自古以来,人们只能凭裸眼观察来了解天体现象;16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开启了望远镜观测时代.观测波段逐渐覆盖了γ射线、X射线乃至可见光、红外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波谱,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也得以逐渐深化.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从探测月球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人类的空问探测,由近至远,由易到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对太阳系各层次天体和太阳系空间的253次探测.  相似文献   

19.
天文科学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在古代,人们靠眼睛观察天空,靠想象去分析.随着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科学也迅速发展.特别是航海事业发展,计算科学的进步,人们能准确地确定方位,计算天体的运动轨道和规律.人造卫星的上天,航天科学技术的成就,使天文科学进入了新的辉煌.对天体的深层认识与研究,使天体物理研究成为天文学的主流.随着航天科技和宇宙探测器的发展和成功研制,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将逐渐走进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FAST的进展——科学、技术与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射电天文学的发展,高灵敏度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成为射电观测的重要设备.我国正在建设中的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有望在中性氢巡视、脉冲星搜索、国际VLBI网联测及地外生命搜寻等重要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本文介绍了FAST工程概念的提出及望远镜概况,列出了FAST的主要科学目标及早期科学准备,重点叙述了FAST工程在科学、技术与设备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FAST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