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严军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2):117-119
作为网络文化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学,因传播的网络化和创作立场的游戏性而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其本质特征——游戏性。以自由的心态和解构的手法对已有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后,形成了网络文学游戏性的后现代表征。采用嘲讽、调侃的手法,通过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和解构,反叛传统和经典。通过欲望化的本色表达和关注日常生活体验来解构深度,让人看到生活最本真的状态;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是继口头文学、书写印刷文学之后出现的新文学形态,具有网络的依赖性、延伸性和网民互动性等特征。它还具有真正的全民参与性,突现文学中“俗”的传统。丰富了谐谑、戏拟、反讽、审丑等民间艺术手法。网络文学也颠覆了传统文学的生产运作规则和书写范式,消融了传统文学的题材痕迹。也从深层次上动摇了文学的外在功能。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以民阀文学的形态出现,彰现文学的原生状态,表现人类生存意义及其追求的自由开放和无拘无柬。并将大量涌现。如何使网络文学坚守文学的审美诗性。这将是当代文艺理论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的发表相对自由,使得网络文学的创作摆脱了一些传统的束缚,更注重写作的自由心态、自我表达和自在方式,尤其是在情感抒发上,作者们更是善于用内视角的方式平视生活,从而进行平行于生活的普通人的情感表达,在坦率大胆的袭达中展现网络文学特有的平民化写作特质,以平民的视角表现普通人对生命的尊重与还纯的朴素愿望。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延伸和普及的产物。因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技术优势,网络文学相比于印刷性传统文学,拥有巨大的自由,并呈现出平民化风格。同时,网络文学的自由性对传统文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的发表相对自由,使得网络文学的创作摆脱了一些传统的束缚,更注重写作的自由心态、自我表达和自在方式,尤其是在情感抒发上,作者们更是善于用内视角的方式平视生活,从而进行平行于生活的普通人的情感表达,在坦率大胆的表达中展现网络文学特有的平民化写作特质,以平民的视角表现普通人对生命的尊重与还纯的朴素愿望。  相似文献   

6.
在迅速崛起的网络文学面前,一切传统的美学原则都失去了阐释的有效性。网络文学,作为以“技术意志”为主导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在文学领域里催生出的时代“宠儿”,日益显露出它的后美学身份: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效融合,是其血缘基因;文化解构与后文化播撒,为其精神表征;公共对话与语言狂欢,乃其话语上的印证。而从大洋彼岸传输到我国的网络文学,若以后美学的身份考察,它还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创新与单一;革命与堕落;招安与归顺。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莱辛在她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采用象征、心理描写等手法,描述了一个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和三个有着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男人之间的冲突。通过对父权制社会双重价值标准下的两性关系的描绘,莱辛揭露了父权制的虚伪和该制度下两性关系的荒谬,同时通过对一个“独立女性”的刻画,解构传统的两性关系模式,挑战父权制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的前期处于自由发展阶段,主要延续了传统文学写作的路子,随后在商业资本的作用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迅速走向了以类型小说创作为主的发展阶段;然后由于移动阅读的普及,网络文学的写作开始走出类型小说的藩蓠,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按小说类型的发展顺序对网络文学的走向进行简单梳理,大致可分为:延续传统的言情期,追求创新的幻想期,商业主导的类型期,多元发展的回归期。  相似文献   

9.
王晨 《科技信息》2011,(24):128-128
随着互联网热潮的汹涌澎湃,网络正在使文学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了解网络文学产生的起源和定义,然后通过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比较,从而总体上了解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并对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网络文学的展望,提出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艺学、美学、现当代文学等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对象。借助各学科的思想资源,当代网络文学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其中,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问题、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问题、网络文学的产业化研究、网络文学的类型和作品研究、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研究等成为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有16个年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一般说来,理论研究往往要滞后于文学的发展。在网络文学繁荣的今天,网络文学理论研究迫在眉睫。陈定家的《文之舞》是一部成熟的研究著作,该著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网络文学,抓住了网络文学文本的核心特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对当前的网络文学理论研究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21世纪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格局。为廓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笔者对我国现有的文学网站、网上作品、网民阅读状况和网络文学的势态与走向等作了一次网上调查,以期了解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总结其经验教训,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的勃兴就时代文化和社会变革而言,自有其合理性,然而仅具有合理性,并不能为网络文学赢得应有的地位,网络文学要更好地生存,有必要敞开自己的视域,追求与传统文学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4.
西方自由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否定的自由到肯定的自由再到肯定的自由和否定的自由统一。中国的法治进程中,自由思想对其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对西方自由思想进行解析,也好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进行解构,使中国在吸收了合理的自由思想后更好地达到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5.
台湾戏剧《人间孤儿》植根于台湾人社会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主体意识,并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一主体身份的诉求。戏剧运用叙述、拼贴等后现代手法,以及对历史叙述的解构和重构,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观照,试图建构台湾的文化身份。然而,这些解构性极强的形式技巧却以落入另一种意识形态而告终,所谓台湾文化身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宗旨是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后现代理论大师鲍得里亚对马克思学说的解构,将目标指向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其典型手法是:不顾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的具体现点,而集中力量对马克思在批判工作中使用的基础概念(生产、劳动、使用价值)进行破坏性的解读,最后达到瓦解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目的。鲍得里亚对马克思的解构通过对现实历史过程的否定而间接认可了当下资本主义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应该富含刚健有为的精神“钙质”;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它需要传递文化的正能量;而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则需要有人文审美的意义赋予。网络创作要实现其价值书写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网络自由与文学担当、市场导向与艺术坚守的关系,以便让这一文学获得正确的意义向度,赢得积极的价值含量。  相似文献   

18.
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从网络文学诞生起似乎就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创作过程又天然存在着差异。网络文学以大胆新颖的构思,激情澎湃的情感以及它“另类”的语言,在文学这块领域内大放异彩。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冲击,同时他们又在相互影响,并不断走向交融。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是指在网上原创或改创的、经网络传播的文学,在文学空间、文本形式、交流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性。不能说网络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全方位超越,但它的确克服了传统文学中许多克服不了的难题,应当引起人们更多的理性关注。  相似文献   

20.
林虹 《科技资讯》2009,(9):227-228
20世纪最后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也悄然兴起,成为当今文坛一大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时尚,它以独特的精神内涵:自由、平等、非功利性解除了传统文学惟我独尊的霸主地位,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