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4月-2006年7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6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其中,两栖动物10种,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和东洋界成分为主;爬行动物26种,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中与华南区种类为主要成分.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亦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基本上分布于4个带,并且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交汇过渡分布.分析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湿地公园的有效管理,2016年4月至8月采用样线法和访谈法先后2次对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观察到两栖爬行动物22种,隶属2目13科20属。区系特点:在调查的两栖爬行种类中,分布在东洋界的种类有12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有10种,东洋界占优势。生态类群:两栖类各生态类型的物种组成以陆栖—静水型(8种)最多,占调查到的两栖动物种数的66.7%;爬行类各生态类型的物种组成以陆栖型(9种)最多,占调查到爬行动物种类的90.0%。根据湿地公园的现状,提出了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岭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特点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秦岭地区内11个县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60种(亚种),占陕西省总种数的75.0%。其中两栖动物19种,隶2目7科12属;爬行动物41种,分隶2目8科26属。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或华中-华南区共有种类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广布种和古北界华北区种类,还有少量东洋界西南区种类,并就秦岭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5项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进行区系分析和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采用昆虫分类学原理和方法,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生物地理学理论。结果:经研究发现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共7科67属106种,其中蝇科(Muscidae)23属37种,在属级水平和种级水平均占较大优势,分别占该地区已知属和种的34.33%和34.91%。从世界区系来看,该地区有瓣蝇类区系成分以古北界和古北界+东洋界成分为主,分别占五台山已知种数的21.70%和32.08%;从国内区系成分来看,七区广布种种数最多,占该地区已知种数的21.70%,其次是华北区+东北区和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分别占9.43%和8.49%。结论:结果表明山西省五台山地区有瓣蝇类具有物种多样性、地区兼容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蝇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分析武汉市区已知蝇类的区系成分,并与湖北省的宜昌、荆州、襄樊3城市蝇类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市市区已知蝇类5科102种,其中属东洋界的种类44种,占43.14%;古北界的种类34种,占33.33%,广布种24种.占23.53%.武汉市区蝇类区系属东洋界,武汉、宜昌、荆州、襄樊4城市蝇类区系成分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6.
湖北地区已知蚤类87种,其中属东洋界种类41种,占47.1%;属古北界种类38种,占43.7%,广布两界种类8种,占9.2%.古北界种类中,位于鄂西华中第一高峰的神农架林区发现了37种,其中与古北界青海藏南亚区共有的蚤类达18种,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呈现"古北界岛屿"现象.分析研究后认为,湖北地区蚤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东洋界与古北界分界线在秦岭以东,湖北地区的走向,应由陕西丹凤入豫后沿南阳盆地西缘南下入鄂抵武当山向东经桐柏山、大别山向东为妥.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省建始县城关周边地区的蝶类资源进行调查,报告该地区的蝶类种类.采集的标本经鉴定共有45种隶属于8科35属,有12种为湖北地区新记录.区系分析结果:东洋界种32种,占总数的71.11%,古北界种4种,占总数的8.89%,广布种9种,占总数的20.00%,该地蝶类以东洋界种为主.  相似文献   

8.
弄清区域物种组成是区域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本研究参照最新版本的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体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江西两栖爬行动物组成及受威胁物种状况,并根据物种组成分析了区系特点。经确认江西两栖动物有2目8科24属63种,爬行动物2目18科55属93种。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均东洋界占绝对优势,分布型上均以南中国型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东洋型。江西两栖、爬行动物受威胁物种数分别占江西两栖、爬行动物总物种数的20.6%和32.3%。研究认为应加强对受威胁物种,特别是极危等级物种的重点调查与监测。  相似文献   

9.
1977~1985年,先后在甘肃陇南小陇山林区的党川、李子园等地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到标本300余号,29个种(亚种),隶属于4目,12科,21属。在动物地理界的分布上,两栖纲的8种中,古北界、东洋界的成份各占25%,两界广布种占50%;爬行纲的21种中,东洋界成份占66.66%,古分界成份只占14.28%,两界广布种占19.04%。  相似文献   

