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对四肢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四肢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良性肿瘤22例,根据MRI表现只用2例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余20例诊断为良性肿瘤,并做出了正确的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8例,均诊断为恶性肿瘤,但只有2例做出了正确的组织学诊断.结论 MRI对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准确性高,对大多数良性肿瘤能做出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口底及舌的恶性肿瘤CT及MRI表现,评价影像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口底及舌恶性肿瘤,并将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表明:CT扫描16例,发现病变14例,遗漏2例;MRI扫描19例,均能显示病变.CT、MRI对口底及舌的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在显示周围软组织扩散和淋巴结转移方面,MRI优于CT,CT则能较好显示骨质受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腮腺肿瘤的SCT表现,探讨SCI"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腮腺肿瘤的SCT表现。结果4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33例,恶性肿瘤16例,SCT对腮腺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100%,SCT能清晰显示腮腺肿瘤的位置、边缘、密度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和颈部淋巴结情况。结论S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肿块的彩超结果进行分析诊断。结果9例为恶性肿瘤,36例为良性肿瘤,其中2例误诊为恶性。结论彩超通过观察乳腺肿瘤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彩色血流频谱对于其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颅底肿瘤的CT和MRI表现,总结CT和MRI对颅底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一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底肿瘤105例,全部病例行CT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本组105例中,颅底区肿瘤36例,其中脊索瘤10例,转移瘤11例,三叉神经瘤5例,骨软骨瘤5例,骨软骨肉瘤2例,淋巴瘤2例,骨巨细胞瘤1例;颅底上区肿瘤46例,其中脑膜瘤23例,垂体瘤18例,胆脂瘤5例;颅底下区肿瘤23例,其中鼻咽癌16例,蝶窦癌4例,筛窦癌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瘤1例.CT和MRI表现各异,可清楚显示颅底肿瘤的大小、部位、范围、内部结构及向周围的浸润程度,对颅底肿瘤能作出正确诊断.结论:CT和MRI对颅底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量子共振检测仪诊断肿瘤13O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通过头发测定了80例恶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50例无肿瘤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发锌和病毒感染的代码量价.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P<0.001),而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P<0.001).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过低、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含量过高,这些将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也是诱发良性肿瘤的因素.通过对受试者上述指标的检查,将为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65例胸骨肿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骨肿瘤的好发类型、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65例胸骨肿瘤的临床资料及CT、MR表现.结果:65例中转移瘤49例;原发恶性肿瘤16例.胸骨肿瘤影像学表现为局部骨质破坏64例(溶骨性48例、成骨性12例及混合性4例)、骨性突起1例、软组织肿块30例.结论:胸骨的肿瘤以恶性肿瘤多见,又以转移瘤最常见,其次为原发性肿瘤.电子计算机横断层扫描(CT)、磁共振影像(MR)结合临床表现对胸骨肿瘤有很高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量子共振检测仪诊断肿瘤1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通过头发测定了80例恶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50例无肿瘤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发锌和病毒感染的代码量价。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P<0.001),而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P<0.001);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过低、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含量过高,这些将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也是诱发良性肿瘤的因素。通过对受试者上述指标的检查,将为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和CT对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持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例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MRI或和CT征象,其中MRI检查8例,CT检查3例,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7例神经鞘瘤均表现为边缘光滑的肿块,T2加权上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多数信号不均,但号强度和分布取决于antoniA区和antoniB区的比例,2例神经纤维瘤表现为弥漫性皮下软组织肿块,CT密度均匀1全恶性神经鞘瘤呈分叶状,密度明显不均。10例中与重要血管神经束相邻肿瘤6例,其中5例行MRI检查的良性神经鞘瘤均清楚显示相邻血管神经束,1例行CT检查的腹股沟恶性神经鞘瘤其血管神经束受累,显示不清。结论:MRI或CT对判断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来源及其定位有重要价值,术前MRI或CT检查可减少术中对重要神经或血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黄权钰  刘天祥 《甘肃科技》2022,(12):109-111+119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58例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资料。良性肿瘤54例,恶性肿瘤4例。本组良性肿瘤5例行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32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7例行开放脾切除术。3例恶性肿瘤行开放脾切除术,1例恶性淋巴瘤行根治性脾切除联合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给予化学治疗。良性肿瘤均无复发,1例血管平滑肌肉瘤术后随访2年健在,1例纤维肉瘤术后随访3年后失访。2例恶性淋巴瘤随访1例存活2年死亡,1例随访1年存活。