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青海蚕豆种质资源淀粉品质,以青海省28份蚕豆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淀粉含量及组成成分分析,应用Megazyme总淀粉及直/支链淀粉含量测定试剂盒测定淀粉含量。结果表明:28份材料中2份材料总淀粉含量达到50%以上、10份材料总淀粉含量达到40%以上、其余16份材料总淀粉含量为30%~40%;所有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均为5%~13%;28份材料中1份支链淀粉含量达到40%以上,16份材料支链淀粉含量为30%~40%,其余11份材料支链淀粉含量为20%~30%。通过对3类淀粉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将28份材料分为2大类:第1类含有20份种质资源,第2类含有8份种质资源。本研究表明,28份蚕豆种质资源淀粉含量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可为选育不同淀粉含量及组成的蚕豆品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云南青稞种质抗大麦黄矮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云南丰富的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抗BYDV抗病性鉴定.通过对61份青稞种质或品种进行连续2a田间抗BYDV鉴定及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4份种质表现易感BYDV,17份种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BYDV抗性,其中3份种质表现出对BYDV明显抗性,且抗性较为稳定.为培育抗性品种、持续有效地控制黄矮病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抗源.  相似文献   

3.
以来自湖北、广东等地区58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大豆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含水量,计算了蛋脂总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58份大豆种质资源中蛋白质含量最大值为51.19%,最小值为40.68%,变异系数为12.57%;其脂肪含量最大值为19.87%,最小值为13.31%,变异系数为...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不同小麦品种(系)间抗性淀粉含量差异的原因,本试验利用q RT-PCR技术研究了抗性淀粉含量高和抗性淀粉含量低的小麦品种(系)淀粉合成关键基因SBEⅡa表达差异。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小麦SBEⅡa基因启动子(AY357072.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SBEⅡa基因启动子,利用Clustal.W对测序结果比对分析,利用数据库PLACE和Plant CARE对启动子序列中各特征元件进行预测,以发掘影响SBEⅡa基因表达量的重要作用元件的等位变异位点。结果显示:抗性淀粉含量高的小麦品种(系)中SBEⅡa基因的表达量低于抗性淀粉含量低的品种(系)。克隆了10个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系)SBEⅡa基因编码区上游2896 bp序列,10个小麦品种(系)SBEⅡa基因启动子序列相似性达到了99.92%,抗性淀粉含量高和抗性淀粉含量低的小麦品种(系)SBEⅡa基因启动子序列间无规律性差异。推测,SBEⅡa基因启动子可能不是造成SBEⅡa基因表达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高抗性淀粉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M344和抗性淀粉含量较低的小麦品种武春3号重组自交得到F2∶3家系,对F2∶3家系抗性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膨胀势进行了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分析了小麦抗性淀粉与其它淀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P≤0.01),通径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小麦抗性淀粉含量存在正向影响,直接通径系数达0.169;小麦抗性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151,P≤0.05),但与膨胀势间呈不显著负相关(r=-0.57)。小麦抗性淀粉含量(Y)与总淀粉含量(X1)、直链淀粉含量(X2)及膨胀势(X3)间的回归方程为Y=0.289+0.007X1+0.037X2-0.033X3,该方程可解释抗性淀粉7%的表型变异,说明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最密切,其次为总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及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主要种植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不同,由此造成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性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2个年度3个试点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对全国10个省区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41份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这些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和病毒病、白粉病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1份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2.039,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质量性状。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荚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质量性状中,花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成熟荚色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聚类分析将41份种质资源聚为5大类群,第I类群主要为矮秆、直立以及早熟资源,可作为育种优异亲本材料;第II类群主要是大籽粒材料,可作为改良绿豆籽粒大小的材料加以利用;第III类群主要是黑籽粒材料,可作为特色育种材料加以利用;第IV类群和第V类群主要为抗病材料,可作为挖掘病毒病和白粉病抗病基因的亲本材料。经病毒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9份,抗病资源4份;经白粉病抗性鉴定,从41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中抗资源11份,抗病资源4份,高抗资源1份。通过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5个主成分因子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1.95%。  相似文献   

8.
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籽粒品质是评价小黑麦品种优劣并决定其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共15个国家的113份冬性六倍体小黑麦种质为材料,对2个年度收获的成熟籽粒的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干物质、灰分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113份冬性小黑麦种质籽粒的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干物质、灰分及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分别在54.23%~66.93%、39.99%~48.59%、17.37%~20.31%、90.71%~91.81%、10.75%~19.33%与13.02%~20.27%,其变异系数在0.17%~12.19%之间,其中干物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灰分含量变异系数最大。方差分析显示,亚洲、欧洲及美洲的六倍体小黑麦品种的籽粒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6个小黑麦籽粒品质指标的多样性指数在1.993~2.065之间。小黑麦籽粒的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r=0.958)、直链淀粉含量(r=0.887)、灰分含量(r=0.401)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蛋白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可将6个小黑麦籽粒品质性状综合为2个主要成分,即以支链淀粉含量为代表的淀...  相似文献   

9.
黄淮麦区主要小麦种质资源钙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籽粒的钙元素含量情况,本试验以黄淮麦区260份骨干种质为测定材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钙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260份测试材料籽粒中Ca含量的平均测定值为202.80μg/g;②基因型间含量变幅为40.79-954.80μg/g,极差值为914.02μg/g,相差23.4倍;③260份测定材料中钙含量在50.00-300.00μg/g之间的为206份,占所测总数的79.2%;含量在50.00μg g/以下的有2份,占0.8%;含量在300.0μg/g以上的有50份,约占19.2%,其中,超过500.00μg/g的有18份,约占6.9%。  相似文献   

10.
谷子品种资源的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0年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全国不同地区的2050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经初筛和重复鉴定,从中筛选出高抗品种28份,抗病品种45份.研究结果表明,谷子不同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谷子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比较稳定,试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抗、感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