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张荣华 《科学通报》1991,36(23):1836-1836
不同类型的三茂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已有一些报道,但它们都是只含有一个稀土金属的配合物,本文将首次报道新型双核桥联三茂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在研究我们设计合成的新配体[O(CH_2CH_2C,H_4)_2]~(2-),稳定轻稀土二茂型氯化物的过程中,对于离子半径大的镧,我们未能分离到配合物[O(CH_2CH_2  相似文献   

2.
夏巨松 《科学通报》1992,37(17):1576-1576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中利用取代环戊二烯的目的在于防止轻稀土歧化.目前,已开发出的取代环戊二烯有CH_3C_5H_5、C_5(CH_3)_5H、(CH_3)_3SiC_5H_5、t-C_4H_9C_5H_5及(CH_3OCH_2CH_2C_5H_5等多种配体.苄基环戊二烯虽早在1936年就已合成,但用它作为配体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研究极少,仅报道过它的铁、铀配合物.我们首次利用这个配体合成了其稀土二氯化物.本文报道双(苄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的合成与结构.  相似文献   

3.
邓道利 《科学通报》1990,35(8):638-638
双(环戊二烯基)稀土金属氯化物(C_5H_5,)_2LnCl,在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60年代初R. E.Maginn首先合成了这类配合物,然而由于这些配合物对氧及湿气极其敏感而且又易发生歧化反应,所以二茂轻稀土氯化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钱长涛 《科学通报》1988,33(24):1870-1870
我们曾报道三茂稀土-氢化钠体系能还原烯烃和催化烯烃异构化,并发现反应活性与三价稀土离子半径有关;在(C_5H_4CH_2CH_2CH_2C_5H_4)LnX·THF-NaH体系中,不同σ配体对还原烯烃也有明显影响。这里我们将报道L_2YCl·(THF)_n-NaH体系还原烯烃的结果,以及不同π配体和反应条件对该体系还原烯烃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叶常青 《科学通报》1989,34(22):1760-1760
我们曾成功地合成了碳链、碳-氧桥联和含苯环桥联的二茂稀土氯化物,本文报道含吡啶环桥联的二茂稀土氯化物——吡啶-2,6-双(亚甲基环戊二烯基)钇和镥氯化物的合成与鉴定。  相似文献   

6.
三茚基或取代三茚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和X光晶体结构已有报道,但至今未见到有关二茚基稀土氯化物的分子结构的报道。我们采用无水PrCl_3和2mol茚基钠在THF中于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充分反应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得到了二茚基镨氯化物  相似文献   

7.
二茂一氯钬的热分解反应性研究和分解产物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锡庚 《科学通报》1995,40(6):526-526
近年来,随着稀土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有关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性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大兴趣.通过热分解反应研究,已相继发现了多种新反应,如歧化反应、β-H消去反应等等,并由此得到许多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但是类似过渡金属含茂基配合物热解时会导致芳香性茂环上C—H键断裂,形成金属茂聚合物的一系列反应,迄今还未见报道.为了更系统地、全面地研究稀土有机配合物性质,寻找新反应,我们研究了Cp_2HoCl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8.
阎鹏飞 《科学通报》1990,35(20):1553-1553
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化合物的合成已有不少报道。但双碳桥联双环戊二烯基稀土化合物至今未见任何报道。我们以(CH_3)_4C_2(C_5H_4MgCl)_2·4THF(Ⅰ)与无水三氯化稀土反应,通过控制两者的比例合成了两类双碳桥联二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CH_3)_4C_2(C_5H_4)_2LnCl_2·Mg_2Cl_3·nTHF(Ⅱ)和(CH_3)_4C_2(C_5H_4LnCl_2·MgCl_2)_2·nTHF(Ⅲ),并对这两类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这两类化合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叶开其  吴英  张红雨  叶玲  于景生  杨光第  王悦 《科学通报》2004,49(20):2053-2056
合成了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铜(Cu(bpb))配合物, 以该配合物为基本构筑基元(building block), 通过分子间配位键及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用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获得了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 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在Cu(bpb)晶体中由于分子间一维无限伸展的弱配位键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维分子柱(molecular column), 许多一维分子柱沿同一方向取向、排列构成三维网络晶体, 分子柱之间有氢键相连, 这些氢键沿晶体学bc平面无限伸展. 以Cu(bpb)为构筑基元, 通过分子间一维配位键作用结合二维氢键作用, 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新型甲醇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结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忠阳  潘平来  蒋华  袁国卿 《科学通报》1999,44(12):1236-1248
介绍了一类新型甲醇基化反应制乙酸和乙酸酐的催化剂的性能和结构,该类配合物具有非对称配位结构,配位结构单元中存在一强一弱两种配位键使得它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同时,配合物中未配位原子通过分子内取代反应对锗原子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其稳定性得以提高。通过有机小分子模拟配合的不对称配位结构,碘甲烷的加成,配合物分子内配位键的相互取代反尖的研究成果,对相应的高分子配合物的高活性,高稳定性及其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  相似文献   

11.
陈文启 《科学通报》1983,28(22):1370-1370
前文我们报道了环戊二烯基轻稀土二氯化物的合成及其对双烯烃的聚合催化活性。在此我们又合成了一般式为  相似文献   

