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分级法是运用聚类分析原理进行计算机分析的新分级方法。采用动态分级法对鞍山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进行了分级评价,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岩溶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震与岩溶塌陷是影响唐山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两大地质灾害。以弹性力学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唐山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潜在强震危险区预测分析。同时结合岩溶塌陷等地质资料,通过与唐山市城市规划的对比分析,对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几点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唐山市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岩溶塌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的岩溶塌陷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毁坏建筑物,而且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岩溶塌陷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塌陷预测的关键是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与岩溶塌陷的关联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岩溶塌陷预测模型。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湘中恩口-斗笠山煤矿区是南方典型的大水岩溶矿区。由于多年的开采,矿区内已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其中岩溶塌陷最为普遍而且危害严重。文章系统分析并全面总结了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预测了6个主要塌陷区。这将有助于有效治理岩溶塌陷,有助于我们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的岩溶地质灾害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灾情重的特点,它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山前地带和第四系复盖的可溶性碳酸盐岩区,对煤矿、铁矿资源和城市建筑具有较大的威胁,秦皇岛市水源地报废,开滦范各庄煤矿和峰峰煤矿等矿区的经济效益遭受巨大损失,唐山市体育场训练中断,多座水库、坝基几乎建成就报废等等。皆因岩溶地面塌陷、岩溶陷落柱突水、岩溶裂隙渗漏所致,为此,人们应对岩溶地质灾害加深认识,提高防灾意识。  相似文献   

6.
岩溶地区抽水引起的塌陷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济祚 《贵州科学》1992,10(3):102-106
在岩溶地区大量抽汲地下水,地下水位极度下降,常造成覆盖型岩溶塌陷的大量产生。近几年来美国、日本、泰国、中国等都有大量的报导。由于塌陷的产生,常常造成房屋倒塌,管道断裂,供水供电终断,道路垮塌,农田毁坏,地下水污染等,它不光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而且危害人类安全。如美国学者JGNewton介绍的,“美国1970年到1981年,在美国几个州可以查到有记载地点的岩溶塌陷整治费用就高达1亿7千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到1988年止,因抽汲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塌陷而受损的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农田受损面积达3000亩。正如B.F.Beck说的,当一个岩溶塌陷导致800万美元损失的地质灾害发生后,才使人们认识到岩溶塌陷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双向演化过程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湖岩溶盆地的岩溶特征及地貌演化过程,通过详细的地质测绘、收集到的各类岩溶钻探资料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地下水样品的水质分析,对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下水水质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岩溶塌陷的调查结果,对研究区岩溶发育的强弱程度进行了分区,并初步提出岩溶塌陷防治方向。研究表明,现今大湖盆地是在海拔340~360 m的高程基础上,经历上覆地层风化剥蚀、下部灰岩溶蚀塌陷的双向地貌演化过程,逐步形成了溶蚀残丘—溶蚀洼地、岩溶管道—暗河式的岩溶发育形态,二者叠置作用共同塑造了区内的地形地貌,并向岩溶准平原方向发展;区域地壳抬升与水文动力条件是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形成演化的两大主控因素;灰岩裸露区和覆盖区为岩溶强烈区,特别是洼地处及断裂带100 m范围内,极易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埋藏型灰岩区岩溶发育为中等—弱发育区,其对区内场地稳定性影响较弱。在研究区内开展城市建设、工程活动时,应将岩溶洼地、断裂构造发育处等岩溶发育强烈的地区列为岩溶塌陷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8.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结合公路工程的特点,对南白镇-忠庄铺路段的岩溶发育规律、岩溶塌陷及边坡稳定等工程地质问题作一阐述,并对几条路线比较方案的优劣作客观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炎陵至汝城(湘粤界)高速公路沿线穿越不少岩溶地段,为了能更好的规划线路,需要对沿线进行岩溶塌陷灾害危险性评估。本文以炎汝高速公路岩溶塌陷灾害较为发育的K118~K121段为例,建立了岩溶塌陷灾害评估方法,对该段岩溶的灾害危险性进行了正确的评估,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岩溶地区表面塌陷是一种环境灾害,明显发生在疏干排水采矿的(厂)矿区,它的产生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本文以石录铜矿岩溶为例,从地下水运动角度,探讨其产生原因及其初步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花都区岩溶塌陷的地质原因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锋  张粉艳 《科技资讯》2009,(4):109-109
