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旅游线路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旅游,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来达到省钱省时的最佳效果是旅游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十个不同省市景点的具体情况,针对要求设计出了相应的旅游路线,建立了最佳旅游路线的图论模型,提出了近似求解的算法,并用MATLAB软件进行求解;从而设计出最优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2.
构建一个自驾游旅游路线规划模型.行车线路设计采用高速优先的策略,旅游路线选择问题考虑消费情况和景点数,建立0-1规划模型,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利用lingo软件编程得出最佳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3.
为整合区域内旅游信息,方便旅游者及旅游管理相关人员,系统以ArcEngine为开发平台,应用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设计了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该文介绍了系统的体系设计、多用途数据库设计等,主要实现了多媒体展示功能、旅游路线选择、三维动态展示等,最后以西安市为例,实现系统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4.
景点游客的过度拥挤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和游客的旅游体验下降。为游客设计并推荐旅游路线是一种有效的客流引导方法。采用景点拥挤度来描述景点的拥挤状况,提出了旅游体验效用函数。以此为基础,在考虑景点服务时间、旅游时间和费用预算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基于旅游体验效用最大化的旅游路线优化模型,设计了蚁群算法求解。为验证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以设计的旅游交通网络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点拥挤会影响到游客在景点的旅游活动时间和旅游体验效用。在旅游路线优化中应考虑景点拥挤因素,以便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游览方案。  相似文献   

5.
选取旅游资源相似的两个旅游目的地西安和洛阳,分别设计出3种体验价值差异不大的旅游路线。由椿游路线组成两类问卷,并采用单一测试模型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检验,证明了在国内背景下,诱导效应的确对游客旅游路线选择有显著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景点游客的过度拥挤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和游客的旅游体验下降。为游客设计并推荐旅游路线是一种有效的客流引导方法。采用景点拥挤度来描述景点的拥挤状况,提出了旅游体验效用函数。以此为基础,在考虑景点服务时间、旅游时间和费用预算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基于旅游体验效用最大化的旅游路线优化模型,设计了蚁群算法求解。为验证所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以设计的旅游交通网络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点拥挤会影响游客在景点的旅游活动时间和旅游体验效用。在旅游路线优化中应考虑景点拥挤因素,以便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游览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铁-公路旅游客运衔接网络优化问题,通过对现有旅游组织形式及其适用条件和不足进行总结,构建了高铁-公路旅游客运衔接网络设计双层模型。该模型上层以旅客的广义出行费用及公路客运企业的运营收入为目标函数,下层为基于频率的客流分配。考虑到变量多时计算量大、过程复杂,故选择遗传算法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最终得到备选景区、备选路线选择情况及每条路线的发车频率。实例应用证明了该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时尚.采用最优路径选择和专家辅助决策功能来解决自驾游路线和公交换乘等问题,给出了旅游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方法,建立了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实现了供游客查询、分析和管理者决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个性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旅游者动机利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场的按需旅游路线优化算法,以郑州市内代表性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年龄段旅游群体兴趣场.通过设计按需旅游路线规划算法实现旅游者或旅游群体对选取特征景点的趋近函数拟合,实现景点间通路与趋近函数的最优逼近,从而规划最优路线.算例证明,设计的算法能够获得比热点旅游地图更优的旅游路线,满足旅游者根据自身兴趣导向智能规划最优路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用二叉树表示出秦皇岛各旅游景点间的距离关系,由树根至树叶对二叉树进行遍历,求出秦皇岛旅游路线的优质解.从而为区域性旅游路线优化问题提供准确、简捷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李景文  李旭  姜建武  俞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808-10814
旅游路线定制已成为提高旅行体验的重要举措之一,为解决新游客在陌生城市旅游时的路线定制问题,在考虑景点距离、旅游消费和游客出行时间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以旅游效用值为目标函数的旅游路线定制模型。为了避免模拟退火算法出现冗余迭代,陷入局部最优,提出一种改进模拟退火算法来求解旅游路线定制模型。该改进算法通过混沌寻优确定初始温度避免迭代冗余;通过对当前最优解进行混沌扰动来动态控制搜索步长,跳出局部最优;并用方差判定准则来作为搜索停止条件。最后,以广西桂林市的旅游景点为例对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不仅加快了模型的运行速度,而且更容易寻得全局最优解,为游客提供了更准确合理的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12.
