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菟丝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优选水浴振荡提取方法,以菟丝子总黄酮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菟丝子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固液比1∶14,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  相似文献   

2.
中药菟丝子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英 《山东科学》2003,16(4):14-1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东菟丝子属(Cuscuta L.)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该属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4沟。表明该属花粉粒大小、孔沟数量和外壁雕纹可以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枳壳现代炮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分析枳壳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变化,总结出枳壳现代炮制研究进展。结果麸炒法为枳壳的主流炮制方法,但其炮制研究较为单一片面,各研究报道间差异较大,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变化尚需进一步深入全面的研究。结论以枳壳主要活性成分柠檬烯、柚皮苷、新橙皮苷和辛弗林为指标,建立科学的动物模型,以期找出枳壳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为枳壳麸炒的规范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枳壳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枳壳现代炮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分析枳壳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变化,总结出枳壳现代炮制研究进展。结果麸炒法为枳壳的主流炮制方法,但其炮制研究较为单一片面,各研究报道间差异较大,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变化尚需进一步深入全面的研究。结论以枳壳主要活性成分柠檬烯、柚皮苷、新橙皮苷和辛弗林为指标,建立科学的动物模型,以期找出枳壳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为枳壳麸炒的规范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菟丝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浸提的最佳条件是80ml 70%乙醇在70℃下浸提2h.文章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4.375%.乙醇回流提取法实验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最佳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杜仲现代炮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详细分析杜仲炮制火候、辅料及单一成分与药理作用在炮制前后的变化,全面了解杜仲现代炮制研究进展。结果杜仲炮制以盐炙法为主流方法,但炮制方法及条件尚需进一步深入全面的考察。结论建议综合分析杜仲数种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在炮制前后的变化,考察影响杜仲炮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药乌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乌头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物质,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萜生物碱,治疗量和中毒量比较接近,具有镇痛、抗炎及心血管作用,临床多用于各种疼痛及炎症.从乌头类中药的提取分离、化学成分、毒性及炮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含量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对菟丝子方剂进行研究,对临床用药和开发新方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药典》2020版和《新编国家方剂》第2版中含菟丝子的方剂,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7.0等对含菟丝子的方剂进行分析,包括主治疾病、用药频率、主成分等,并选择高频使用药对和疾病类型,对药物组合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分析得出:使用频次排名前5的药物依次为: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山药;对含菟丝子成分的中药方剂进行相关性分析,共获得19个常用药对。[结论]含菟丝子的方剂以补虚药为主,其与淫羊藿、肉苁蓉配伍主治男性前阴病类,与枸杞子、熟地黄配伍主治肾病类,并对其他病症及剂型进行了研究,使其主治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菟丝子含总黄酮量为评价指标,对菟丝子药材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显示,乙醇质量分数、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意义,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8倍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菟丝子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薇甘菊的防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菟丝子属CuscutaL 为旋花科的寄生草本 ,该属的一些种的种子是中药药材。种子有休眠特性 ,在土中寿命很长 ,温度、湿度和种子在土壤中的深度影响种子的萌发出苗。田野菟丝子C .campestris千粒质量为0 5 6 8g ,种子所贮藏的养分只能维持幼苗短期的自养生长。种子繁殖和断枝繁殖是菟丝子属植物繁殖的重要途径。在暖温带地区 ,菟丝子属植物在冬天下雪后枯死 ,靠成熟种子越冬 ,翌年春天萌发 ,并侵染寄主。广东沿海的田野菟丝子的枝条可安全越冬。菟丝子属植物的寄主广泛。田野菟丝子在广东有分布 ,但未成灾。田野菟丝子在外来恶性杂草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 B K 上易寄生 ,导致薇甘菊死亡 ,这一特性有可能应用于大面积控制薇甘菊危害。实验表明 ,用田野菟丝子断枝直接寄侵野外生长的薇甘菊不易成功 ,而用种植于营养袋的大豆作为田野菟丝子过渡寄主 ,然后用已在大豆上寄生的田野菟丝子作为寄侵源来控制薇甘菊的生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的生物学特性,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是经过10余年选育的,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果实品质优良,风味佳,是广西重点推广的鲜果和加工兼用的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检测SD大鼠摘除卵巢前后及菟丝子提取物治疗后小脑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菟丝子提取物对大鼠小脑皮质和深层核团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摘除双侧卵巢,小脑皮层及小脑深层核团中Bax阳性细胞数及其表达强度不同程度上升,而Bcl-2阳性细胞数及其表达强度不同程度降低;菟丝子提取物治疗后,Bax和Bcl-2的表达不同程度地恢复.结论:中药菟丝子提取物能够不同程度地下调小脑皮层及小脑深层核团中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对小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P法检测SD大鼠摘除卵巢再用17β-雌二醇和中药菟丝子提取物治疗后小脑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摘除双侧卵巢,小脑皮质及深层核团中Bcl-2表达不同程度降低,而Bax的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给予外源性雌激素及菟丝子提取物治疗后,两种蛋白的比例基本恢复正常,而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雌激素和中药菟丝子提取物都能够不同程度地下调小脑皮质及小脑深层核团中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对小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中药菟丝子提取物可以部分代替雌激素抑制和延缓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4.
伞房花耳草中乌索酸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醇提凝析”法提取分离伞房花耳草中的乌索酸,光谱鉴定其结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其含量为99.58%,得率为3.12‰.提取分离方法实用可行,乌索酸纯度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知母-黄柏配伍是临床上常用的“相须”配伍药对,具有抗炎作用,但其机制研究不足。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知母-黄柏药对的抗炎机制。结果表明,知母-黄柏药对有182个潜在抗炎靶点;知母、黄柏、炎症三者共有靶点受调控分大于等于2倍中位数的靶点有29个,如PTGS2、PTGS1、RXRA、ADRB2、AR、CHRM1、ADRA1B、CHRM3、F10、NOS3等,这些靶点都与炎症的生物过程密切相关。抗炎靶点GO(gene ontology)分析涉及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调控、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凋亡的调节、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调节等;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涉及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等。研究提示知母-黄柏“相须”配伍的分子机制是通过共同调控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七叶树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七叶树当年生的嫩梢上的茎段、总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适于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附加2,4-D1mg/L 6-BA 3mg/L和NAA 1mg/L 6-BA 3m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野木瓜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柱(2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1.1%乙酸水(94:6);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05nm;柱温为室温;洗脱方式为等度洗脱。结果:齐墩果酸获得良好分离,在0.03—0.1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81424×10^-8x-0.00240239,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8%。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简单易行。通过以上方法,测得野木瓜中齐墩果酸平均含量为0.1055%。  相似文献   

