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锦恩 《科学世界》2011,(10):64-64
2011年7月14~23日,我参加了由国家动物博物馆和《科学世界》杂志社组织的广西白头叶猴生态科考团,赴广西扶绥考察白头叶猴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
读来编往     
《科学世界》2011,(7):94-95
白头叶猴生态科学考察团用我们的行动,拯救白头叶猴!白头叶猴隶属哺乳纲灵长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南部崇左市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种群数量不足800只,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它们以树叶为主食,终生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由于这一地区拥有许多的悬崖峭壁,因而白头叶猴练就出一身飞檐走壁的攀岩本领。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建设对土地需求的增加,将白头叶猴的活动区域压缩到一片片隔离的狭小石山群里。位于广西扶绥县的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气候宜人,地貌奇特,为这些生灵提供了避难所。  相似文献   

3.
广西陇瑞白头叶猴种群调查及濒危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12月至1997年4月,作者在广西宁明县陇瑞保护区对白头叶猴进行了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白头叶猴平均群大小为9.12只/群,群密度为1.88群/km^2,种群密度为17.17只/km^3,推算该保护区共有白头叶猴357只,白头叶猴年龄结构为:成年猴占79.45%,青年猴占9.59%,幼猴占10.96%。在此基础上,对照他人对岜盆的工作报道对白叶猴的濒危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白头叶猴栖  相似文献   

4.
白头叶猴是我国特产动物,由我国学者首先发现,也是唯一一种由我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灵长日动物。白头叶猴仅分布在广西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km^2,是分布范围最小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它又叫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猿;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体毛以黑色为主,头部高耸一撮直立白毛,状如一尖顶白色瓜皮小帽,故名白头叶猴。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11,(11):94-95
白头叶猴隶属哺乳纲灵长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南部崇左市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种群数量不足800只,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它们以树叶为主食,终生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由于这一地区拥有许多的悬崖峭壁,因而白头叶猴练就出一身飞檐走壁的攀岩本领。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建设和对土地需求的增加,将白头叶猴的活动区域压缩到一片片隔离的狭小石山群里。位于广西扶绥县的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气候宜人,地貌奇特,为这些生灵提供了避难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展示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博士将带领大家,进入热带丛林,探寻悬崖峭壁上的小精灵。  相似文献   

6.
笼养白头叶猴食物营养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月至12月对饲养在广西扶绥珍贵动物保护站内的白头叶猴进行营养代谢研究, 并对含氮物质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全年平均每只成年白头叶猴每天可从食物中净获得含氮物质 (473±126) g, 净获得碳水化合物(5318±3288) g。每只成年白头叶猴每天应该最少需要从食物中获得4005 g 的含氮物质, 略小于白头叶猴实际每天从食物中净获得的473 g 含氮物质,说明白头叶猴从食物中净获得的含氮物质基本上满足其最低需求, 但没有多少节余  相似文献   

7.
读来编往     
《科学世界》2011,(10):94-95
生态科学考察活动招募启事2011年7月中旬,由《科学世界》杂志社、国家动物博物馆和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联合组织的科学考察团,前往广西扶绥县境内的岜盆保护片区,寻访了被列为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的白头叶猴。来自北京、广州、济南等地的25名团员同工作人员一起进入保护区,与白头叶猴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亲密接触。在活动中,大家相互协助,一同走完这段短暂的旅程。团  相似文献   

8.
白头叶猴(Presbytis leu-cocephalus Tan 1957)俗名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猿,属灵长目(Rrimates)、疣猴科(Colo—bidae)。白头叶猴躯体纤瘦,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头顶有一撮直立的白色毛冠,身体黑色,头、颈、两肩及肢端、尾等大都为白色而得名。白头叶猴是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二百平方公里。具体位置是广西龙州县的上金乡,宁明县的亭亮、驮龙乡;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样方法(quadrat method)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栖息地的木本植物群落组成进行研究,探讨木本植物优势度对白头叶猴食物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方中共记录木本植物803株,隶属于31科58属71种.优势木本植物分别是石山...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11,(11):94
用我们的行动,拯救白头叶猴!白头叶猴隶属哺乳纲灵长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南部崇左市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种群数量不足800只,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它们以树叶为主食,终生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由于这一地区拥有许多的悬崖峭壁,因而白头叶猴练就出一身飞檐走壁的攀岩本领。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11,(7):94-94
白头叶猴隶属哺乳纲灵长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南部崇左市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种群数量不足800只,比国宝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它们以树叶为主食,终生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由于这一地区拥有许多的悬崖峭壁,因而白头叶猴练就出一身飞檐走壁的攀岩本领。  相似文献   

