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水性温敏聚氨酯是目前高分子智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单向导湿纺织品领域中,但目前仍存在亟待发展空间,即随着水性温敏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愈加广泛,现代社会对其有更多的要求,如环保化和多功能化等.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综合介绍了水性温敏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用于单向导湿领域的改性研究进展,展望了水性温敏聚氨酯在单向导湿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华东科技》2007,(5):134-135
在产品种类及使用范围居全球所有合成材料之首的聚氨酯材料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其中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类,其特点是结构为线型大分子,在高温下具有流动性,可以加工成型,而当冷却时,则具有高模量、高强度、高伸长、高弹性以及优良的耐磨、耐油、耐低温、耐老化的性能.近年来TPU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迅速推广应用,仅2005年在中国内地的消费量已突破10万吨.  相似文献   

3.
以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经过扩链反应制备了自乳化水性聚氨酯聚合物。通过水兮散工艺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测定了合成过程中异氰酸酯基(-NCO)的含量,使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水性聚氨酯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研究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性能变化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室温固化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工艺,探讨了多元醇低聚物、分子量、异氰酸根含量和扩链系数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聚酯多元醇CMA-24和TDI100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异氰酸根(NCO)含量为3.6%,扩链系数为0.97时,可以得到拉伸强度为38MPa,断裂伸长率为480%的聚氨酯弹性体.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固化剂的合成与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T-IR分析技术对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TDI-TMP)固化剂合成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聚氨酯预聚物进行表征,发现在通常的工业合成条件下得到的聚氨酯预聚物有未反应的OH存在,而在高温合成条件下OH完全反应.结果表明TMP的实际官能度与反应条件有关.从反应机理的角度,分析并发现空间位阻和反应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较低温度下羟基反应不完全和国产合成固化剂储存时间短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合成聚氨酯预聚物的工艺,采用该工艺所合成的聚氨酯预聚物分子结构较理想,且合成体系中残留的TDI可用薄膜蒸发器进行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胺基聚氨酯/纳米银材料并研究胺基聚氨酯和纳米银的作用机理,制备了硬段侧链含胺基的聚氨酯,用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在液相中原位合成胺基聚氨酯,纳米银复合物.UV-VIS表明,胺基聚氨酯,纳米银中纳米银的含量高、粒径小并且粒径分布范围小.IR表明聚氨酯硬段的胺基和纳米银有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下,选用聚醚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等材料,合成了一系列高硬度聚氨酯弹性体。讨论了不同异氰酸酯结构、不同聚醚多元醇体系、不同合成方法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施工现场采用一步法工艺可获得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水的聚氨酯材料。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分类情况、生产原料、合成与加工方法及其独特性能。  相似文献   

9.
李思扬 《科技信息》2012,(6):122-122
本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方法,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包括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和复合改性,并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氢呋喃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了端异氰酸酯预聚物,以Incozol 4为潜固化剂制备了不同异氰酸酯基含量的单组分聚氨酯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热重和机械强度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异氰酸酯基含量对单组分聚氨酯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异氰酸酯基含量的升高,单组分聚氨酯材料的阻尼因子峰值不断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向高温方向偏移);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下降且温度范围变宽;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均升高,而吸水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抗菌药物-盐酸环丙沙星(CIPRO)代替传统的聚氨酯扩链剂,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己内酯(PCL)为原料,通过典型的两步聚氨酯缩合反应,成功地将药物耦合到聚氨酯的骨架结构上,合成了环丙沙星-聚氨酯高分子前药物。研究了不同加料顺序对药物含量和平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高分子前药物具有较高的药物含量、平均分子量和较窄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各种合成方式,分析了其各种合成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几种最常用的改性方法,介绍了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改性、纳米材料改性等不同改性技术的特点和制备方法并对改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合成聚氨酯的基础上,以二溴新戊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扩链合成具有阻燃、热防护性能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DSC、TG及扫描电镜等表征水性聚氨酯,并通过涂层整理与浸轧整理的性质测试以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最后确定以聚丙二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预聚温度80℃,选择80℃为扩连温度,R值选择1.2,DMPA含量5%左右,TMP反应温度为70℃,中和度120%合成水性聚氨酯热防护整理剂.该条件下合成产物阻燃和热防护性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端羟基染料合成了有色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利用这种有色聚氨酯作为高分子染料对聚氨酯树脂进行着色,研究了有色聚氨酯及其着色后聚氨酯的色牢度、耐溶剂性能、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有色聚氨酯及其着色的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色牢度,干湿摩擦色牢度均达到5级;有色聚氨酯的耐溶剂性能与聚氨酯树脂相同,在水及甲苯中无溶解掉色现象;有色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聚氨酯树脂接近,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染料用于聚氨酯着色。  相似文献   

15.
生物降解性聚氨酯保温隔热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树皮为原料合成了环保型氨酯硬泡保温隔热材料,并讨论了制备过程对聚氨酯材料主要性能的影响,发现溶解于聚醚多元醇的树皮不但使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具有了生物降解性,而且能够改善合成材料的部分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6.
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合成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DI与聚酯二元醇(T1136)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反应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讨论了合成工艺、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氨酸分散体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反应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DMPA溶液加入分步合成法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聚醚N21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为原料,MOCA为扩链剂,分别添加无机填料(石英粉、玻璃粉、煤沥青)和有机填料(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羟基氯醋)合成填充型聚氨酯弹性体,考察了不同填料与不同添加量对聚氨酯弹性体的黏度、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系的热稳定性;添加质量分数5%的环氧树脂所合成的聚氨酯弹性体,其力学性能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丁二酸系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一种新系列丁二酸多元醇聚酯,并用它合成出耐酮类溶剂的聚氨酯弹性体。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结构、多异氰酸酯种类、扩链剂种类及合成工艺对聚氨酯弹性体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聚醚 ,马来酐 ,TDI等为原料 ,水为介质 ,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 ,引发接枝丁烯二酸 ,将亲水基团直接引入聚醚多元醇 ,合成自乳化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从而极大地简化了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工艺 .结果表明 ,产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聚氨酯丙烯酸羟乙酯为光敏树脂,配制一种应用于印刷工业的纸张上光漆.试验研究了改变反应温度、时间及是否加入催化剂等各种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光敏涂料合成的影响.试验得出合成聚氨酯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1.5 h,合成光敏树酯的最佳反应温度为95-100℃,反应时间为3.5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