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剧《沙恭达罗》是蜚声世界的印度诗人迦梨陀娑的的代表作,学者们推测它问世于笈多王朝期间(公元四至六世纪)。当时,正是印度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在这段历史时期,名家辈出,灿若群星;作品辉煌,光照千古。而迦梨陀娑和他的《沙恭达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
2月24日至3月4日,本刊记者有幸参加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到印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青年交流之旅.2010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与辛格总理约定,为加深两国青年友谊、促进中印文化交流而互派500人青年代表团.2011年9月印度青年代表团访华,今年年初中国青年代表团实现回访.此次代表团兵分六路,访问印度德里、孟买、班加罗尔、阿格拉等城市.记者所在第四分团参观了德里、阿格拉、巴特那和菩提伽耶,主要游历了泰姬陵、藏有佛陀舍利的巴特那博物馆、佛教的两大圣地——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和摩诃菩提寺的菩提树以及世界上第一所佛学院那烂陀大学遗址.  相似文献   

3.
许美德教授为出席2018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亚洲比较教育会议,用时一年查阅文献,研究在柬埔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吴哥文明。她发现,印度僧侣对佛教的传播是吴哥文明兴起的直接原因,古印度的塔克西拉大学和那烂陀大学扮演了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的角色,吸引了不少中国高僧前来游学,佛教传播对中国书院的兴起产生了直接影响。有趣的是,系统记载佛教传播经历的资料出自中国古代高僧,印度大乘佛教为妇女研究学术开创了机会。中国古代书院展现了中国文化特色,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应当秉承中国文化的特色,着力在促进人类和平和消除贫困上发挥更大作用。西方研究型大学模式不是"一流"大学的唯一模式,中国"双一流"建设不应盲目地跟着西方大学的排行榜走。  相似文献   

4.
孔雀之国     
孔雀是印度的国鸟。孔雀美丽、端庄、聪慧而文雅。早在远古的时候,印度人就视孔雀为奇异之鸟、圣洁之鸟、吉祥之鸟和幸福之鸟。著名的古代印度诗人迦梨陀莎在诗中称孔雀为印度民族之鸟。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就叫“孔雀王朝”。当时在皇宫里饲养了许多孔雀。此后几千年来,印度人一直非常喜爱孔雀,将孔雀的形象刻在花坛和器皿上,绣在绸帛  相似文献   

5.
1528年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卑尔下令在印度北方邦的古城阿约提亚建造了一座清真寺,并命名为巴卑尔清真寺。印度教徒则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记载,认为阿约提亚(阿逾陀)是罗摩(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王子生长的王宫,称巴卑尔清真寺建在了罗摩庙的位置上。而穆斯林又认为,罗摩只是印度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罗摩庙址纯粹是无稽之谈。自此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罗摩庙址———巴卑尔清真寺之争。  相似文献   

6.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3,(4):F0002-F0002,F0003
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游,总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居住着壮、汉、苗、瑶等多个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田阳是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故乡,是壮民族的发祥地,布洛陀文化源远流长。布洛陀麽经是布洛陀文化的集中表现。敢壮山是传说中布洛陀居住的地方,敢壮山布洛陀歌圩来源于祭拜布洛陀,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举行,据史书记载,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大量接触过陀氏的作品及研究资料,对国内陀氏的介绍与研究工作给予过热情的帮助与支持,鲁迅许多文章与译作中都有过对陀氏的专门评论,他对陀氏风格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鲁迅对陀氏有独到而深刻的体悟,后期态度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8.
沙恭达罗是古代印度最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迦梨陀娑在其同名代表作中塑造出来的千古传颂的艺术典型。本文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评论,指出她是一个外表美、心灵善,敢于追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富有时代、民族特色的刚柔相济的东方女性。  相似文献   

