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间冷冰箱三维气固耦合传热与流动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间冷式电冰箱通过空气流量分配来调节冷却空间的储藏温度,与直冷式电冰箱相比,其冷却空间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特性更引人关注.文中以某种间冷式电冰箱为对象,对其进行适当的几何简化,建立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并采用属性标志辨别法来通用化地处理该类问题.以PHOENICS软件为数值计算平台,计算结果与相应的特征点实验相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从数值计算结果中分析发现,对于间冷式电冰箱,浮升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该方法可为间冷式电冰箱风道阻力特性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间冷式电冰箱的制冷量通过空气强迫对流流动进行分配,热力参数是时间和位置的函数,而且参数间相互耦合.由于实际装置的复杂性,需要对间冷式冰箱装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方可建立既能描述动态过程,又具有仿真计算可行性的模型.将间冷式电冰箱分解为主动系统与被动系统,在对两系统进行详细的关联性分析后,建立了间冷式电冰箱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仿真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间冷式电冰箱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间冷式电冰箱的制冷量通过空气强迫对流流动进行分配,热力参数是时间和位置的函数,而且参数间相互耦合.由于实际装置的复杂性,需要对间冷式冰箱装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方可建立既能描述动态过程,又具有仿真计算可行性的模型.将间冷式电冰箱分解为主动系统与被动系统,在对两系统进行详细的关联性分析后,建立了间冷式电冰箱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仿真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间冷式电冰箱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一台BCD-190W间冷式冰箱为研究对象,制作了间冷式冰箱透明模型,搭建了冰箱模型中空气流场测量的实验系统.采用数字化粒子图像速度场(DPIV)技术测量了间冷式冰箱模型冷藏室内特征平面区域内的平均速度分布.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冷藏室顶层间室内送风口流速最大,底层间室送风口流速略小,而中间两层间室送风口流速低于0.1 m/s,不能满足设计功能要求;各间室内对称的2个送风口流速差别明显,必将导致冰箱间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实验结果验证了DPIV技术用于测量间冷式冰箱内流场的可行性,揭示了冰箱送风口流速和流量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指明了各间室流量分配的关键在于风道的阻力和流量设计,可为改进冰箱结构和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间冷式电冰箱箱体结构中存在流动换热的结构,这一特点决定了该类电冰箱箱体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有别于直冷式,通过结构分析,提出简化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并采用z传递系数求解空气循环冷却系统的动态换热。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针对性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间冷式电冰箱的系统动态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岩冰箱部件厂试制成功高档无霜电冰箱的主要部件——BCD-CC型间冷式蒸发器。最近,该产品在杭州通过了省级鉴定。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口的需要,无霜、多门、多温电冰箱已成为我国冰箱发展方向。但是,无霜电冰箱的主要部件“间冷式蒸发器”却一直依靠国外进口,每年需化费国家大量外汇,很不适应我国冰箱行业的发展需要。黄岩冰箱部件厂参考国外样机,采用国产铝片、铝管,试制成功的“BCD-CC型间  相似文献   

7.
CFD分析和模拟技术在某轻卡风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空调除霜性能对汽车驾驶和交通安全非常重要,文章用CFD方法对某轻卡驾驶室除霜风道除霜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其进行了风道出口的流量分配、出口段的速度场与压力场求解,得出了除霜风道各出风口的风量分配。根据CFD分析结果,对除霜风道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除霜系统。  相似文献   

8.
王馨甜 《科技信息》2011,(10):I0104-I0105
为了解决动车组牵引电机的通风散热问题,本文先后建立并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案的牵引电机风道结构的模型。采用CFD方法对风道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了风道内空气流动情况,解决了不同支风道风量分配的均匀性问题,并使风道阻力特性得到改善,为动车组牵引电机散热风道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空气-水试验台上,对分配集箱入口装设加速管和不装设加速管的水平U型和Z型集箱系统的两相流流量的分配特性进行了可视性研究.研究发现,水平并联管系统中的两相流流量分配与分配集箱内的流动状况有关;在分配集箱入口装设加速管后,两相流量分配特性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模型与试验相结合的电冰箱制冷量动态特性辨识方法,通过将常规实验结果代入电冰箱动态负荷模型的逆模型获得电冰箱制冷量的动态特性,对一实例的辨识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可为蒸发器的改进设计和相关部件的性能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提出通过降低计算机机箱内整体冷却空气温度达到热管理.类似日常生活用的普通空调,提出一种整体式中尺度空调系统来调节计算机内温度,并在实验原型上做了大量概念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机箱内环境空气温度可以从54.7℃降低到32.7℃.说明此种方法可以在不改变计算机任何部件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冷却效果,为热管理设计的这一特定中尺度空调机非常经济且易操作,在计算机产业上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同空调系统的末端一样,此整体式空调机可同时拥有多个蒸发器以带走多个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蒸发器还可以直接扣在中央处理器(CPU)和显卡等芯片的表面以冷却芯片.本文提出的主动冷却系统在调节局部热环境时可灵活调整.例如如果空气冷却系统中有两个蒸发器时,就可用一个冷却机箱内环境温度,另一个直接扣在CPU上.本文提供的概念有望为个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大型计算机提供一种高效的冷却方法,也可应用在其他产热率较高的很多场合.  相似文献   

