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通过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与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的对比研究,得出决定喀斯特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首要自然因素为土壤条件,其次是热量条件,再次是水分条件,最后是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2.
熊康宁  苏维词 《贵州科学》2000,18(1):149-155
喀斯特环境由于生态结构--功能的差异,生物生长速率、进而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力不同。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通过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仍为较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与主河流域(代表典型斯特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区水稻和玉米的光温潜力分别较光和下降了9.67%和11.75%(茂兰)、20.89%和16.84%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环境由于生态结构——功能的差异 ,生物生长速率、进而耕地自然生产潜力和土地承载力不同。采用气候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模型 ,通过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 (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仍为较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 )与波玉河流域 (代表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系统 )的对比研究 ,发现两区水稻和玉米的光温潜力分别较光合潜力下降了 9.6 7%和 11.75% (茂兰 )、2 0 .89%和 16 .84 % (波玉河 ) ,而光温水潜力分别比光温潜力下降了 4 .4 2 %和 6 .76 % (茂兰 )、5.0 4 %和 5.2 6 % (波玉河 ) ;茂兰保护区 4 6个土种的粮食现实生产力为 4 515× 10 3 kg,70 6 5kg/hm2 ,仅比光温潜水力下降了 2 0 .97% ,波玉河流域 6 1个土种的现实生产力为 32 6 4 0× 10 3 kg,5490 kg/km2 ,比光温水潜力下降了 30 .55% ;扣除国家定购粮 ,茂兰保护区人均净占4 83kg,而波玉河流域人均净占 2 88kg。按国家小康标准和温饱标准 ,前者耕地的人口承载量分别是 10 32 8人和1180 3人 ,人口土地承载有余 ,后者人口承载量分别是 74 6 6 5人和 85331人 ,人口土地严重超载 ;为此 ,我们提出贵州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良好区 ,如茂兰保护区有必要建立为多功能的国家公园 ,而那些典型喀斯特生态环境恶  相似文献   

4.
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秉喀斯特是我国第二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之一,当前对其地貌演化尚缺乏系统性研究。通过多次野外勘测与取样化验研究,并运用GIS软件综合分析各要素与地貌发育之间的关系,得出研究区内主要造貌岩石为寒武系纯白云岩;研究区内地貌从分水岭到河谷呈现由峰林谷地→峰丛谷地→峰丛浅洼到峰丛峡谷的有序回春式逆向演化中;河谷裂点带之上的高原面中,地面以常态面状侵蚀作用为主,发育峰林谷地与峰丛谷地,在干流与水量较大的支流,水流下切迅速,形成峰丛峡谷,靠近河谷的中间过渡地带,发育了峰丛浅洼;研究区内未形成以深、长、大洞为主的洞穴发育区,更未发育网状地下河系统。因此,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代表了典型的白云岩喀斯特青年期地貌演化的特征,是研究白云岩喀斯特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5.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并通过准确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确定提升方案,测算了重庆市綦江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状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648.02~1 659.33,整治后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761.81~1 783.04,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0.79个利用等;2)得到的现状耕地利用等指数与折算为基准作物的实际产量的相关性(R2=0.895 0)大于农用地分等成果(R2=0.797 4);3)高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丘陵地带,整治重点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低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陡坡中山地带和有石灰岩分布的喀斯特丘陵区,整治重点为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提供的潜力测算方法适应了差别化土地整治需求,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潜力实现的可行性,可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提供参考.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因子有所差异,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应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施秉喀斯特森林具有独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其与地貌、气候、水文等的完美结合展示了亚热带白云岩峰丛峡谷喀斯特森林生态的美学画卷,是得天独厚的美学资源。具有植被宏观分布美、植被外貌美、生物外部形态美、群落垂直结构美、植物适应景观美和森林动态美等美学特征。该区森林生态美学资源在满足人们生态美感受,激发艺术灵感与创作,提供生态资源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加快建设和谐社会行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地区为例,探讨了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条件下,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并存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在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地质量、水资源、投入水平、灾害与收获损失、水土保持等多种限制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具体作物分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扣除灾害及收获损失后的光温水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共四个层次进行潜力计算。进而在潜力总产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消费现状,制定切合区域实际的消费指标,估算未来土地的承载力。最后就挖掘生产潜力和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州以峰丛洼地 /峰丛峡谷为主要地貌类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喀斯特发育典型、生态脆弱、环境封闭、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麻山、瑶山、花江等地大量调查的基础上 ,以这一特定地区人地关系的分析为主线 ,探讨了该区人地关系的现状和危机产生的自然与社会原因。并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人地关系的调控和脱贫思路  相似文献   

9.
