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川石林     
众所周知,石林,主要是由石灰岩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水流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我国著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石林的地貌景观奇特、风景优美,路南石林早就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风景区。与石林具有相似地貌景观的旅游风景有很多,但它们的成因却有很大不同。如云南元谋的“土林”,主要是在干燥气候环境中,松软的沙土堆积物经水流的淋蚀和冲刷作用所产生。新疆、甘肃大量分布的似柱、似塔、似蘑菇、似城堡的风蚀地貌,是在干旱环境条件下,沉积岩层经风沙的长期吹蚀作用所形成。还有,广东仁化、坪石一带著名的丹霞地形,也呈城堡状、宝  相似文献   

2.
石林     
石林,大自然的杰作,是石灰岩长期被水冲刷、溶蚀而形成的奇特地貌。平地上的石林我国最著名的石林当为云南路南石林。它位于昆明东南86千米处,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等三片,是长在平地上的石林。大石林的景区最大、最集中、最美。剑峰池水像明镜般嵌于奇峰异石之间,石峰屹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石薄片分析、物性资料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方法,结合钻井资料,对川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自生成岩矿物在层序格架内的分布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1)碳酸盐矿物、硅质胶结、环边绿泥石、黄铁矿及海绿石是研究区内须家河组砂岩主要的自生成岩矿物。碳酸盐胶结物可据形成时间分为早期碳酸盐矿物和晚期碳酸盐矿物,岩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与储层孔隙度负相关;自生硅质与储层孔隙关系较为复杂,这与硅质的来源及形成机制有关;环边绿泥石的发育对储层原生粒间孔的保存是有利的,然而对储层整体的孔隙度并没有积极意义。(2)各成岩矿物不同的沉淀机制影响着在层序格架内发育的位置,早期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沉积时水体性质有关,易于形成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后期和下降半旋回早期,而成岩晚期的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岩石内部所含泥质和临近的泥页岩层中的黏土矿物转化有关,同时自生白云石在具海相沉积背景的须二段更加发育;硅质胶结在层序格架内的分布与泥质含量的高低有关,易于分布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晚期和下降半旋回;环边绿泥石、黄铁矿及海绿石受海(湖)侵作用明显,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不过海绿石多见于须二段的上升半旋回。(3)层序格架内砂体的成岩演化差异显著,根据各自生矿物的分布发育特征,川南须家河组储层上升半旋回更易于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正> 一、岩溶地貌在我国1:100万地貌图中的地位我国是世界岩溶分布最广、发育最好、类型最多的一个国家。发育岩溶的碳酸盐类岩石分布遍及21个省(区)125万余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3%。除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岩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外,近年还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发现了古热带岩溶地貌—蚀余峰林地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国外学者把我国热带岩溶称为“中国式喀斯特”,桂林—阳朔称为世界岩溶的“圣地”,岩溶发育的许多理论问题,有赖于在中国解决等等。  相似文献   

5.
石灰岩分布地区的岩层绝大多数形成于古代海洋,其成分是碳酸钙。这种岩石看似坚硬,但容易被水溶蚀,尤其是水里含有酸性物质时更是如此。因此这些岩层常被雨水溶蚀成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地形,并在地下形成大大小小的溶洞和暗河。这种地形在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地区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6.
皖南溶洞发育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是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的简称。因为区内碳酸盐类岩石出露较广,在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溶洞。笔者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分析前人资料,对皖南溶洞发育规律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古近系-新近系地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衍生出的多类次生矿物是自上而下储层物性发育条件的主控因素。浅、中、深以及超深层具有不同的流体-岩石作用方式,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程度亦不同。为优化储层分类,运用ICP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自主性室内流动模拟试验等方法,对不同深度地层水化学特征和岩石样品中的次生矿物(流体-岩石作用的结果)、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化学组成等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地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分带性及其作用特征:浅部和中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带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较弱,主要为有机质和细菌参与下的生物化学作用、微弱的生烃作用和有机酸的生成作用、部分长石溶蚀作用和碳酸盐溶解作用以及石英和粘土矿物(伊蒙混层和高岭石等)的形成作用、碳酸盐的沉淀作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小;深部和超深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带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较强,有机酸的生成或脱羧作用比较强,铝硅酸盐的溶蚀作用、碳酸盐的溶解和沉淀作用以及粘土矿物的形成作用都很强,对储层物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群峰壁立,千嶂叠翠”的云南路南石林的附近,巴江峡谷上有一座奇特的桥。该桥高约40米,桥面宽近30米,长达150米,桥拱厚10余米。通往蘑菇林石林的公路就由此桥上而过。  相似文献   

