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名辛勤的耕耘者,也是一个治学严谨为人忠厚的学者.他多才多艺,有多方面的成就,小说方面,以一九二一年发表小说《命命鸟》而出名,散文方面也取得了成就,《落花生》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名篇,其中“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已成为有口皆碑的名言.《落花生》正是选自许先生的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空山灵雨》是许地山先生初期创作的成果,是作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和平民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深入思考的结晶.它出版于一九二五年,但许地山先生早在一九二二年就已经编好了.这个集子包括四十余篇散文小品,那种恬淡谐和的风格、朴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学术界对许地山的《空山灵雨》,多侧重于“宗教”视角来解读,不可避免地出现牵强附会的诠释。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爱”的视角,重新解读这本集子中关于“妻子”、“情爱”与“美的牢狱”的话题,深入探讨两性在“情爱”上衍生出种种复杂的况味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3.
《空山灵雨》的佛学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具有浓郁的佛学色彩。佛教“苦谛”观、“涅槃最乐”、“普渡众生”等思想在其中都有反映。当然作者结合人生的探索对这些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扬弃和转换。作品讲求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情浓于中而质朴于表,语言也有佛教化倾向,形成了清新明慧、奇异迷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小说《命命鸟》深刻地揭示了其以佛学为情感本体探讨人生,追问生命本质,探求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基于对许地山生平经历的透视及其作品的剖析,进而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佛性美学意蕴,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独特的生命哲学思想及其对人类灵欲深处的生命探求。  相似文献   

