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对"匕"字的解释包含两层意思,"相与比叙"和"用以取饭的器具"。从古文字字形考察,是原本来源不同的两个字混同为一个字。在《说文》系统中,"匕"部字和其他含有"匕"部件字构意大体不出《说文》的解释,结合古文字和相关文献,可以进一步理顺相关字的释义。 相似文献
2.
陈经卫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59-61
先秦汉语"所"字结构具有类型多样化、功能复杂化等诸多特点。本文通过考察《吕氏春秋》的"所"字结构用例,认为该结构中"所"字应为指示代词,并有"所+动"、"所+形"、"所+名"、"所+介+动"等多种结构类型,且相应地能充当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及状语等成分。 相似文献
3.
杨帆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4):88-92
"是"字是《逆臣录》中的高频用词,至明代"是"字用法已高度成熟,但是受法律文书这种文体的影响,《逆臣录》中的"是"字既在继承的基础上体现新发展,又呈现出与同时代文献中"是"字用法的不同面貌,就此,本文对《逆臣录》中"是"字用法作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4.
5.
何文静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8,(5):107-110
《圣经》汉译有着悠久的历史。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巨大文化障碍。本文结合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对《圣经》汉译历史过程中“附会”和“格义”这两种文化障碍跨越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聂富博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9):61-64
据统计,《说文解字》中多形字共64个。学术界对多形字的认识看法不一,有人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有人则反对。我们认为多形字是不存在的,《说文》对多形字的分析存在错误,许慎将本是象形、会意、形声字(一形一声)的字错析成了多形字,这是由《说文解字》成书的时代局限性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在徂徕山与牟汶河之间有几个带“望”字的村庄,对于这些“望”字村名的由来坊间流传有许多说法。通过对《石氏墓表》及各个时期的地方志中出现的地名分析可知,泰山地域“望”字地名最初是由以“商王”村为核心的带“王”字的地名演变而来的。在这些“望”字地名出现后又进一步产生了分化变迁,并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单晓琳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53-56
《说文解字》“示”部字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而它们都源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通过分析《说文解字》“示”部字的语义,来挖掘上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现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说文解字》增字足义的释义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其类别、特点等,发现增字训释的价值与规律,由此可以更全面理解此种释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通"字用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中大量使用“通”词条,这其中的“通”反映了我国文字发展及其使用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即“同音借用”现象与“同源通用”现象,前者所指的意义叫“用字通假义”,后者所指的意义叫“同源通用义”。两种现象有同有异,有本质区别;两种意义亦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文章归纳了《史记》中双宾动词进入“于”字结构和“以”字结构的规律、原因以及“于”、“以”在句式中的作用。“于”、“以”的使用既和动词有关,也和句子强调的重点有关,同时“于”字还可以用来区分直接宾语和问接宾语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从《水浒传》的“吃”字翻译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誉为“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第一人”的赛珍珠的英译本《水浒传》向西方宣传了中国文化,这已被中国和世界所肯定,她本人也被视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本文从译者对“吃”字翻译的角度探讨她对原作语意、语境及典故的把握程度,尽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她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一名翻译者的态度和精神都是值得读者和译者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14.
后人一般把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当作一部字典来认读,不过,这部书里面融入了较多的天文地理人事知识,并涉及到人的精神层面,反映出中国古人对当时天地人的理解,这种精神层面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其"示"部字里,从字义本身和字序两方面来看,"示"部字有着浓厚的宗教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张实龙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16(1):4-7
《系辞》第一次对《周易》作了系统的哲学阐释,它围绕着“易”与“《易》”的话题,从人的生命体验出发,不仅提出了生命本体与生命现象之间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命题,还揭示了人类文化创造由“象(言)”到“意”、再由“意”到“象(言)”的认识论规律。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为了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京都议定书》诞生,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形成,10年来有关各方都做了种种努力控制气候变化,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9.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54-57
已有完整左右结构之"■"字,已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左边偏旁是教育之"教"的初文(本字),右边部首是"攴"(攵)。至秦汉隶定为"教"(左上为"义")的同时亦与讹变体"教"(左上为"土")并存。"教"字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直至上世纪前期的古今辞书中,"教"为正体,"教"为异体(甚至不收)。现代规范汉字作"教",当代学者析其为"孝""文",并依次作如是的形义解读,皆误。源于"教"字为民间俗文字法忽悠所致。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式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想的贫乏,一种对本身性命之道的渴求。小说揭示了“饥饿”与“魔难”的因果关系,并把“饥饿”与“修心”联系在一起,其所蕴含的意义言之不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