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的弯曲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的全称为"侧隙可调式变齿厚平面蜗轮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它是介于传统"运动传动"和"动力传动"之间的一种新型精密动力传动.利用啮合原理的知识,笔者推导出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副的齿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又用I-DEAS8.0软件建立了具有精确齿廓形状的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副的实体模型,并对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副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求解出了该传动副的主应力分布、齿间载荷分配等情况,为这种蜗杆传动的强度和性能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何分析的方法,导出外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大时,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侧分析了对法向齿侧间隙的影响程度,导出了法向齿侧隙与啮合角及变位系数之间的关系式,供齿轮传动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几何分析的方法,导出外啮合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大时,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分析了对法向齿侧间隙的影响程度,导出了法向齿侧隙与啮合角及变位系数之间的关系式,供齿轮传动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用数学解析法系统地论证了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设计中,在保证径向间隙不改变和实现无侧隙传动的条件下,齿项必需缩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邮直步圆柱齿轮传动的磨损量解析算式;提出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许用磨损量的一种新方法;得出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磨损寿命的计算公式和校核公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凸轮波发生器谐波传动共轭齿廓精确求解法,该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作近似处理,并以原始曲线呈椭圆为例演示该算法求解共轭齿廓的过程。对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间和共轭齿廓进行计算比较,结合有限元分析,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不同算法求得的2组谐波传动分别求出侧隙分布和运用限元分析求得应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得侧隙分布较近似算法更加微小均匀,并且由本文解法所得传动应力分布状况更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活齿传动齿形综合正解的问题及与此相关的活齿相对运动规律。综合及分析方法为相似变换法。推导了5种与连续工作齿形对应的活齿相对运动规律。这些公式都可用于实际工程的分析与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简便的数学方法推导出圆孤齿轮的齿面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求出了两齿面沿齿高接触迹线垂直方向的诱导法曲率公式,从而得出了圆孤齿轮传动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将圆弧齿轮泵的啮合情况转化为等效四杆机构,推导出用于计算圆弧齿轮泵中两轮传动比的公式,并利用此公式,分析了小齿轮齿廓凹圆弧中心位置与大齿轮齿廓凸圆弧中心位置对圆弧齿轮泵传动平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两齿面在接触点处无曲率干涉才能正确啮合,由此提出一种面齿轮传动整个啮合过程的相对法曲率极值曲线曲率干涉检验的方法.建立两实体曲面干涉检验的物理模型,通过欧拉(Eurler)公式和Bertrand公式,导出曲面相对法曲率的数学解析式,对相对法曲率极值进行求解,分析两曲面在接触点无曲率干涉时相对法曲率极值的范围;建立面齿轮副的齿面方程,根据啮合原理,由插齿刀齿面的主曲率、主方向导出被展成面齿轮齿面的主曲率、主方向.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面齿轮齿面的啮合印痕及各啮合位置相对法曲率的极值曲线,并对面齿轮传动在啮合点的曲率干涉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齿啮输出谐波传动柔轮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板壳理论推导了齿啮式谐波传动柔轮中面的变形方程,得到了波发生器作用下柔轮的波发生器端与齿啮输出端之间的变形关系曲线,据此设计的谐波齿轮齿啮参数既不会产生齿廓干涉又不会使传动侧隙过大。并用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的结果对齿啮式输出谐波传动的啮合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避免在荷载、温升、装配误差等因素作用下发生齿轮传动失效的问题,为了能在齿廓表面形成油膜。改善工作齿面的润滑条件,就必须保证齿轮在传动过程中非工作齿廓间具有必要侧隙。  相似文献   

13.
在齿轮传动中,齿轮副的齿间需留有间隙,以保证齿轮副在传动过程中的灵活性.齿轮副的侧隙是通过齿轮的侧隙来保证的.为了保证齿轮的侧隙,在齿轮加工中必须严格控制齿厚的加工尺寸,在生产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固定弦齿厚测定法、公法线长度测定法或量柱测量距测定法.本文主要阐述齿轮固定弦齿厚、公法线长度及量柱测量距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双圆弧齿廓和S形齿廓在空载状态下的啮合性能差异,对采用包络啮合理论设计的双圆弧齿廓进行共轭齿廓拟合分析,并根据齿条近似原理给出S形齿廓的完整表达式,对基于不同啮合原理设计的谐波传动齿廓的运动轨迹、啮合侧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和S形齿廓都存在啮合侧隙,但是由于S形齿廓在凸齿廓共轭区啮合侧隙更小,侧隙分布更均匀,因此其啮合性能比双圆弧齿廓更好.此外,双圆弧齿廓的齿顶高系数对其啮合侧隙和啮合范围均有很大影响,而S形齿廓的齿顶高系数对其啮合侧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的同形异性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运动倒置法对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进行变异与演化,并提出少齿差传动机构的同形异性机构。为说明两种机构性能差别,首先导出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的正反行程机械效率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分析其同形异性机构-内平动齿轮传动机构的性能,论证了该机构是一种优于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械的新机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圆弧齿同步带的传动特性,应用变节径法,建立了圆弧齿同步带与带轮在不完全啮合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圆弧齿同步带与带轮的节距差、带轮齿数对啮合动干涉的影响;得出圆弧齿同步带与带轮零节距差传动有干涉,带轮具有适量的正节距差可减少啮合传动干涉,提高带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环式减速传动在使用过程中轴承承栽能力较低、容易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由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和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组合而成的两级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在对该减速器结构形式、传动原理及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分析其承栽能力,建立了此新型传动形式的有限元接触分析模型.通过接触分析计算,得出齿面接触等效应力和实际接触齿对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双曲柄内齿环行星减速器内啮合传动齿轮副进行了齿廓修形与有限元接佑触重分析.结果表明,修形后的传动齿轮副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具有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鼓形齿联轴器在倾角下正常工作,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的侧隙设计方法。首先,采用沿齿宽方向对齿廓形状连续变位的方法形成鼓形齿,建立了鼓形齿齿面模型;模拟插齿刀加工内齿圈,建立了内齿圈轮齿齿面模型。其次,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鼓形齿联轴器在倾角下工作时的装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再次,运用轮齿齿面接触理论,计算出无侧隙下鼓形齿和内齿圈相邻齿间的最小间隙,并给出了最小侧隙的计算公式。最后,以某鼓形齿联轴器参数为算例,对相邻齿面之间最小间隙点轨迹、最小间隙分布与Alfares方法和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侧隙、有倾角时相邻齿面之间均处于干涉状态;最小侧隙设计量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最小侧隙设计位置在纯翻转区;文中方法比Alfares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精锻成形的弧齿锥齿轮齿面的接触性能,根据小轮切齿加工参数和相应的齿面模型,构建与小轮齿面符合设定传动关系的完全共轭大轮齿面.以该齿面为基准面,提出一种二阶easeoff齿面构建方法.根据构建的大轮离散目标齿面,采用离散齿面轮齿接触分析的计算方法,以临界干涉法判断啮合状态,得到离散齿面的啮合印痕和传动误差曲线,所得传动误差与预置传动关系基本吻合.分析了二阶ease-off齿面参数对传动误差曲线及齿面接触区的影响,结果表明:ease-off各变量可实现对接触椭圆长度、接触迹线角度、接触区位置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20.
双电机驱动伺服系统中存在齿隙非线性和摩擦非线性,从而降低系统跟踪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为了削弱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分别给出了齿隙和摩擦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齿隙和摩擦非线性并存时的特征模型,最后进行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将前馈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和单纯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前者跟踪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鲁棒性,说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