12.
运用非损伤取样法对一群白头叶猴的个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对广西扶绥九重山的一群白头叶猴跟踪观察,采集粪便样品,并从中提取粪便DNA。从已发表的36对灵长类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提取产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型分析后,成功地对这群白头叶猴进行了个体识别。该研究表明,运用粪便DNA技术并结合微卫星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完成对白头叶猴的个体识别。  相似文献   

13.
用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测定白头叶猴、黑叶猴和菲氏叶猴各1只的线粒体DNAND4整个基因(1377bp)和D-环500多bp序列。黑叶猴与菲氏叶猴的ND4基因序列碱基差异数高达123,基于ND4基因的遗传距离值为8.9%;白头叶猴与黑叶猴ND4基因序列间碱基差异数为25,遗传距离值为1.8%。在D-环区域,白头叶猴与黑叶猴间的遗传距离为4.3%,而白头叶猴、黑叶猴两者与菲氏叶猴间的遗传距离则分别高达26.4%和26.0%。分析结果表明,白头叶猴恐怕还只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从保护遗传学角度看,白头叶猴应被看作一个进化显著性单元(evolutionarysignificantunits,ESU),在动物的保护行动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白头叶猴栖息地植被进行群落学分析表明:1.白头叶猴栖息地植被属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北热带地区的非地带性植被;2.白头叶猴栖息地水热状态比周围及邻区均表现为相对高热干旱。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白头叶猴全雄群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从中探讨群大小和组成对白头叶猴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期.全雄群一天中活动时间有48.7%用于休息,23.3%用于移动,18.5%用于觅食,用于玩耍、理毛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占日活动时间的7.2%、1.9%和0.4%.除用于玩耍时间外,它们用于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雨季相比,旱季里全雄群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和两性群群大小和组成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它们的活动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16.
对白头叶猴栖息地植物群落类组成进行取样调查,根据Bray-curits公式C=2W/A+B计算相似系数,以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两种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分类,为研究白头叶猴生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白头叶猴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可分为3个群丛6个亚群丛,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两种方法所得结论相符良好;2)白头叶猴栖息地生境因子由于地形状态导致的水湿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分布呈最重要相关。  相似文献   

17.
倪诚 《科学世界》2011,(9):56-56
2011年暑假,我们科考团来到了广西扶绥,拜访生活在这里的可爱的石山精灵——白头叶猴。这些祖祖辈辈守在石山上的猴子,是喀斯特地区的精灵。它们有“莫西干”式的白色毛发、闪现于石壁的黑色身体、灵动晶莹的眼睛,以及与生俱来的平静祥和的表情。我第一眼看到白头叶猴时就认定,这是一种不平凡的灵长类动物。  相似文献   

18.
7月18日,经过一上午的培训之后,我们终于得以在下午与白头叶猴相见。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相对闭塞,路途崎岖难行,我们还没有空调大巴的福利。不过一想到我们即将与喀斯特的小精灵——白头叶猴见面,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车子停稳后,我们便徒步前往保护区核心区,时间正值下午,是白头叶猴的第二个觅食高峰。  相似文献   

19.
咚咚锵:潘文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灵长类动物研究专家。1996年11月,他带着几个学生,来到了广西崇左,对白头叶猴进行了3年多不间断地观察和研究,了解并掌握到关于白头叶猴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繁殖组群以及它们的食性、昼夜活动规律和生殖行为等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所有资料均系潘教授提供,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20.
白头叶猴出入洞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三群白头叶猴的出洞和入洞进行研究表明:(1)白头猴在夏季和冬季均要入洞宿夜,分析与安全有关;(2)白头叶猴出洞和入洞的时间在夏季和冬季不同,推测与日照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