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岩溶塌陷成因的分析,说明近年来与本地类似塌陷、地裂、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质背景,以期引起社会对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地质灾害的重视,提前预防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的参考资料,以本人参与的岩溶塌陷治理为相关背景,首先介绍了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并主要叙述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基本理论,然后从多方面阐述了岩溶塌陷工程中的主要防治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岩溶塌陷的智能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分析了各种岩溶塌陷预测方法和介绍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岩溶塌陷预测方法,运用Matlab语言编程,建立了相应的岩溶塌陷预测模型.以已有的岩溶地面塌陷实例为学习样本,进行学习测试,得到训练效果较佳的预测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某市岩溶塌陷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在岩溶塌陷预测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瞬变电磁法具有对低阻体非常敏感的特点,应用较广,适用于隧道富水岩溶管道的探查.广昆铁路牧羊村2号隧道为可溶岩傍山隧道,处于地下水的季节变动带,运营以来雨季渗涌水突出,岩溶水害严重,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很大.通过采用多断面瞬变电磁法查清了隧道主要排水岩溶管道特征,并针对性的打设集水孔,将涌入隧道的岩溶水拦截引排至泄水洞,解决了岩溶水害问题.既有铁路隧道岩溶水害治理中最重要的是过水岩溶管道位置的准确确定,在隧道中采用多断面瞬变电磁法可有效查清过水岩溶管道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地面塌陷所表现出的若干特征,利用传统理伦观点难以解释.通过对岩溶地面塌陷力学成因进行分析,从岩溶塌陷的特征、岩溶水动力循环条件、岩溶塌陷的立体空间配置等方面研究岩溶塌陷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唐山市城市溶溶地塌陷灾害产的原因,探讨了岩溶塌陷宏观减灾对策,通过优化开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方案来调整塌陷危险区中的地下水流场,使之形成最不利于发生塌陷的地下水状态,以达到在宏观上产生岩溶塌陷灾害可能性最小的目标。针对具有承压-无压水特征的非线性多含水层系统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的分体模型方法和双重迭代求解技术。以岩溶塌陷宏观减灾目的,提出了优化控制地下水流场的资源管理方案,为唐山市城市规划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较小,主要为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以覆盖型为主。但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较强,塌陷时有发生,威胁城市建设安全。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化学分析,研究岩溶塌陷发育特征,进行塌陷危险性评价。景德镇市城区岩溶地面塌陷主要由于过量抽取岩溶地下水引起,塌陷均位于覆盖型灰岩条带中,北东侧比南西侧岩溶地面塌陷更发育。虽然在景德镇市采取的限采岩溶地下水和回填塌陷措施后,塌陷已趋缓或停止发展,但覆盖型灰岩条带存在发生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条件,发生地面塌陷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该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基于的静电场理论和工作特点,应用该方法在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岩溶勘察进行了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地下岩溶、溶洞的分布范围、大小和埋深.经钻探资料证实,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明确了铁路路基岩溶地面塌陷整治的主要防治思路。阐述了渗透注浆通过改善覆盖层的抗渗、抗潜蚀、抗崩解性能,同时封闭土石界面截断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达到对岩溶地面塌陷的防治目的。通过研究,补充完善了现有铁路岩溶注浆整治工艺流程。并通过南广铁路路基岩溶整治现场测试,验证了完善后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岩溶塌陷是岩溶地区一种特有的地质灾害,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空间上具有隐蔽性.栖霞中桥地区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中北部,区内分布岩溶地层,岩溶发育较为强烈,近年来随着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增大,加之一些自然因素影响,先后发生多次岩溶塌陷,给区内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以栖霞中桥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资料、实地勘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抽水试验、水位监测等工作方法取得本区岩溶塌陷、地层、降水、水位等翔实资料,研究分析了本区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主要发生于枯水期与丰枯交替时期,空间上多发生于覆盖型岩溶区岩溶水径流通道的两翼且地下水水力坡度急剧变化地段,均为断裂构造上盘区,第四系厚度多小于25 m,为黏性土与砂土互层的多层结构,与基岩面接触的岩性为粉质黏土及碎石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下水位、降水变化对岩溶塌陷的影响机理:塌陷发生期间,区内地下水水位呈持续下降、骤然上升或上下起伏变化,已形成的土洞负压与高压相互交替,对土洞顶板产生吸力与压力,剪应力快速降低,岩溶地层上覆土体无法承受自身重力条件下引发岩溶塌陷,是潜蚀、真空、气爆及重力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以潜蚀、真空效应为主.为栖霞市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开展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地区规划建设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为胶东半岛岩溶塌陷后续相关分析研究工作提供翔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