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基于雷诺平均的二维N-S方程和RNG κ-ε湍流模型的有限体积法,对在喷管喉道附近注入不同角度对称射流的二元矢量喷管全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射流与主流的总压比RSP越大,射流角度越接近0°,喷管有效喉道面积比越小.与无射流时相比,当射流缝处于喉道处,射流缝宽度为1 mm,射流角度为0°,RSP=1.0时,喷管相对喉道面积比可达到78.15%;保持RSP不变时,改变射流角度,喷管总压恢复系数、推力系数和射流流量基本保持不变;通过改变射流角度可以有效控制喷管的喉道面积.  相似文献   

2.
在矩形水箱内,对水下气体射流环境流场进行了PIV实验研究.聚苯乙烯荧光粒子作为PIV示踪粒子,发射波长为580 nm,经过滤消除了532 nm激光在水中的各类反射.成功捕捉到了气体射流环境场中明显的涡流对,从产生、发展、减弱到消失的完整过程.涡流是射流所诱导的环境流动的基本结构,在射流的法向平面内涡流对是射流作用的主要形式.气体射流对环境流场的作用主要限制在射流段,其作用沿射流轴线快速衰减.  相似文献   

3.
为获取深海环境下喷嘴的工作性能,建立了深海围压环境下喷嘴射流的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可实现k-ε模型对射流的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仿真获取了喷嘴性能与环境压力和喷嘴工作压力的作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提高喷嘴的工作压力有助于提高射流的作业能力,但对提高有效作业距离不明显;与大气环境相比,深海围压环境下喷嘴的最大射...  相似文献   

