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7,(1):15-15
去年底初定的合肥2007年工业发展目标,即将进行调整——1月9日,市经贸委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学习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谋划新一年工业发展,其问分析:由于2006年我市工业“尾巴翘得高”,11月单月产值突破100亿元,12月单月产值预计达到120亿元,为2007年工业发展“垫高跳板”,今年合肥工业总产值目标有望从1500亿元调高至1600亿元。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6,(11):5-5
自今年3月份起突破“80亿元”,9月份起突破“90亿元”,合肥工业单月产值距离“百亿”还有多远?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多、增速加快的背景下,结合工业生产“两头大”的特性推测,合肥工业单月产值跨“百亿”有望在年内实现。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6,(12):3-4
合肥工业总产值2010年确保2700亿元、力争3000亿元——合肥对“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进行“上调”。工业增加值同时也“上调”为2010年确保850亿元、力争900亿元。  相似文献   

4.
《合肥科技》2007,(8):12-12
合肥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工业发展成为提升城市规模的重点。上半年,合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65亿元,同比增加173亿元。合肥经贸委主任表示,合肥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可突破1600亿元。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7,(10):12-12
今年前9个月全市工业总产值(指规模以上,下同)突破1000亿元大关,逼近去年全年水平;9月份全市工业总产值再创历史新纪录;与此同时,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有增有降”,凸现合肥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6,(9):16-17
今年初,合肥出台了“一号文件”和“八号文件”,每年拿出5亿元财政资金引导工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节能节地,促进农业产业化;设置规划、环保、土地三道“门槛”。拒绝“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工业项目进入;依据新编制的工业产业布局规划,优先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等八大重点优势产业。8月11日,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拿给记者一份“合肥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奖励兑付表”。他介绍说:“为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化发展,市政府已经拿出1.06亿元财政‘撬动’资金。”  相似文献   

7.
《合肥科技》2007,(6):10-10
据市统计局公布,前5个月,合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和增加值531.3亿元、16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前5个月增加值增长25.2%,比1至4月累计增速提高了0.2个百分点,而且,工业产值在6月可望继续维持高位。“合肥工业战线期待的‘增速拐点’初露端倪。”市工经办有关负责人分析。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5,(1):58
2004年合肥高新区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引进境内市外资金13.2亿元,省外资金8.9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6024.45万美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1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各项效益指标居合肥市首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再创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6,(7):13-13
合肥圈定2006年度“工业课题”。并拿出30万元,为“汽车变速器与驱动桥新产品开发试验技术与装备”项目招标,借“外脑”,推进合肥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家海  光远  朱果 《合肥科技》2005,(1):13-14
2004年合肥高新区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引进境内市外资金13.2亿元,省外资金8.9亿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6024.45万美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1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各项效益指标居合肥市首位,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再创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7,(3):5-6
整个“十一五”期间,合肥要完成4000亿招商引资总额,平均每年任务高达800亿元,而目前只在500亿元不到的水平。2月27日上午,合肥市委、市政府召开进一步优化环境、实现合肥又好又快发展千人大会,宣告合肥走向真正的“全球招商”时代。  相似文献   

12.
《合肥科技》2007,(9):1-3
9月3日,合肥打造国内重要的家电制造业基地蓝图再添精彩一笔: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投资近4亿元的年产200万台电冰箱生产项目开工建设,半年后将达产,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近年来,合肥市通过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使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等一个个产业集群正以几何方式聚集,使合肥打造中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计划正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龙泉市科技工作牢固树立“绿色崛起、借力发展、特色竞争、科学跨越”的工作理念,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1~11月份,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57.5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年度目标180亿元的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19.4%;完成工业投资16.2亿元,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厦门市同安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全国83个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几年来,同安区委、区政府坚持“工业立区、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三大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湾三片”总体布局。2005年同安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4亿元,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94亿元。  相似文献   

15.
《合肥科技》2007,(9):3-3
合肥工业能否顺利完成“十一五”的目标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有各种资源、要素、市场、服务及环境保护对工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海社科院专门组织专题课题组,会同合肥市经贸委“把脉”合肥工业“支撑点”。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7,(8):13-14
包河区提供的一项数据表明,7月,包河区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31亿元。在三县四区中率先跃过“月产20亿”的标杆。  相似文献   

17.
《合肥科技》2007,(12):14-14
2007年的长丰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个突破”一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突破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50元,以上五项指标同比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发达国家素有“模具工业是进入富裕社会的源动力”之说。汽车、电机等现代制造业六成以上的零件需要依靠模具成型.模具业产值与其相关产业产值比约为1:100,即每1亿元产值模具可带动约100亿元相关产业的产值。被称为“效益放大器”的模具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和高效生产工具。越来越为各地所重视。其整体发展态势成为折射相关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9.
建设合肥科学城的10亿元资金已全面到位,首批的7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合肥致力建成我国第—个“科学城”的蓝图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6,(2):7-8
优先发展工业“连续三年未达标,区、县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2005年,合肥提出工业立市战略后,进行了规划布局和宣传发动,今年,“工业立市”将全面推进、狠抓落实。在2月9日召开的“加快工业发展年”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表示,总体上,合肥工业经济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工业完全有条件、有基础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