5.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太岳山脉中段,近二百年来没有褐马鸡分布的记载和报道,2005年首次发现褐马鸡在此栖息。灵空山褐马鸡地理种群的来源和遗传背景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采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灵空山褐马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只个体均获得长度为1 238 bp的mtDNA D-loop全序列以及1 458 bp Cyt b的全序列,分别定义了3个和2个单倍型。两条序列D-loop和Cyt b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值分别为0. 833和0.5,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π)分别为0.002 83和0.002 06,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和0.002。反映了灵空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与该地区褐马鸡的资源现状、分布范围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以灵空山1 ha天然油松林为研究平台,通过野外收集器收集凋落物和室内分析实验的方法,分析灵空山油松林内凋落物物种组成、数量、空间分布等与油松幼苗空间分布的关系,揭示凋落物对油松幼苗所造成的影响,阐明凋落物不同组分之间与幼苗的空间分布关系.本研究参照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Barro Colorado Island,BCI) 50 ha样地技术规范,在灵空山1 ha天然油松林长期监测样地内设置了11个种子收集器,从2014年9月到2016年12月,每15天收集掉落于收集器中的果实、种子及其相关附属物等.利用2年间收集的种子雨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收集器收集到的凋落物总重量为7.899 kg,其中叶凋落量最大,达到78.56%,收集到的凋落物树种共有10种,占样地树种数的35.7%.(2)油松幼苗在收集器周围半径10 m范围内的数量远多于半径5 m.(3)种子和果实的数量与幼苗的数量大致呈正相关,部分样地果实与幼苗呈负相关.(4)在11个凋落物收集器内,全部收集到凋落物,油松叶子存在于每个收集器中,其中的凋落物平均为682.42 g,其变异系数为0.29.(5)采用spss软件对凋落物不同的组分与幼苗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幼苗与油松叶、种子、果实有显著相关关系,凋落物中的树枝、树皮等附属物以及雄球花与幼苗空间分布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许地山早期散文《愚妇人》倍受争议,甚至有不少评论者认为许地山在这篇散文中宣扬“人类绝嗣”,也有一些评论者对此作出片言只语的回驳。本文尝试将佛学引入,来对《愚妇人》进行全面观照,力求能还原许地山创作《愚妇人》的本来意图,并挖掘这篇寓言散文的内涵。之所以选用佛学的视点来观照,是因为许地山早期曾“有过宗教信仰”,且这种宗教信仰完全可能就是佛教。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愚》虽有一些虚无主义思想,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8.
《空山鸟语》是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对《空山鸟语》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探讨这个作品在创作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许地山早期散文《愚妇人》倍受争议,甚至有不少评论者认为许地山在这篇散文中宣扬“人类绝嗣”,也有一些评论者对此作出片言只语的回驳。本文尝试将佛学引入,来对《愚妇人》进行全面观照,力求能还原许地山创作《愚妇人》的本来意图,并挖掘这篇寓言散文的内涵。之所以选用佛学的视点来观照,是因为许地山早期曾“有过宗教信仰”,且这种宗教信仰完全可能就是佛教。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愚》虽有一些虚无主义思想,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0.
灵空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文在对其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管护建议,探讨了旅游发展对策,为本区可持续的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宗教救赎意蕴是许地山小说表现出来的重要特质。深沉的宗教救赎意蕴或隐或显地贯穿在其小说创作的始终。从早期理想化的宗教救赎意蕴到中期隐含于现实中的宗教“潜救赎”意蕴,到最后新宗教救赎意蕴的确立,这是许地山小说宗教救赎意蕴流变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2.
许地山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十分重要而又风格独特的作家,本文截取新世纪以来的近五年时间,对关于许地山的比较研究、与印度文化之关系研究、文学创作研究、宗教情结研究、许地山与香港的研究等方面做出简单述评。与上一世纪相比,许地山研究不断深入和创新,但尚需拓宽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许真君是净明道教的创始人,以治水而有功于江西,成为江西人心目中的保护神。许真君民间崇拜信仰是古代江西地区一种较为突出的历史民俗现象,其表现特点为民众对许真君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传说神异化和崇拜民俗化,主要原因除了许真君的崇高人品和伟大功绩外,还与许真君崇拜对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有关,在社会各个领域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一些痕迹,本文主要研究许真君崇拜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十朋不仅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其丈学成就亦卓然成家,是南宋散丈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散文体式多样,内容丰赡,思想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他的政论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而序记丈笔墨洗练,蕴藉隽永,表达了作者真实的心声。两者都取得了相当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呐喊》、《彷徨》研究中,部元宝、吕周聚、李今的《狂人日记》研究,宋剑华的《药》研究,郭小东的《祝福》研究,皆能新人耳目,启人深思;《野草》研究出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高潮,吴康、李玉明、汪卫东的阐释极为精彩;邓国伟的《故事新编》研究,毕绪龙、郝庆军的鲁迅杂文研究,均可称得上别具一格;符杰祥的早期文言论文研究,甘智钢的《两地书》研究,陈平原的《长安的失落与重建》,皆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呐喊》、《彷徨》研究中,张旭东、俞兆平的《阿Q正传》研究,逄增玉的《故乡》研究,宋剑华、李哲的《伤逝》研究,方维保的《祝福》研究,皆堪称力作;《野草》研究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回落,任广田、吕珏、张鑫的文章均可称得上别具一格;鲁迅杂文研究收获颇丰,吴康、张旭东的阐释极为精彩;于爱成的《故事新编》研究,李怡、辜也平的《朝花夕拾》研究,邓国伟、李震、熊焰的早期文言论文研究,魏韶华的《鲁迅与广义民俗学》皆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眷桃》历来被认为是许地山风格转向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但在塑造人物特剐是眷桃时,作者却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文中三个人物的纠葛使这部作品保持了其一贯的浓厚宗教精神和宗教气息的风格。表现了许地山对人生困境的深刻体验及其在佛教中找到的解脱之道。具体从春桃、刘向高和李茂承受的而又无法彻底摆脱的情感纠缠之苦说起。最终作者在佛教教义得到了人生的解脱和心灵的平静。  相似文献   

18.
许地山在《春桃》、《玉官》中从道德和精神两个层面来描写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以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来关注个人命运以及生存的价值。同时,虚无的宗教精神又让他把生活的悲喜看作生活的常态,消解着命运,在构建与消解中寻求包含着爱与善的生活。因此作为"五四"启蒙小说家把他的作品不仅适合当时社会,也同样可以启蒙着当今社会。  相似文献   

19.
现代作家对现代江南市镇文化的文学书写,建构了现代江南市镇文学。此类文学中的留守女性形象系列,主要有许钦文小说《疯妇》中的双喜媳妇、许杰小说《大白纸》中的香妹、王鲁彦小说《菊英的出嫁》中的菊英母女和《屋顶下》中的阿芝婶、叶绍钧小说《倪焕之》中的金佩璋等。这些留守女性形象,除了金佩璋为有知识的新型职业女性外,其他都是传统女性,具有浓郁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20.
陈后主文、赋主要被唐代以后的史书、类书、总集和选本所收录,今存绝大部分作品收集在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计38篇。通过爬梳古今文献,可得文13篇。此外,还从各类文献中,找到了一些陈后主创作过更多作品的具体线索,据此推断其佚文应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