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潘学锋 《科技信息》2010,(27):178-178
本文简要论述了数学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讨论了数学的特点以及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指出在当今数学教育教学中应该持有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以及怎样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贯彻这种数学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高洁 《奇闻怪事》2011,(10):27-32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在数学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工具、手段、方式或程序。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中的精髓。任何数学事实的理解,数学概念的掌握,数学理论的建立都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体现和应用。历史表明,一个重大数学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突破分不开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与数学知识的教学融为一体。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公式等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得到这些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发现数学和运用数学,是比数学知识本身即结果更重要、更为宝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教学中始终注意的是运用的是什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告诉学生这种思想或方法的好处在哪里等等。  相似文献   

3.
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标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这对学校的数学安排,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及时转变,并处理好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关系,十分必要。其中数学问题提出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前提,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问题提出的基础,数学问题提出和数学活动经验是相互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他们互相反馈,互相进步,共同促进和实现其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意识,形成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促进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升动手能力,提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学史、数学教育与数学发展三者之间关系和发展规律。方法文献考证与理论分析。结果“算经十书”既标志着中国数学的诞生和发展,又是历经2 000年的数学教育教材;要实现数学教育的目的,则必须将原生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数学;数学的发展提供了数学教育的原始动力。结论数学是一种文化,教育是一种传承,数学教育随数学的产生而产生,数学教育因教育数学的发展而更快的发展;数学发展史、教育数学对数学教育表现为密切的关联和互相促动。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发展心理是数学教育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共同研究的领域,本文从数学学习年龄特征(数学概念发展年龄特征、数学能力发展年龄特征和数学学习策略发展年龄特征)和数学学习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对我国近十几年来数学学习发展心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我国数学学习发展心理研究的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35名高师数学专业学生的测试,研究了情感因素与数学成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数学成绩与问卷中所涉及的6种情感因素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数学成绩与数学价值及应用、数学动机、数学态度、数学兴趣和数学成功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数学兴趣和数学态度成为影响数学成绩的主要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数学美的五个主要方面,数学的语言美、数学的和谐美、数学的严谨美、数学的统一美和数学的逻辑美,以及它们在数学教学和数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几个常用手段,用数学语言讲授数学课,揭示数学定理的严谨性和可延伸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在教学中要做美的示范。  相似文献   

8.
一、《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是由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数学学术期刊,涵盖数学学科的所有分支,主要刊登数学各个分支的创造性论文、研究简报和应用成果等方面的论文。其办刊宗旨是,报导我国数学领域最新研究和进展,进行数学交流,沟通国内外数学研究的信息,促进我国数学研究和应用工作的发展,促进数学交流,努力把本刊办成反映数学科学研究的窗口,成为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园地,为数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一、《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是由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数学学术期刊,涵盖数学学科的所有分支,主要刊登数学各个分支的创造性论文、研究简报和应用成果等方面的论文。其办刊宗旨是,报导我国数学领域最新研究和进展,进行数学交流,沟通国内外数学研究的信息,促进我国数学研究和应用工作的发展,促进数学交流,努力把本刊办成反映数学科学研  相似文献   

10.
对交互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既是研究交互式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有效实施交互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交互式数学课堂教学的要素是指对交互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实质性作用的因素。交互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两种: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其中主体要素包括教师和学生,客体要素包括数学教学内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时信息、数学课堂中的缄默知识和数学课堂教学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本文从数学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出发,介绍了数学在当代科技革命发展中的作用——为理论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同时从数学历史发展来看,其他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为数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自己对数学教学体会从数学地位,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索,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数学从纯理论研究到重视技术应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作为一种技术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已经成为科学家的共识;其中,数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起了重要作用.探讨由此而产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将有助于加深对该专业的理解,培养出有时代特征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数学史是一门研究数学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史。它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有力工具。文章从重视数学史的学习和使用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数学史在数学数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程娴  马锦锦 《科技信息》2008,(6):204-204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数和数学源于客观现实,数学的形成、发展,初等数学和现代数学的创立与社会历史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从数的使用到数学的创立,是个充满矛盾的认识过程。抽象性、相对独立性是数学的基本特征。数学理论、原理及诸多的数学概念、公式是外部世界的物体的量和量的关系的反映,是人类思维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世界是数学的无限原型。  相似文献   

17.
宋元数学发展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宋元之际数学发展达到“前无古代,后无来者层次的情况做了文化分析,指出诏宋以来数学教育的发展,宋代和宋元之际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理学思想的兴起等的综合作用,使得当时的人们在思维取向,价值评价和社会认同等方面产生的某些新异因素,是宋元数学达到发展高峰的主要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数学在三代萌芽,经过春秋的发展,到战国至西汉以《九章算术》的编纂为代表,进入第一个高潮,在许多领域跃居世界前列.魏晋南北朝是第二个高潮,刘徽以演绎逻辑为主要方法全面证明了《九章算术》的公式、解法,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理论基础,并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将无穷小分割方法引入数学证明.第三个高潮发生在宋元,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等创造了欧洲数学大师17-19世纪才得出的许多重大成就.上世纪70年代吴文俊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具有构造性、机械化的特点,并出现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西方数学史家一直将中国排除在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之外.吴文俊提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传统数学是世界数学发展主流的一部分的问题.微积分的产生也证明中国传统数学属于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微积分产生时的推理模式不是希腊式的,而是接近中国式的.吴文俊受到中国传统数学的构造性、机械化特色以及几何问题代数化思想的启发,产生了数学机械化思想,发展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希尔伯特等的设想,创立了数学机械化理论.他首先在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面取得突破.接着,提出了一个将问题化为代数方程组求解的数学机械化方案.他从朱世杰的四元消法得到启示,发现了三角化整序法,是目前唯一完整求解代数方程组的方法.吴文俊指出,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实现数学各个不同领域的机械化,是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纹样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景,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