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湿法纺丝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体积巨大和设备费用昂贵,高校很难为高分子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提供相关的聚合物湿法纺丝成型加工实验。本实验室根据湿法纺丝的理论以及工厂湿法纺丝装置,构建了一套微缩的可用于高校实验室的湿法纺丝的装置。该实验设备简单,成本低。通过教学实践,该装置可以满足大部分高校为在校的高分子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提供与湿法纺丝有关的实验,增加学生在聚合物加工成型中湿法纺丝方面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苏州大学材料专业的特点及现有的实验条件,对材料专业实验中熔体纺丝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将以往熔体纺丝作为演示性和验证性的实验改为大型的综合性、实践性质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设备,学生对熔体纺丝实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科研互动。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之一铸型尼龙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用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改进后的铸型尼龙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具有许多优点:实验装置更为简单,操作更加简便,安全性更高,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州大学材料专业的特点及现有的实验条件,对材料专业实验中熔体纺丝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将以往熔体纺丝作为演示性和验证性的实验改为大型的综合性、实践性质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设备,学生对熔体纺丝实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科研互动.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挤出共混实验是高分子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自主开发的小型实验装置开展了自助式高分子材料挤出实验教学实践,在强化学生"创新"和"低碳"意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该文构想将静电纺丝和微流控两种技术融入到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中去,并且在多方的支持下进行了尝试,获得了初步成果。文章对静电纺丝和微流控的装置、实验操作和所获得的产品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静电纺丝和微流控实验项目开设在聚合物成型加工专业实验课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PBL和TBL教学模式优势,将PBL+TBL多元教学方法应用于高分子专业综合实验中。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高分子相关专业知识,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系统完成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加工、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PBL+TBL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合作和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热工专业综合实验是热工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利用现有实验设备,文中分析了开展综合实验的可行性,建立了热工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法。实践证明:热工专业综合实验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和学校的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9.
对静电纺丝法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成因进行了探究,主要通过分析高分子的结构与纺丝条件,寻找到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材料的一般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高分子结构、分子量、溶液浓度和溶剂对高分子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决定能否形成纤维的主要因素是高分子的结构和分子量,纤维的直径随着高分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剂的挥发速率对纤维的形貌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时应着重考虑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纺织工程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从自身专业特色出发,不断强化产业、工程实践能力训练,逐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已将熔法纺丝、湿法纺丝、静电纺丝等纤维生产工艺,作为综合实验项目系统化引入本科生专业实验课程。熔融纺丝作为最常见的纤维生产工艺之一,因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无溶剂回收等问题,较早得到广泛应用。聚丙烯纤维熔法纺丝实验采用聚丙烯切片为原料,切片经过熔融纺丝机组进行熔融、纺丝,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熔法纺丝机组构成以及纺丝工艺参数设置;将纺得的初生纤维进行截面观察,拉伸性能测试,引导学生分析纺丝拉伸倍数对其结果的影响规律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结合2013年新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大型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及运转不畅的现象,将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装置引入本科教学,构建多层次综合性实验平台,采用定期开放和预约开放的管理模式,革新了传统实验项目,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别于普通理论型本科教育,同时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基于项目教学理念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以学生参与项目教学开发实践为手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全面胜任专业领域的项目开发任务的培养模式。为此需要重新分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建筑结构检测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经验,结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调整建筑结构检测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置,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高校的实验设备资源,搭建了一个可供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共享、结合实际工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平台,同时介绍了该平台建设和实施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统计分析了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的总量、地区分布、城际分布以及校际分布等,运用spss17.0软件对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学生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全面梳理广东省本科工科类人才培养现状以及优化广东省本科高校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结构. 研究发现:广东本科层次工科人才的培养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广东本科层次工科人才的培养总量在逐年上升,且能较好地满足广东产业发展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失衡现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错位;人才分布不能满足产业集聚、转移的需要;专业设置缺乏特色、校际趋同明显和学生集中度不高等. 基于此,采取措施促进广东工科类专业的设置要和广东主导产业或行业相对接,顺应广东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的需要调整专业的区域布局;同时应鼓励高校提高工科学生集中度,扩大工科专业设置面,并改革财政拨款机制对上述变革予以引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潍坊医学院2006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结果:95%的同学认为开设实验课非常必要,大多数同学评价实验课各环节是重要的,对实验内容的安排满意,认为目前的安排符合专业特点。结论:通过改革实验内容及教学模式,免疫学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林产化工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针对有机高分子合成化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林产化工专业发展的现状,为了深化教学改革,从添加最新的相关教学内容、引入科技研究前沿动态、采用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入手,并在观念上重视实验课程,进行实验课程改革,新开设了研究设计性实验课,考核评定上要合理灵活,才能使本科生有机高分子合成化学教学符合我国现有林产化工的发展趋势,为全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质的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当前新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着眼,探讨了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并紧紧围绕新闻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一系列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护理学专业的本科教学改革中,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全天候"护理开放实验室、"情境教学"模式的教与学、学生"小教师"的互学等护理教学改革与创新,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和护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本科《计算电磁学》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的情况。专业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是结合专业课程性质、特点和科学研究的训练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设计和综合性课后学术训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研究问题能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和学术论文写作,部分论文在正式期刊发表。专业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加深了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专业认识,提高了本科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因材施教的提出一种利用数控仿真软件提高学生熟练掌握数控设备基本编程技能和数控设备能力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在改革传统纯理论课程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引导,使学生直观理解所学的数控原理,并掌握数控仿真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该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现有数控设备限制的条件下,有效的掌握操作数控仿真软件的基本方法,而且使学生较容易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