12.
宋瑞方 《科学通报》1992,37(7):612-612
~1H NMR不但可以研究分子结构和立体化学,而且在某些适当的金属配合物体系中,还可以研究金属离子和配体间的迁移性及分子内和分子间交换的动态过程。本文用DNMR方法研究了碱土金属Ca和Sr-DTPA配合物的分子内交换过程,取得一些新结果:(1) Ca和Sr-DTPA配合物分子内过程△(?)∧构型转化是个快过程,而N原子反转在NMR时标内属于慢过程;(2) 分子内过程的活化能(E_a)大小主要决定金属离子的半径;(3) 尽管DTPA配体中四个乙酸基参与配位,但由于快速交换平均,可认为配合物是六配位。  相似文献   

13.
组成DNA的小分子配体和芳香氮碱配合物的堆积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亮年  乐学义 《科学通报》2001,46(15):1235-1244
评述了组成DNA的配体和芳香氮碱配合物分子内芳环间堆积作用的研究现状及作者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几个重要的三元混配配合物体系:核苷酸-金属离子-多元芳胺、氨基酸-金属离子-多元芳胺、核苷酸-金融离子-类吡啶芳胺、核苷酸-金属离子-氨基酸、核苷酸-金属离子-核酸碱基、核酸碱基-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配合物分子内芳环间堆积作用的几个主要因素。从研究组成DNA的小分子配体和芳香氮碱配合物堆积作用着手,进一步阐明大分子DNA和芳香氮碱配合的作用机制,并为设计和合成作为DNA的分子器件的配合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科学通报》1993,38(3):287-287
钛、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水相化学是极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我们曾报道钛的稳定水溶体系和应用这水溶钛体系合成茂钛金属有机化合物.本文首例报道茂锆的水溶体系与芳基羧酸钠盐水溶液的反应,得到一类新型的含有一个μ_3-O的三核茂锆羧酸离子型配合物,[Zr_3(μ_3-O)(μ_2-OH)_3(μ_2-ArCO_2)3(η-C_5H_5)_3]~+ArCO_2~-,测定了配合物(I)(Ar-O-ClC_6H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Cp_2ZrCl_2与乙酰丙酮在水中制备的水溶  相似文献   

15.
二茂钛水杨酸类配合物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冀英 《科学通报》1993,38(1):47-47
金属有机配合物一般在严格无水的有机相中合成,然而近年来在有水条件下合成二茂钛配合物(水相法和两相法)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文报道了二氯二茂钛乙酰丙酮的水溶液与(环取代)水杨酸钠水溶液的反应,探讨了影响该水相合成反应结果的几种因素,并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二茂钛水杨酸类配合物的两相法,合成了八个新的二茂钛(环取代)水杨酸配合物(Ⅱ—Ⅷ,Ⅹ),且首次由两相法合成了配合物Ⅰ。反应如下式所示:  相似文献   

16.
稀土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流芳 《科学通报》1990,35(14):1077-1077
长期以来,人们对磺基水杨酸在水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行为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等人用稀土碳酸盐与磺基水杨酸反应,制备了组成为RE_2(HSSA)_3·nH_2O的配合物(其中HSSA~(2-)代表磺基水杨酸失去两个质子后的负二价离子;n=15-18),但认为磺基水杨酸与某些稀土离子在溶液中的配合比为1:1。本文采用了与文献报道不同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稀土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配合物的镇痛、镇静、解热降温等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氯化稀土及其冠醚配合物的XPS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振祥 《科学通报》1987,32(3):191-191
前文报道了LaCl_315-冠-5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分子构型,并对其电子结合能的化学位移做了理论分析。文献中关于硝酸稀土冠醚配合物的分子构型已有若干报道,但对于氯化稀土冠醚配合物,直到本工作完成时才有一篇关于GdCl_318-冠-6分子结构的文章问世,至于氯化稀土冠醚配合物光电子能谱(XPS)的研究工作至今未见报道。我们已合成出一系列  相似文献   

18.
叶常青 《科学通报》1988,33(16):1230-1230
氢化钠作为路易斯碱广泛地用于有机合成,但它单独地不能作为还原剂使碳-碳不饱和键还原。我们发现三茂稀土配合物—氢化钠体系可还原烯烃及区域选择性地还原双烯烃。迄今为止,三价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中以σ键与金属结合的有机配体对反应的影响很少研  相似文献   

19.
扈晶余 《科学通报》1989,34(20):1554-1554
乙腈是一种给电子能力很弱的配体。过渡金属乙腈阳离子型配合物是一类均相催化剂,可催化烯烃、环烯烃聚合、异构化等反应。1986年Thomas等将金属Eu和NOBF_(?)在CH_3CN中反应制得了合乙腈的稀土阳离子型配合物[Eu(CH_3CN)_3(BF_4)_3]_(?),并指出这一配  相似文献   

20.
RE(NO_3)_3-Ala-H_2O体系35℃溶度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相武 《科学通报》1993,38(2):129-129
稀土离子在生物体内有特殊作用,氨基酸是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单元。文献报道La(G1y)_3Cl_3·3H_2o有抗肿瘤作用。因此,研究稀土氨基酸配合物有重要意义。相平衡研究可为新型化合物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稀土氯化物、高氯酸盐-丙氨酸-水三元体系相图已有文献报道。本文用相平衡的方法对RE(NO_3)_3-Ala-H_2O(RE=La,sm,Dy,Y)体系在35℃时及全浓度范围内的溶解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