12.
应用基于概率分布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涡轮叶片冷却效果试验的试验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细处理,以便通过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得到更加准确的试验数据结论。绘制了上述间接测量值单个状态水平下的正态概率图、箱型图及概率密度分布图加高斯拟合曲线,对各测量数据值对正态分布的符合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了离群值及置信区间。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了影响数据概率分布好坏与否的关键因素,对该类试验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补充完善了相关试验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对分叉巷道中水气两相流动进行三维数值研究,是为了了解两相流动的特性,以达到对预防和抑制自然灾害的目的。采用VOF(Volume Of Fluid)和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的方法,获得了分叉巷道中气液两相体积分数、压力等云图。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模拟分叉巷道内空气——水两相流动是可行的。涌水在分叉巷道中流动,由于分叉口截面突扩,主巷水位略下降,但在下游出口恢复至与入口水位基本相同。叉巷内水量较少,左侧有水流和破碎液滴,但右侧基本没有。在分叉口O1点附近,压力较低。O2点附近,压力较高。  相似文献   

14.
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中,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是一个重要设备。二次空气通过直接蒸发冷却后降低了温度,然后通过热交换器去冷却一次空气。当二次空气的入口温度低于一次空气的露点温度时,一次空气的冷却有可能是一去湿过程。通常制造厂仅提供干冷却时的换热效率,这使得难以计算去湿冷却工况。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方法,利用此法,即使只有干冷却效率也能计算在去湿冷却条件下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参数。此法限用于逆流情况下的板式热交换器。文中还提供了计算实例以作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5.
间冷抽屉式冰箱箱内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间冷抽屉式冰箱内部的稳态空气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借助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分别对原型抽屉式间冷冰箱和改进后的抽屉式间冷冰箱内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冰箱横杠的绝热材料及其布置、防露管的设置以及进风口的大小和方向等对冰箱内补空气流场与温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抽屉式间冷冰箱内空气具有更加均匀的温度场与流场,对于减少冰箱的能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洋  赵宇  张志强  蒲实  张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9):12718-12726
为了研究通风风管在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中对瓦斯扩散的影响,通过CFD数值仿真,建立瓦斯在隧道内的运移模型,详细探究了不同风管直径、风管口距工作面的距离、风管悬挂位置以及风管贴壁间隙四个风管布设参数对隧道风流场及瓦斯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管直径对于工作面上瓦斯体积分数场具有显著的影响,风管直径减小会导致隧道空间瓦斯体积分数增加,且瓦斯体积分数增加的程度远大于风管直径减小的程度。风管布置在拱肩处更有利于瓦斯的排出和保障隧道安全施工。随着风管出风口距离工作面距离的不断减小,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低,并且隧道内部空间瓦斯分布越均匀,越不易发生瓦斯的局部积聚现象。风管顶端离隧道拱顶的距离越远,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高,断面瓦斯分布均匀性也越差。在单因素试验情况下,可以看出风管的最佳组合方式为风管直径为1.8m,风管位置为拱肩,风管出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为5m,贴壁程度为0.5m。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复合增程弹的气动力干扰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这种复合增程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位于弹丸肩部,通过几个均匀分布于弹体园柱部起始处的喷咀侧后向喷气产生推力,从而达到增程的目的.实验是在超声速风洞中进行的,实验Ma数为2.5,攻角α=0°~6°,喷咀倾角θ=30°,喷流压力比ε=Poj/P∞=101.222,喷流介质为冷空气.实验结果表明,喷流后弹丸阻力系数下降,升力系数上升,压心后移.并对引起气动力变化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平旋流泄洪洞的综合水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水平旋流泄洪洞的基本流态、基本水力特性、流速分布与压强分布特性。水平旋流泄洪洞的流态可分为自由流、吸吮流和淹没流三种基本流态,各种水力特性的变化均与流态有关,也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水平旋流洞切向流速沿径向的分布可以看成组合涡分布,轴向流速为最大值靠近壁面一侧的二次曲线分布。流速和壁面压强分布随上下游水位的变化趋势在各种流态下是相同的,但在具体规律上因流态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