9.
阿尔金山南缘吐拉盆地侏罗系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量岩石学和铸体薄片研究的基础上,运用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吐拉盆地嘎斯煤矿附近侏罗系地层中砂岩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及成岩阶段等特征作了详细研究,认为孔隙的发育既受沉积条件控制,又受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机械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结构变差的主要因素;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弱,使得后期的溶解改造作用也较弱;造成了砂岩的有效储集空间较差的结果。构造作用使得岩石中裂隙发育,提高了岩石孔渗性,极大地改善了岩石的储集性能,形成了较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10.
远涉 《科技潮》2002,(9):31-32
岩溶洞穴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岩溶峰林神奇秀美,洞景迷人。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正是岩溶景观的代表。岩溶的分布主要决定于碳酸盐的分布。我国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此外,在鄂西、湘西、川东、山东、山西及浙江、河北、北京、辽宁等地也有分布。广西岩溶分布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1%,典型的峰林地形主要分布于岩性较纯的灰岩地区,以桂林、阳朔一带为代表。桂林80%以上的溶洞都发育在较纯的泥盆系融县灰岩中,如七星岩,芦笛岩等。除形成峰林外,还形成峰丛、弧峰和残丘。在华南东部也有岩溶分布,如广东西北部肇庆七星岩,是突于西江平原之上的峰林。湖南南部道县、江华等处,也有比较低矮的热带峰林。  相似文献   

11.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特征,以及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与储集性能的关系。通过分析取芯井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数据,发现储集砂岩中发育有粒内溶孔、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溶缝等多种孔缝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硅质矿物和黏土矿物的形成作用。结合不同砂岩组分与孔隙面孔率的相关性,得到如下结论:(1)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较差的重要原因;(2)增加砂岩整体孔隙度最重要的是溶蚀作用;(3)碳酸盐矿物的形成会导致砂岩孔隙度减小;(4)硅质矿物会一定程度减少砂岩粒间孔;(5)高岭石的形成对增加岩石整体孔隙作用有限,水云母和绿泥石对溶孔和晶间孔的形成不利。  相似文献   

12.
以永安石林地区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为背景,利用不平衡铀系法,对区内不同高程的钙华沉积物岩样进行年龄测定,确定了永安石林形成年代为中更新世以来,距今约50万年.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历史及沙溪河谷地貌发育演化过程,认为:永安石林的形成始于早更新世;主要是因地壳间歇性抬升运动且大湖盆地开始处于剥蚀环境,石炭二叠纪碳酸盐岩的上覆岩层逐渐被风化剥蚀后形成.  相似文献   

13.
岱阴后石坞石河景观是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之一,其成因一直颇具争议.通过实地考察,认为泰山岩石虽然致密坚硬,但由于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再加上山顶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岩石的崩解创造了条件,而泰山南陡北缓的地势和后石坞一带特殊的地形条件则有利于石河景观的形成与保持.  相似文献   

14.
超基性岩体(橄榄岩)已完全蛇纹石化了。主要蛇纹石结构有网状结构,砂钟结构等。渐进蛇纹石化作用的发育对纤蛇纹石石棉的形成是有利的.本区蛇纹石化的特征之一,是叶蛇纹石的广泛发育,而且是在石棉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或稍早)的中温条件下形成的。蛇纹石化过程中主要元素均表现了活动性。部分 Si 是从相对富 Si 岩石迁入蛇纹岩的,Mg 和 Al 从围岩蛇纹岩向蛇纹石脉迁移。Ca 和 Fe 从原有矿物迁出,形成碳酸盐矿物和磁铁矿.  相似文献   