影像学是主要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脾脏肿瘤的有效治疗措施,脾良性肿瘤可选择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或开腹手术,局限性良性肿瘤可选择部分切除,保留脾脏功能,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脾切为主,并辅以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对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笔者收集了20例椎体良性骨折和20例椎体恶性骨折,详细对比分析了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并总结了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影像学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07月至2015 年7月间的 102例孤立性肺结节(SPN)病例,搜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在102例病例中,70例确诊为肺癌,32例为良性病变,男 46例,女56例,平均年龄(58.0±11.5)岁,结节标准化摄取值(3.70±3.54)(SUVmax值),均经病理学诊断或者随访3年以上;18F-FDG PET/CT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精确度分别为88.1%、85.7%、87.4%,SPN为肺癌结节中,年龄≥55较年龄<55 的明显多,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良恶性结节中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N有无分叶、毛刺、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在良恶性结节诊断中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DG糖代谢比值(T/NT)良恶性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102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及影像学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研究分析,表明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对良恶性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18F-FDG PET/CT可为无法获得病理结果患者提供理想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浅表性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微血管密度.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浅表性骨肉瘤患者,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CD105及CD105-MVD的表达情况,并与13例良性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患者膝关节会出现屈曲活动受限,可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肿胀、压痛、缓慢性增大肿块、皮温增高等症状.肿瘤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骨皮质侵蚀情况均可在影像学上清晰显示.在浅表性骨肉瘤中CD105阳性表达率和CD105-MVD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浅表性骨肉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学等多方面综合诊断,浅表性骨肉瘤中CD105-MVD明显升高,CD105-MVD很可能参与肿瘤性血管的生成,从而影响浅表性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MRI特征,提高对骨肉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胫骨上端11例,股骨下端10例,肱骨2例,跟骨1例,所有患者在常规MRI检查序列中均显示为T1及T2低信号且在T2低信号中出现不规则高信号,边缘及软组织显示较清晰,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中,所有病变均表现为不规则高信号改变,显示的病变范围及周边侵蚀更明显。结论骨肉瘤在MRI/SnR检查中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有助于骨肉瘤的诊断,尤其对于早期骨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大量腹水伴胸腔积液患者病因与临床特点 ,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 87例中、大量腹水伴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及预后 .应用卡方分析病因及预后的差异 .结果 诊断明确组 (72例 )可分为恶性疾病、良性疾病 2大类病因 .前者分卵巢肿瘤、其它恶性肿瘤 .后者分肝硬化、肝炎、肾脏疾病、心脏疾病、风湿性疾病 .恶性肿瘤占 35 / 72 .肝硬化占 2 6 / 72 .结核诊断明确的仅 1例 .未确诊率为 17.2 % .本组住院期死亡率 35 .6 % ,死亡率与病因、有无心衰、是否确诊有关 .结论 中、大量腹水伴胸腔积液的病因以恶性肿瘤、肝硬化居多 ,女性患者应与卵巢肿瘤鉴别 ,死亡率高 .  相似文献   

16.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征象,其良恶性质的临别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本试验对36例恶性胸腔,3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分别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常规离心涂片法检测脱落肿瘤细胞,并对其中22例恶性胸液患者行胸膜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肠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瘤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21例小肠间质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十二指肠6例,空肠8例,回肠7例;良性2例,低度恶性5例,恶性14例;CT表现为肠壁单发偏心性肿块,腔外16例、腔内5例,大小3~15cm;2例良性和3例低度恶性呈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小于4cm;19例恶性GIST中,不均匀16例,有多灶性坏死、碘水进入显示液平2例,合并腹腔脓肿1例,边缘边界不清15例,分叶13例,15例大于4cm,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肝转移1例;增强后良性均匀较明显强化、恶性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结论CT对小肠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其定位、定性的准确率高,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犬皮肤毛囊肿瘤是兽医临床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可能也是送往诊断实验室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标 本,经常被送检要求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 单纯靠临床特征进行诊断具有局限性,本文旨在对此类肿物进行系统 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以期和临床大体特征结合,进行更准确更高效的诊断。 方法 对 2018—2019 年不同单位送检 的犬皮肤毛囊的肿瘤(共 39 例)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析,并对犬的品种、年龄、性别、肿瘤类别和性质等方面进行分 析,旨在探讨犬皮肤毛囊的肿瘤发生的规律和病理学特点。 结果 皮肤毛囊的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为毛母细胞 瘤,占比 73% ,在犬中最常见的类型为缎带型。 从发生的肿瘤性质来看,良性肿瘤发生率很高,占比 97% 。 从发病 年龄来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升高的趋势,即老年犬多发。 从发病性别来看,肿瘤的发生没有表现出明显 的性别偏好性。 结论 为今后犬皮肤毛囊的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