进行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评价,对区域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喀斯特地区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现状为切入点,借助耕地生态足迹模型和GIS软件,在修正耕地产量因子基础上,对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铜仁市2017年耕地生态供需现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铜仁市耕地资源生态承载力供给状态良好; 2)各区县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I与耕地面积、农业产值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3)各区县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I与地区人口数量及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期为铜仁市生态安全预警、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物生产潜力指数是耕地分等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参数,《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中给出了全国各县级行政区指定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并规定光温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水田和灌溉条件充分满足的水浇地,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对于灌溉条件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水浇地,可以按灌溉保证率对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和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进行内插获得作物生产潜力指数,或在农用地质量分等因素中,合理确定灌溉保证率的权重,在农用地分等实际工作中普遍采用了后一种测算方法。本文为了验证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性,以河北省为例,基于灌溉保证率与粮食产量调查数据,以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为单位测算生产潜力折算系数,并采用折算后的生产潜力重新评价全省耕地等别,与原等别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等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算的耕地等别与原等别评价结果总体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采用逐级订正法,分别对西乡县平坝、丘陵、山区及全县平均状况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并依据历史产量资料。按照潜力利用率的增长趋势,对未来粮食产量作了长期预测,按照切合实际的消费水平,计算出未来各年的人口承载。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土地资源现实生产力和潜力两个方面对福州市可承载人口进行估算,发现福州市目前仍有部分承载空间,但通过回归模型进行人口预测发现其前景并不乐观.就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面积与城市化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异于传统观点的新看法, 即: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研究发现福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巨大,为提高其承载能力、缓解人地矛盾,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采用逐级订正法,分别对临汾市西、中、东部三区及全市平均状况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历史产量资料,按照潜力利用率的增长趋势,对未来粮食产量作了中长期预测,按照切合实际的消费指标,计算出未来各年的人口承载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人口容量是近年来地理学和人口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把人口容量支持系统局限于关闭区域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耕地等,忽视与外界的物能交换,而这种交换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区域人口容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人多地少、物能交换频繁的沪苏锡常城市连绵区为例,考察了开放条件下区际补给对耕地资源人口容量的影响,并就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以有助于人口容量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和GIS支持,利用潜力递减法分析了陕西黄土高原台塬区农用地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变化特征,采用气候理论潜力为目标进行作物生态潜力预测。结果表明:陕西黄土高原台塬区农用地作物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光合生产潜力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光温生产潜力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候生产潜力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土壤生产潜力则南部高于北部;1985—2010年,研究区内作物生产潜力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及土壤生产潜力损失量分别为16 670.19、8 579.06、3 185.58、1 147.98 t,各占其对应级别潜力总量的2.37%、2.33%、2.33%、1.92%;建设用地的扩张对研究时段内区域作物生产潜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因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的生产潜力损失约占农用地生态潜力损失量的50%;黄土台塬区的农用地的气候理论水平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6.
石灰岩构成的石山区又称喀斯特地区,在广西分布的面积很广。全区裸露石山面积达47260.81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9.97%.石山区群峰林立,岩石裸露,石多土少,土地干旱缺水,生态环境不良,生产条件恶劣、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根据石山区当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和土壤等条件选择适生树种,进行造林绿化,改善石山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Arc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以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为研究区域,研究镇域耕地整治潜力的测算和分级,即在测算耕地整治数量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将反映耕地整治质量潜力的产能潜力换算成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得到综合了耕地整治质量潜力与数量潜力的新增耕地面积与新增耕地系数,实现了耕地整治潜力在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并利用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双指标法对青羊镇进行了耕地整治潜力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18.
探讨湘西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耕地减少的根本原因,根据土地变更统计资料,对湘西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维持耕地数量与质量是保护耕地资源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土地资源类型的多样性、气候类型的过渡性、农业生产的多宜性和构位条件的优越性等特点,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两方面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克服土地限制因素、开垦荒地、改造低产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和耕地,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