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0(6)
壳聚糖-mPEG亲水性好,可制成适合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的反向温敏水凝胶给药系统。为改善壳聚糖(CS)在中性条件下水溶性和亲水性,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壳聚糖,得到带有mPEG支链的改性材料——CS-mPEG)。通过修饰方法优化,得到聚乙二醇(PEG)取代率为21%~25%的CS-mPEG。该CS-mPEG水溶性好,37℃溶胶-凝胶转变时间小于10 min。体外释药结果显示:该CS-mPEG水凝胶对生物大分子溶菌酶及小分子纳曲酮均有较好控释作用,且mPEG支链的亲水作用能保护蛋白活性,显著提高了活性蛋白的累积释放率。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型反向温敏凝胶在植入型药物释放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粘度跟踪法考察了“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柠檬酸钠”三组分体系在体温下的凝固特性,分析了凝胶配方对于凝固过程的影响;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凝胶配方对体外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纤维素使体系具有反向温敏性,高分子量聚乙二醇具有加速胶凝的作用,柠檬酸钠的盐析作用能降低成胶温度。通过调整凝胶配方,能使体系在体温下在10m in内迅速凝固,并使5-氟尿嘧啶的释放时间达到24 h以上。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聚乙烯醇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壳聚糖的化学交联和聚乙烯醇(PVA)的物理交联作用来提高壳聚糖/甘油磷酸体系的凝胶密度和凝胶强度,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体系,并在甘油磷酸盐作用下形成具有温度敏感pH依赖型的水凝胶,在体温下能迅速成胶。通过交联剂进一步强化后的互穿网络体系结构更致密,机械强度好。Fourier红外光谱证明凝胶中存在交联剂和壳聚糖形成的Sch iff’s键。经PVA和化学交联后的温敏凝胶具有更紧密的结构,在原位温敏性可生物降解植入剂应用领域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新型可注射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性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制备了一种可注射温敏水凝胶。将单甲氧基醚聚乙二醇2000(mPEG2000)接枝到壳聚糖(CS)上制备壳聚糖接枝产物(mPEG-g-CS);将接枝产物在一定浓度下配制成凝胶溶液,测定其温敏性能;以温敏水凝胶为载体,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mPEG-g-CS水凝胶在体温37℃附近发生溶胶到凝胶的转变,具有良好的温敏性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提高mPEG-g-CS浓度可降低相变温度,缩短胶凝时间。体外释药结果表明mPEG-g-CS水凝胶对模型药物具有缓释作用,有望用作可注射温敏型药物控释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壳聚糖(CS)与氧化石墨烯(GO)的温敏水凝胶来负载包裹万古霉素(VAN)的复式微球,通过测定复式微球的粒度、形态、载药率和包封率及测定凝胶的孔隙率,抗压强度,缓释时间,成胶时间以及降解率,来探讨CS-GO凝胶体系作为基体负载VAN复式缓释微球的可行性.方法:将万古霉素包载于复式微球中,均匀分散于以CS和GO作为主要原料形成的凝胶体系中.经粒度分析仪测定微球平均粒径,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微球的载药率、包封率及其在凝胶中的体外释放率.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二者的表面形态等.结果:载药微球成球性好、分散较均匀、球形较规则,平均粒径为7.07 um,包封率为(12.20±0.668)%,载药率为(1.20±0.007)%.凝胶成胶时间为130 s,孔隙率为(68.24±3.83)%,抗压强度为(6.398±0.295)kPa,降解时间可达41 d,药物回收率为(68.6±0.028)%.电镜下凝胶表面粗糙,孔隙均匀,适合细胞粘附及长入.结论:以CS和GO为原料,可与载药微球共同形成具有缓释能力的温敏水凝胶,为进一步发展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溶液纺丝法制同糖/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用FT-IR、XRD、SEM表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力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在共混纤维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纤维的抗张强度随壳聚糖脱了乙酰度的增大得到改善;聚乙烯醇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保水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物理交联与化学交联相结合的工艺,即通过循环冷冻—解冻法结合京尼平交联法,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IPN)的PVA/CS复合水凝胶,研究了pH值对其溶胀率的影响;选用氯霉素为模型药物,探讨了PVA/CS水凝胶在模拟胃液(SGF)和模拟肠液(SIF)中的载药、释药性能.结果表明,PVA/CS IPN水凝胶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溶胀率,而在碱性条件下,溶胀率较小;其载药量、释药量都随着复合水凝胶中PVA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在SGF中的药物释放率高于SIF的释放率;在SGF中的药物释放速率随着组分中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珠状壳聚糖凝胶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田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6(1):69-74
本文研究了戊二醛与壳聚糖的反应,探讨了珠状壳聚糖凝胶的合成方法。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生成不熔不溶的棕色珠状壳聚糖凝胶。该凝胶对热和有机溶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但在热的酸性介质中会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10.
