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权力弱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学术权力的非独立性,权力行使主体的认定、主体结构和素质、权力运行等几个权力构成要素造成了学术权力丧失独立性,同时行政权力由于其特性使然必然对学术权力进行强势干涉,进一步弱化了学术权力行使。要增强学术权力的行使,首先要通过构建独立的学术组织,其次是在制度制约的情况下,全面公开权力运行过程,确保高校权力始终掌握在合适的人手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依法治国”的口号响遍神州大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对法治的重视和需求。然而,口号并不等于实际,法治口号与法治实践之间尚存较大差距,尽管法治口号震天响.公共权力腐败问题仍十分严重,如何防止滥用公共权力和遏制权力腐败,成为当代民主与法治的重大课题,因此要着重从权力制约的价值基础,权力制约在依法治国中的意义及完善我国法治的权力制约机制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校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建设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高校决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阐释了加强高校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存在的认识缺失、体制缺陷和监督缺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合理分权,强化监督及完善法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政治问题说到底是权力问题,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导致权力本位思想的产生,权力本位就会排斥能力,当然社会也就缺乏公正。生产力不发达阶段,应注重动力机制,而动力机制的实质是注重能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要关注平衡机制,平衡机制的本质就是公正问题,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健康发展,都需要做到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内在统一,其中动力机制是根本。能力与公正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现代理念,能力理念并不是遮蔽社会公正,而是追求社会公正的积极努力,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和社会公正的实现者,用能力理念扬弃权力本位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熊波 《长春大学学报》2011,(10):82-85,92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动态工程,有主体自身的制约因素,客体的制约因素,大众化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和传播方式、载体的制约因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制约都会严重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文章旨在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进而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6.
依据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发生行政主体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是不能提起诉讼的,这对于保护公共利益是极其不利的。而传统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调动社会权力的因素来达到制约行政权的目的。而行政公益诉讼为这种制约提供了制度平台。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和社会权力的概念入手,对社会权力介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校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途径。对于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以权制权的制衡机制、依法治权的制约机制、以监制权的防范机制、以教制权的自律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实现源头防治权力腐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质量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制约。制约其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观念内化不足和办学定位上的困惑、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教学管理过程性不适应和机制性缺陷、教师工作中心地位缺乏保障、管理权力的结构性缺位等。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实现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必须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它是对滥用权利或可能滥用权利的制约,是一种预防和修正错误的机制。建立健全领域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必须完善领导监督的主体系统,保证监督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扩大监督主体的权利,形成全方位的社会监督力量。健全监督制度,加强领导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教育与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腐败现象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力监控的缺失、制约的不力。建立健全权力监控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规范权力运行,是遏制权力腐败的关键环节。当前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推进权力监控机制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大学的治理结构对促进大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办好大学的必要条件。中国的大学治理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大学治理没有独立性、学术权力弱化、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人事管理制度僵化与党政不分等。中国创新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尤为紧迫,政府要赋予大学以自治权,提高学术权力,建立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加快建立权力监督与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权力腐败的制约方式曾有过许多论述,本文认为有效约束、遏制权力腐败必须建立“以德制权”、“以法制权”和“以权制权”、“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内外兼治,缺一不可,发挥四者制约权力腐败的综合优势才是最有效的制约方式。  相似文献   

13.
赵作伟 《科技资讯》2013,(12):228-228
权力主体往往能够通过意志或者行为,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条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从政治学视角下的权力,指的是政府通过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维护人民的安全、平等和自由等,因此其行驶的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才能够保障和实现公民与国家的利益。本文将从政治学理论的视角,对政府权力监督与制约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搭建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架构。  相似文献   

14.
行业协会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中介治理机制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其在实践中并未实现这样的效果。根源之一在于行业协会的行政主体地位不够完整。行业协会具有独立的公共利益,并且能独立行使公共权力,因此其应具有完整的的行政主体地位。"独立性"构成了行业协会行政主体地位的基础。当下正在经历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效果应该得到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党和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权力监督制约理论。邓小平在阐明权力监督制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权力监督制约的新思路,即从制度、法律、民主、党内、责任、道德等方面监督制约权力,并且还提出了不搞过分制约体制的原则设想。邓小平的权力监督制约理论为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16.
权力制约是防止权力异化和腐败的重要途径。孙中山汲取了西方权力制约理论和制度中的合理内容,再结合中国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创造出了融贯中西的独特的权力制约理论。在今天,探讨并研究孙中山的权力制约思想,对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有巨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芙华 《科技信息》2013,(1):292-292,377
加强权力监督,坚定地进行反腐败斗争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腐败的源头是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缺失,因此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形成健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林波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67-68,73
"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前提,其基本观点是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推导出政治领域公共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自私性,从而为制约公共权力提供理论的依据。这对我们改革现有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这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法治国的实施涉及方方面面,对权力进行制约是现代各国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为了建立法治化的国家,正在努力探索着如何进行权力制约,通过什么方式、手段和途径进行制约,以建立起符合我国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权力制约机制,企求最终实现国家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凸显了公民(或公民团体)的主体地位及其内部的能动交往活动。该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启示作用,对我们思考中国公共领域和公民问题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等方面也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公共领域和公民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要素,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构成性意义,如何保持公共领域的独立性,如何调动公民积极理性地参与公共生活,并从中实现公民之间的团结与认同,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