15.
普定县境内中下三迭系碳酸盐岩地层广泛分布,岩溶十分发育。本文采用福克的结构分类对普定县三迭系碳酸盐岩进行分类,并根据碳酸盐岩的结构特点解释其沉积环境,以及根据该地区岩溶发育的特点和不同岩溶层位地下水的化学特征,阐明岩溶的发育与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尤其与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有着密切关系。该地区三迭系碳酸盐岩体中的一系列较太型峰林、峰丛、溶洞及地下河等的发育均与生物异化颗粒亮晶鲒构、生物异化颗粒结构及异化颗粒生物泥晶结构等类型的碳酸盐岩有关;溶蚀孔隙、裂缝孔隙和白云石化孔隙等岩石构造。亦促进岩溶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石油地质基本特征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经历了三大沉积构造演化阶段: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演化阶段,中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改造阶段.三大阶段造就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上、下油气组合.与国外海相沉积盆地和国内陆相沉积盆地相比,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形成时间早,热演化程度高,经历了长期演化和复杂的生烃与成藏过程,勘探目的层埋藏深等特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明显受控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烃源岩发育与空间分布;优质盖层的发育与分布.尤其是膏盐岩的分布:有利储集相带发育与分布.同时,我国大中型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田往往发育于沉积盆地古隆起、古斜坡及构造活动枢纽部位.目前我国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前景主要应聚焦在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周缘、鄂尔多斯盆地.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在保存条件良好和有利油气聚集的部位仍可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岩溶或称“喀斯特”,它是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石膏、岩盐层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化学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溶洞、溶沟、裂隙、暗河、石芽、漏斗、钟乳石等奇特的地面及地下形态的总称。土洞是岩溶地区上覆土层在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用下形成的洞穴。岩溶地区由于有溶洞、暗河及土洞等的存在,可能造成地面变形和地基陷落,地下水的渗漏和涌水现象,使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我区大部分地域内均分布有一定范围的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大理石等可溶性碳酸盐类岩石,由于长期的地下水活动,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及地形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2016,(2)
正洞穴鱼是喀斯特地貌溶洞中的特有鱼类,因为生活在黑暗的洞中,有的眼睛已经退化不见了,成为盲鱼;有的眼睛小小的,有消失的趋势。令人咋舌的是,由于缺少阳光这种一般生理节律的标尺,洞穴鱼千百万年来过着没有昼夜周期的生活。喀斯特洞穴是指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石膏和硬石膏等喀斯特岩石中的洞穴。喀斯特洞穴环境是个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特殊生态环境,洞内黑暗无光,空气流动性差,温度较稳定。我国西南地区是喀斯特最为集中的区域,而贵州  相似文献   

19.
川东低山区中生代和古生代碳酸盐类岩层广泛分布,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的地区之一。本区各碳酸盐岩层建造、岩性、岩相垂相变化较大,分布呈狭长条带,岩溶地貌发育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近年来,通过野外调查,感到重庆附近地区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水的循环交替条件以及新构造运动等因素的关系密切,表现在岩溶地貌形态组合特征方面亦比较突出,值得研究讨论,这对探讨川东地区岩溶地貌发育规律和指导生产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的范围属川东低山区西南一小部分,这里有嘉陵江小三峡背斜和南温泉背斜。重庆附近地区的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这些地段。  相似文献   

20.
对贵州红粘土成因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红粘土是覆盖于碳酸盐岩系地层之上,由碳酸盐岩系地层中的不溶杂质为物质来源而形成的特殊红土.岩溶作用决定了红粘土的成土早期和物质来源的特点不同于其它岩石形成的土类;岩溶残余堆积物后期又经历红土化作用,造就了红粘土的基本特征.从成土过程中的主要地质作用来讨论红粘土的成因,指出以上两个成土阶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红粘土成因的最主要环节,并分析了成因对红粘土特性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