4.
对比了流量计射流元件、涡腔自激振荡射流元件和附壁振荡射流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中附壁振荡射流元件具有振荡频率可调节的特点,为了将该元件应用到液气射流泵内,以振荡射流这种新的形式进行工作,对该射流元件产生的振荡射流频率范围进行了分析,由测量元件壁面压力脉动的方法获得附壁振荡频率.结果表明:射流元件在结构尺寸固定,工作压力一定时,信号水流量和信号水导管长度存在合适的范围使元件正常工作,当超出该范围时,射流元件的主射流散乱;当工作压力范围为200~450 kPa,信号水导管长度范围为300~1 000 mm,信号水流量范围为160~425 g.min-1时,获得的附壁振荡频率范围为0.8~2.7 Hz;提高附壁振荡频率方法之一是减小元件的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5.
以空气射流真空器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空气射流真空器内部流场的速度和压强的分布云图.分析了一定工况下,面积比、吸入段锥角、喉嘴距、喉管长度和扩散段锥角对空气射流真空器残余压强的影响,得到较优的结构参数,为空气射流真空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前,水力割缝技术已经成为治理煤矿瓦斯灾害,实现煤层卸压增透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压气液两相射流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多介质强力射流,在冲蚀破岩性能上优于传统单介质射流.为了提高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破煤性能和卸压增透效果,通过改变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含气率、射流压力、冲击靶距以及喷嘴直径等基本参数,并结合超声波系统,探究了关键参数对两相射流冲击破煤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气液两相射流的冲击侵蚀破煤比传统纯水射流效果更显著,并且当含气率Fa=30%,射流压力Pw=10 MPa,冲击靶距Ds=300 mm,喷嘴直径Dn=3.5 mm时,气液两相射流冲击破煤的效果更好.试验研究结果对于含气率、射流压力、冲击靶距及喷嘴直径等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有效地提高了高压气液两相射流冲击破煤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射流真空泵在虹吸流道泵站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用π定理从理论上推出抽气历时、真空度及抽气能力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使用射流真空泵抽真空技术的优点,且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层总和法和已有的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方法,考虑真空度沿排水体深度方向的衰减性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方法,并结合已有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真空度沿深度方向的衰减速率对沉降计算值具有显著影响.真空度衰减速率越大,沉降计算值越小.当不考虑真空度衰减时,沉降计算值较大且明显偏离实测值,误差为48.4%~93.3%;当真空度衰减速率为3.5~4.5 k Pa/m时,沉降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差较小,误差为-18%~10%,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因此,在进行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时应考虑真空度衰减,并建议在缺乏可靠真空度衰减实测资料时,将真空度沿深度方向的衰减速率取为3.5~4.5 k Pa/m.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聚能射流有效质量低的问题,突破传统射流形成的高速限制条件,结合射流形成的内爆阈值概念,研究新型高速杆式射流形成机理,设计高速杆式射流装药结构.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射流具体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形成超高速射流与装药结构尺寸之间的关系.对超聚能装药结构进行试验,证明所提出高速杆式射流形成机理具备科学合理性.在不改变装药结构口径及炸高条件下,改善射流质量,形成高速杆式射流可应用于超高速碰撞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喷射制冷循环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喷射制冷循环.该循环系统是在常规喷射制冷循环的喷射器和冷凝器之间增加了一个液体-气体射流泵,通过该射流泵可以降低喷射器的背压,提高喷射器的喷射系数,进而改善循环性能.针对此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并与相同工况下常规喷射系统做了比较,重点讨论了工质R134a发生温度和背压改变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新循环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使其比常规循环提高1倍以上.尽管新循环消耗的泵功会有所增加,但从的角度分析,新循环可以节约10%~24%的输入,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减压抽真空系统一直采用蒸汽喷射泵抽.这种形式的抽真空系统除装置规模受到局限外,还存在蒸汽质量要求高、供汽稳定困难,蒸汽消耗量大、操作费用高等缺点.本文以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来代替最后一级蒸汽喷射泵为例,介绍了液环式真空泵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的公用工程消耗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蒸汽喷射抽空器和液环式真空泵的组合使用,具有设计合理、运行平稳、节能降耗和效益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声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真空灭弧室内存在两种声发射现象,一种是断路器在开断或关合电路时产生的电弧声发射,另一种是真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电极对屏蔽罩放电激发的声发射波,探讨了利用这两种声发射波进行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分析及实验结果显示利用电极对屏蔽罩放电声发射原理在线检测真空度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真空开关管内真空度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将直接影响真空开关的性能。利用自行设计建立的真空实验测试系统研究了灭弧室内真空度与放电电流,两极电压,触头开距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灭弧室两侧加一横向磁场情况下,它对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测量的作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真空灭弧室内真空度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真空预冷设备结构一定时,预冷工艺过程主要由预冷果蔬品种及装载率决定。通过分析预冷过程中槽内压力的动态变化过程,讨论了质交换系数及装载率对槽内压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棵白菜、单棵白菜、生菜及蘑菇的真空预冷试验,装载率分别为53.6%、3.76%、11.2%和20.5%.试验结果表明,装载率较大时,槽内压力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值,从而防止预冷果蔬表面结冰现象;对于质传递系数较大的果蔬,装载率可以低一些,从而缩小预冷时间。因此在进行真空预冷时要根据果蔬种类确定装载率。  相似文献   

16.
真空热处理技术是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真空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高效、优质、节能的先进热处理技术,具有无脱碳、无氧化、可保持零件表面光亮、可使零件脱脂、脱气、变形小、节能且易于控制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运用。简单阐述了真空油淬技术、对流加热技术、真空渗碳技术、真空渗氮技术、真空加压气淬等真空热处理技术,以说明该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利用Π型线圈实现真空灭弧室真空度免拆卸测量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磁场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上,考虑磁场的大小和分布的均匀性,利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线圈结构,获得了可满足测量要求的磁场位形.与空心圆柱线圈的测量结果对比表明,Π型线圈测得的离子电流略小,但总体来说,相差不大,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项目概况 众所周知,磁体的微观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优异的微观结构是磁体具有高性能的关键.在目前工艺中,要获得具有优异微观结构的磁体,必须通过改进熔炼设备和工艺.  相似文献   

19.
辛伟  郑海红 《太原科技》2009,184(5):90-91,93
介绍了真空的基本概念以及含浸机真空系统的设计过程,详细阐述了真空含浸机的结构、真空系统的组成、真空系统的密封形式以及真空系统的计算过程,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真空元件的选用.  相似文献   

20.
真空断路器在电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真空值直接影响到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阐述了真空灭弧室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对真空值降低的原因,真空值的常规测试方法的缺点以及新型的国产真空值检测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