9.
沙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源自新疆并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少数民族,但是沙陀早期是一个处于西突厥统治之下的弱小民族,作为夷狄其本身并无文字传记,这为我们系统了解沙陀早期历史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较全面地复原沙陀早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中古印度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是印度梵剧中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品。作品中的净修林是具有多重涵义的地方,一方面,它是苦行者修行的地方,这里鸟语花香,蝶采蜂揉、繁花似锦、环境秀丽,“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浮荡、没有杀伐、没有骚动,而是一股青泉、一声黄鹂、一片花荫、一派仙境”;当挑开其外层薄纱,这里又是清规戒律森严、宗教主宰人类灵魂的地方,它要求生活在这里的人清心寡欲、恪守各项清规戒律;当国王来到这里后,净修林又涵盖上了一层新的韵味:国王是世俗权力的代表,他来到净修林,世俗的一切生活规则便随之而来,于是,…  相似文献   

11.
阿Q与戈利亚德金这两个形象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二重人格者;不同之处是,他们诞生后的命运截然不同,前者热,后者冷。热冷不同的原因很多。本文仅从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学追求的不同上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论述:一是灵魂描写上,鲁迅求“全”,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求“深”;二是文学主张上,鲁迅“遵命”,注重形象的社会功利性,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反对在作品中鲜明地提出社会问题;三是审美观照上,鲁迅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内容,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让形象在悲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四是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上,鲁迅立足传统,立足民族,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的则是“复调”手法与“复调”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社会把政治伦理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要求。在长期的发展中,壮族人民也用自己的方式传承这种理念。《传扬歌》与《布洛陀经诗》这两部在“那”文化圈广大壮族地区流传的经典著作,就记载了壮族先民的政治伦理之治平思想,主要包括天命观、民本观、抗争观、公平观、民权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广西百色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为个案分析对象,从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审美文化创意、审美文化特色、审美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审美文化分析,以期从中探寻出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文化产业的特色及举办成功的原因、价值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14.
沙陀骑兵是唐末五代拥有赫赫威名、战功卓著的骑兵部队。他们败朱温、克幽燕、破契丹,最终沙陀族得以问鼎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北方局部统一政权。他们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因其战斗力强悍,还因为这支军队长期作为中央禁军,服役数代。后唐、后晋、后汉的禁军统帅、节度使、刺史近乎皆出于此,直至北宋初年仍有沙陀骑将拼杀于沙场之上,可谓五代军事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5.
印度社会的毒瘤:种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印度经济发展的惊人进步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人们纷纷预测:印度要崛起.但很多人却忽视了印度社会一个很大的潜在危机,那便是种姓制度.可以说,种姓制度使印度的发展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迟滞不前.  相似文献   

16.
印度古典舞蹈是印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早在2,500多年前,著名的修道学者婆罗多牟尼就编著了《乐舞论》,全面叙述了印度古典舞的起源、流派、手语、姿式、表演程式等。印度古典舞与宗教文化、诗歌戏剧、绘画雕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那精湛的舞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不但为印度人民所喜爱,也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赞赏。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追求的作家,师陀早期创作中废墟意象高度密集,而这正是师陀独特的精神气质——废虚心理的外化。这种心理来自于其幼年时代形成的创伤性体验。这种心理特质体现为对现实中废虚的批判、对文化废虚的检省、对生命废墟的咏叹。这种独有的废墟精神特质使师陀在现代文坛优秀作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师陀作于抗战时期的小说集《果园城记》是一部有着深刻象征含义的文化反思型小说,民族的灾难使师陀客观冷静地反省着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完成了对于乡土中国的想象和批判:它既指向中国传统文化,更指向乡土中国进入现代后的文化生存困境。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象征上,作家都实现了此种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印度接连进行了五次核试验,使全世界为之震惊。我们南部这个最大的邻邦到底怎么了?提起印度,人们会想起它古老的宗教和文化传统,旧传统和新事物的交融共存;想起那另一种东方式的异国情调,想起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圣雄甘地。那么,现在的印度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印度人民是怎样生活的?神华集团公司的李建军先生把一个活生生的印度呈现在我们面前。——编辑手记  相似文献   

20.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有一类精神现象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精神自渎,具体表现为精神上自我蔑视、自我折磨和自我嘲笑,并且在这种自轻自贱中体验到一种难以言传的快感.精神自渎现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主要表现在三种人物形象上:一类是以自嘲为乐的"贵族老爷",另一类是在屈辱的褶皱里体验出快感的"穷人"和"小丑",第三类是以"地下室人"为代表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