GIS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在旅游产品销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GIS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以包价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销售中的应用,它将旅游产品的地理位置与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推销宣传时做到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及方便快捷,为最佳旅游路线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为提高效率,扩大新的市场、开展全球性合作及信息访问开启了便利之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景区路线推荐基本都从景点的热门程度以及游客可用时间的多少选择旅游路线,很少考虑到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游览效率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个性化和游览效率的面向选择性游览的景区路径推荐(STRR)算法。首先通过将景区的空间结构离散化,获取游客想要游览的景点;再基于离散粒子群(PSO)算法提出利用优先级规则改进位置更新的方法,快速得到一条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最短路径;最后以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为例利用平面仿真进行了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TRR算法能够得到一条既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且游览效率最高的路径,并在计算效率方面比其他算法具有更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在集成化PC数控系统中软PLC的实现方法.并在Liniux系统平台下用MiniGUI开发了软PLC的应用程序和图形用户界面。在详细论述了MiniGUI的特点后,给出了基于MiniGUI开发的软PLC图形界面的具体实现方法和程序框图,并对其中软PLC执行进程做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5.
首先给出旅游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然后采用了青海旅游局在我省各主要旅游胜地对海外旅客全方位的市场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抽取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人对青海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问卷,对其统计分析,再运用其模型依次给出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日本人和澳大利亚认为青海旅游服务质量一般,而美国人则比较满意.进一步指出青海旅游服务质量应在安全、饮食、住宿、消费、有序等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电动行车是电镀生产线上用于物料运输的重要设备,现有的行车控制系统基本上是采用固定行车行走路线的方法,不能满足一条生产线上加工多种产品的需求;文章介绍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行车调度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行车行走路线可以任意设定、在生产过程中动态修改等优点;通过在生产线上的运用证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跨平台软件开发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采取了封装图形界面接口的方法,建立一层接口,称之为界面抽象层,当移植整个程序时,只需修改此层接口,使得工作量最少,从而较好的解决了程序移植性问题。以Alpha作站上利用Motif开发可移植性的图形界面封装接口为例,从消息循环、界面基本组件以及事件回调等方面实现了Alpha-Unix平台到PC—Window平台跨平台软件开发,实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地游憩逐渐成为旅游者热衷的活动。本文以山地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分析了武功山山地游憩市场及旅游者游憩行为的一般特征。结果表明:(1)山地游憩旅游者的性别结构以男性游客居多,青年学生为主体,具有高学历的特点,但高端人群比例较少;(2)山地游憩以近距离市场游客为主,远距离市场游客为辅;(3)山地游憩旅游者的活动偏好和出游动机存在一致性,旅游者的满意度与重游意愿较高。  相似文献   

19.
王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809-4815
GUI图形用户界面是用户和设备交互的媒介,是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设计了一款适用于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的轻量、便捷、友好的嵌入式GUI系统。该PMP GUI的窗口系统支持多任务和多图层操作,允许在多个图层上面创建窗口,并提供完善的异步和同步窗口消息通讯机制。在PMP GUI中,窗口是GUI管理的基本单位,该GUI采用事件驱动编程。基于PMP GUI,开发了一个水波纹效果的应用程序,验证了该GUI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具有轻量级、界面友好、应用开发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嵌入式软硬件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的图形界面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FLTK就是这样的一个工具集,它具有快速、小巧、跨平台和容易使用等诸多优点。文章详细分析了FLTK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集,并介绍了基于FLTK的一个实现嵌入式jabber即时聊天工具EJIM。EJIM应用于某消费电子产品。EJIM的图形界面功能齐备,大小为232K,符合嵌入式应用的小尺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