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教融合 协同育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教育“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华中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育人为本、紫尚学术”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科学管理研究》2016,(1):33-36
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研究型大学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体现。但在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遭遇的困境,成为阻碍研究型大学顺利助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因素,需要遵循培养精英人才、创新知识、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竞争力的宗旨,真正体现大学办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大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思考: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加强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与融合;打破研究型大学内部的学科壁垒,大力推进学科交叉研究;突出质量和贡献导向,完善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
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加强科教融合,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应衔接高中课程改革,渗透创新思想方法,探索大学课程跨学科协同教学。在课外创新活动方面,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支持大学生主持创新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研究是大科学时代解决复杂科研问题的主导力量,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现实问题。美国研究型大学在长期的跨学科研究实践中探索出了包括人员聘任与培养、组织建设和运行、组织内外协同管理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和创新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创新团队是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只有拥有了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造就高水平的人才。2011年,河海大学制定了“十二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水利特色、世界一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推进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王立金 《科技咨询导报》2013,(8):199-199,201
建设研究型大学背景下,根据本科教学注重教育国际化与通识化,注重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导向,注重研究性的课程体系及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管理特点,从教学管理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机制、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本科教学管理创新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重点是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科研。本文以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为指导,深入分析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一种基于"KAP 2+1+1"的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科教融合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快科研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虽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所重视,但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仍关注不够,需要探索更加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井冈山大学依托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平台,通过构建基于“挑战杯”的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适合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原方 《华东科技》2022,(8):145-148
在新时代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教融合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主体教育理念,成为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今,疫情导致全球竞争越发激烈,给不同产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而让行业和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应用型大学应当将科教融合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到高校教育中,积极实现校企合作教育,推动教师与研究相结合,不断激励学生参加多元化创新产业科研活动,更好地培养出应用型优秀人才,为优化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帮助,持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知识创新和传播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研究型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利用科技资源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使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不容忽视的是,研究型大学的科技管理体制还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科教融合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将科研与教学统一结合,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3个层面定义科教融合的内容;结合职称级别、学历等级、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整理、统计调查结果;分析我校教师对"科教融合"理念认同与实践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得出我校教师认同"科教融合"理念,能够达到基本实践程度。同时,为促进高校教师走科研育人之路,创新高校教师教学理念文化,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机制,能够引领更多的高校教师将"科教融合"的理念认同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教学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在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型院校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科教、服务区域”模式,对模式的内涵、基本特征、理论基础进行了理论阐述,同时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型大学、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内涵与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 ,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高等院校的一种重要类型已为各国所承认。研究型大学是以研究工作为重点、具有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大学。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世界一流大学必定从研究型大学中产生。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经验 ,对加速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研究型大学发展简况19世纪初 ,德国最早在大学内设立研究机构 ,把研究工作引入学校 ,使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科教融合作为协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方法。“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既注重理论又强调实践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实验教学在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机遇与挑战,以科教融合理念为引领,分析融入“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具体实践路径和应对举措,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研相长。  相似文献   

16.
美国等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发展概况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20世纪以来 ,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作为高等院校的一种重要类型已为各国所承认。研究型大学是以研究工作为重点、具有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大学。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世界一流大学必定从研究型大学中产生。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经验 ,对加速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外研究型大学发展简况19世纪初 ,德国最早在大学内设立研究机构 ,把研究工作引入学校 ,使教学与研究相结合。19世纪…  相似文献   

17.
黎军  石恒慧  毕清波 《科技信息》2011,(18):I0018-I0018,I0020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是研究型大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需要,是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高校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重大举措。追求研究型大学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突破和创新要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路径,创新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型"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师生互动以及转变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观念。"研究型"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是坚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和教师互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通过英语专题调研、专题讲授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见微知著,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中首先对应用型大学协同创新本质、特点和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在分析地方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困境以及现有协同创新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以辽东学院为例,构建了内部整合、外部联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列举了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提高新生本地方应用型大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提高应用型大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同类院校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社会的重要知识宝库。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对高校教学科研及其总体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内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现代大学图书馆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