以羟丙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并研究其药物释放性能.考察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浓度、聚乙烯醇与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测定凝胶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以利巴韦林为模型研究凝胶对药物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温度及pH敏感性,对利巴韦林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望用于新型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聚醚共混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壳聚糖与聚醚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工艺,探索了该超滤膜对发酵产物十二烷基二元酸中蛋白南的分离性能。实验表明,壳聚糖-聚醚共混超滤膜可用作蛋白质亲和分离膜,当膜孔径在10~50nm之间时,对二元酸中蛋白质的截留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2.
13.
增塑剂对壳聚糖-PVA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睿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1)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壳聚糖-PVA共混膜,研究了不同增塑剂含量对膜的吸水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甘油含量为7%时,共混莫的综合性能最优,透光度较好,力学性能提高,吸水量较低 相似文献
14.
载有溶菌酶微球的凝胶埋植剂的释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体内长期缓释,将药物制成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微球,再将微球分散于甲基纤维素反向温敏凝胶骨架中,制成微球-温敏凝胶复合埋植剂.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考察复合体系对模型药物溶菌酶的控释效果;通过凝胶色谱和扫描电镜,考察单独的微球以及在复合体系中的微球降解过程,分析凝胶介质对微球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Peppas经验式来描述释放机制.结果表明: 在微球-凝胶复合体系中,溶菌酶可平稳释放30 d以上,无突释;药物释放是由载体溶蚀和药物扩散作用共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凝胶柱测定壳聚糖分子量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壳聚糖分子量,以葡聚糖为标准品,用2种不同的凝胶柱(PLapuagel-OH柱和TSKG4000PWXL柱)测定4种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并经过普适标定,比较结果发现:PLaquagel-OH柱效果稍好于TSKG4000PWXL柱,两柱所得重均分子量平均偏差为0.17%-3.38%,数均分子量的平均偏差为0.90%-3.57%的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1.34-1.54。 相似文献
16.
伤口敷料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和保护创面不受感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以天然多糖壳聚糖为原料构筑的水凝胶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和促进伤口愈合能力,在伤口敷料的应用方面受到关注.文章从水凝胶伤口敷料的性能要求如生物相容性、抗菌性能、黏合性和强度、止血性能及抗氧化性等出发,对近年来基于壳聚糖的水凝胶伤口敷料的设计和制备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概括,并对该类水凝胶伤口敷料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AA)和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单体,通过热引发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pH敏感的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CMC-g-PAA)水凝胶。FT-IR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聚合反应,溶胀性实验表明CMC-g-PAA水凝胶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以胰岛素(INS)为模型药物,将其负载到CMC-g-PAA水凝胶中,得到了载药量为216.5mg/g的载药凝胶。体外释放曲线表明:在pH值为1.2的条件下,2h后INS的累计释放量为(16.3±2.6)%;在pH值为7.4的环境中,2h后INS的累计释放量达到(57.2±3.5)%。说明载药凝胶可以在肠道环境中靶向释放INS,避免INS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负载INS水凝胶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CMC-g-PAA水凝胶与Caco-2细胞共同培养,细胞存活率接近100%,表明水凝胶对Caco-2细胞没有细胞毒性。CMC-g-PAA水凝胶在蛋白或多肽类药物定位递送方面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流变学测试,分析了分子量和浓度对壳聚糖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分子量和高浓度具有协同促进凝胶形成的作用。分子量和浓度主要通过加大分子链间的物理缠结作用和提高分子链密集交联程度来增强壳聚糖凝胶的力学性能,当壳聚糖分子量高于30万时,促进凝胶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浓度,而分子量低于30万时,促进凝胶作用的主导因素是分子量,在大分子量低浓度的条件下可以达到低分子量高浓度的凝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C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采用γ射线辐照法制备了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考察了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在蒸馏水、酸、碱溶液和0.9%Na 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的吸水率均增加;在酸性环境中,凝胶吸水率随p H增大而增大;在碱性环境中,凝胶吸水率随p H增大而减小;当凝胶达到吸附平衡后,凝胶在蒸馏水、酸溶液、0.9%Na Cl溶液、碱溶液中的吸水率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2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4)
为了改善人工关节的润滑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将温敏水凝胶作为载体释放人工关节润滑液,并通过磨损试验测试了释放液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开环聚合法制备了可在体温下实现溶胶-凝胶原位相变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EC)温敏水溶胶。将具有润滑作用的壳聚糖(CS)/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液载入溶胶,在37℃相变为凝胶状态下进行体外释放试验。通过Bradford法测试了PCEC水凝胶释放润滑液的释放性能,通过磨损试验得到了释放液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释放液中BSA的浓度为释放前凝胶的BSA浓度的1%左右;采用Al2O3陶瓷球与Co-Cr-Mo盘作为配副时,释放液的摩擦系数仅为蒸馏水、生理盐水或模拟体液摩擦系数的25%左右;释放液润滑下配副的磨损率比生理盐水低73%左右,比蒸馏水低50%左右,比模拟体液低20%左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