18.
黄柏煎剂的抗炎、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观察黄柏煎剂的抗炎、抗菌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 50 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5 组,小鼠连续灌胃黄 柏煎剂 7 天后小鼠左耳廓内外侧涂 20 μL 二甲苯致炎,右耳不涂作为对照,计算各组耳肿胀度及抑制率; SPF 级 SD 大鼠 40 只在左、右前肢分别埋入无菌塑料环致肉芽肿,然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5 组并按照相应剂量连续灌胃黄柏 煎剂 7 d,计算各组肉芽肿质量; 昆明种小鼠 60 只,根据性别和体质量随机分为 6 组,分别按照相应剂量连续灌胃 黄柏煎剂 7 d。第 7 天给药 1 h 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6 h 再给药 1 次。观察小鼠在 72 h 内的 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黄柏煎剂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或 P < 0. 01) ,其中以低剂量组的作用最好; 与对照组比较,黄柏煎剂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肉芽肿质量 ( P < 0. 05) ; 高、中剂量组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黄柏高、中、低剂量组 的死亡率分别是 50% 、40% 、20% 。与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可降低感染小鼠的死亡率( P < 0. 05 或 P < 0. 01) 。 结论 黄柏煎剂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红豆杉单细胞平板培养的过程.研究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式和接种密度对红豆杉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悬浮培养10-14d的单细胞为材料,接种密度为3-5×103/ml时,进行条件培养和看护培养均能获得较高的植板率  相似文献   

20.
对皂荚的初生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皂荚的根-下胚轴-子叶-上胚轴为一个连续的结构.下胚轴中的维管组织大部分延伸到子叶当中,但上下胚轴之间仍是通过由下胚轴进入到上胚轴的少数的维管组织直接相连的,而并非如一些文献所描述的上胚轴的维管组织是添加在下胚轴上的.但上胚轴的维管组织仅与下胚轴中一部分维管组织束相连,这与以往的报道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