10.
经2004年2~6月调查,笔架山有两栖类4科、5属、9种,全为无尾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7种,约占种数的78%.广泛分布的种类2种,约占种数的22%.爬行类动物23种,隶属3目、10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18种是东洋界的种类,约占种数的78%.5种是广布种,约占种数22%.笔架山地处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在整体上是华南区与华中区成分的共有,这是本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的普遍现象,也是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重要特征.分析了两栖爬行类的种群分布,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和2011年5月对九寨沟县勿角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区系和多样性作了调查.结合相关资料,共记录有鸟类14目47科226种,约占四川省鸟类种数的33.09%.雀形目鸟类30科143种,占四川省鸟类种数的63.27%.区系特征以本地繁殖鸟和东洋界为主,留鸟148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28种,旅鸟9种;东洋界和古北界相互渗透,南北过渡,东洋界种116种,古北界种78种,广布种类29种.其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的有4种,属于国家Ⅱ重点保护鸟类的有27种.勿角自然保护区物种科属水平上多样性较高,反映科属多样性的DG-F指数0.8423;与其他保护区相比较,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仅次于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和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二滩水库区爬行植物2目,9科,25属,44种,它们分属古北界,东洋界,和古北,东洋界广布种3种成分;作者用Shannon-Wiener,Greerberg多样性指数和ielou,Hurlbert均匀度指数测定水库区爬行类多样性与相邻地区相比较。  相似文献   

13.
根据Wilson(2005)新的哺乳动物分类系统,对湖北地区食虫动物名录再次进行修订整理,并对分布及区系予以分析.湖北地区已知食虫动物计2目3科13属21种,其中东洋界为主的种类15种,占71.4%;古北界为主的种类5种,占23.8%;广布两界种类1种,占4.8%.湖北地区食虫动物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对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西藏齿突蟾、西藏蟾蜍、高原林蛙、倭蛙、高原蝮等5种标本,结合文献资料记载,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9种,隶属于2纲3目6科8属.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以东洋界成份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5.
甘肃鸟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系统地整理了甘肃省鸟类,总计500种及亚种,隶属于17目、51科又4亚科,208属。在区系成份上属于古北界的有225种,占全部鸟类45.00%;东洋界的116种,占23.20%;其余159种约占总数的31.80%为两界兼有种。显然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在区系分析基础上提出甘肃省动物地理区划,拟议中的三级区划把全省分为陇东高原省、中部黄土高原省、河西走廊省、祁连山地省、甘南高原草原省、陇南山地省。  相似文献   

16.
武都地区蜱类组成和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自1961—1964年,1977—1984年在甘肃省武都地区六个县获得蜱类标本五千九百多个,经鉴定为1科5属26种.其中属于古北界的蜱类有12种,占武都地区已知蜱类总数的46.15%;属于东洋界的种类有10种,占38.46%;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界兼有种3种,占11.54%;广布种1种,占3.85%.  相似文献   

17.
经2004年2~6月调查,笔架山有两栖类4科、5属、9种,全为无尾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7种,约占种数的78%。广泛分布的种类2种,约占种数的22%。爬行类动物23种,隶属3目、10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18种是东洋界的种类,约占种数的78%。5种是广布种,约占种数22%。笔架山地处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在整体上是华南区与华中区成分的共有,这是本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的普遍现象,也是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重要特征。分析了两栖爬行类的种群分布,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湖北省蝶类已知种类进行区系分析,与邻近的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蝶类区系进行比较,以研究湖北省蝶类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湖北省已知蝶类478种,隶属12科198属,其中东洋界种类317种,占66.3%,古北界种类94种,占19.7%,广布种类67种,占14.0%.分析研究认为,湖北省蝶类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丰富,蝶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19.
从种数、特有物种和区系成分等角度分析了四川省厕蝇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经统计,四川省已知厕蝇科昆虫1属41种。无论是在属级水平还是在种级水平,该科中厕蝇属均占有较大优势,记录特有种18种,占四川省厕蝇种数的43.90%,结果表明,四川省厕蝇科昆虫以特有种和东洋界和东洋界+古北界组合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两次对邻水县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邻水县有两栖动物15种(隶属2目7科8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8科15属)。动物地理分布型为:热带亚热带型6种,占16.7%;全北型1种,占2.8%;南中国型19种,占52.8%;季风型8种,占22.2%;喜马拉雅-横断山型2种,占5.56%。区系组成:属东洋界有:华中区物种17种,占47.2%,华中华南区物种6种,占16.7%,东洋界广布种4种,占11.1%,属东洋、古北两界广布种的有9种,占总物种数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