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豆自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3.
牛酪蛋白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带有牛酪蛋白基因caseinB的植物表达载体 pAS -2 ,在大豆自花授粉后 ,用注射法导入大豆受精子房中 .以质粒 pAS -2的 3 5S -Casein -Gus片段为模板 ,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 ,对 1 0 3株受体植株后代的DNA进行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 ,发现其中 1株在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中均呈阳性 .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是把目的基因与适当的载体相连接形成重组DNA, 并引入到适当的寄主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 外源DNA 导入技术是将供体总DNA的片段, 在自花受粉后一定时期内, 使其沿着花粉管通道或其他方法进入胚囊, 转化受精卵或其前后的细胞. 基因工程方法思路清晰、原理清楚、目的明确, 但操作繁琐, 费用高; 外源DNA导入技术简便易行, 费用低, 但目的性不强, 工作量大. 如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可降低费用, 提高整合率. 综述了两种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在实际应用中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黄瓜外源 DNA 导入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黄瓜的花器结构及开花习性,研究了通过花粉管通径将外源DNA 导入黄瓜子房的方式以及DNA 溶液的浓度、用量、pH 值和黄瓜花粉粒的渗透压等因紊对导入效果的影响.采用花粉与DNA 溶液混合授粉和子房微量注射均可成功的获得10~(-2)~10~(-3)的高遗传转化率.证明了应用外源DNA 导入进行黄瓜分子育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青菜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青菜株系75F5、14号大白菜、紫阳等三个品种的总DNA及质粒pAct1-D DNA导入青菜605品系,收获青菜种子。种子发芽后分别提取约两周苗龄的小苗总DNA,并经EcoRⅠ酶切,以gus基因片段为探针做子杂交,证实了外源gus基因已整合到青菜605品系中;田间观察还获得了一株与供体大白菜花形相似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7.
导入大豆总DNA改良大麦籽粒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将大豆总DNA直接导入大麦。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大麦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显示:(1)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大豆总DNA获得的大麦后代有6个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超过对照(12.91%),它们是18.23%,16.61%,16.42%,16.58%,16.22%和16.38%,占总数比例的7.06%;(2)经基因枪法导入大豆总DNA共获得12个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超过对照(13.29%),它们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6.70%,16.52%,17.9l%,19.59%,17.44%,18.56%,18.46%,17.3l%,16.5l%,18.8l%,18.8l%和19.02%,占总数比例的8.33%;(3)籽粒氨基酸含量分析显示在高蛋白变异后代中,随着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同时,籽粒总氨基酸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有明显提高.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导入大豆总DNA的后代籽粒赖氨酸等6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本试验结果充分说明,直接导入大豆总DNA有可能提高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8.
将带有牛酷蛋白基因caseinB的植物表达载体pAS-2,在大豆自花授粉后,用注射法导入大豆受精子房中。以质粒pAS-2的35S-Casein-Gus扯段为模板,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对103株受体植株后代的DNA进行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发现其中1株在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中均呈阳性。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10.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1)外源 DNA 导入技术应用于转移抗病基因是有效的;(2)外源DNA 导入后代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特殊类型,为新种质创造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导入野生大豆DNA小麦后代的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野生大豆总DNA导入小麦,获得了转基因小麦,其后代的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变化。田间实验分析了变异系小麦植株与对照植株在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及株高、穗粒、穗重等性状上的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变异系小麦在叶面性状及产量性状上的差异是显著的,外源DNA的导入改善了植物的农艺性状,并在后代中表达,为选育高产、优质的新小麦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牛乳为原料,经混合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新型酸凝乳-大豆牛乳酸凝乳大豆在1%NaHCO3溶液中浸泡10 ̄12小时,经砂轮磨磨浆,磨浆比为1:7(W/W),然后添加牛乳,砂糖和稳定剂于豆奶中,并经均质,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作为发酵剂,按1:1配合比进行发酵,保温42.5℃下发酵2.5 ̄3小时后,即可获得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大豆牛乳酸凝乳。  相似文献   

13.
超声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低频超声波处理大豆提取液(豆奶)中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STI),并探讨了温度,pH,处理时间,超声波振幅(Ampl.),豆奶浓度和离子强度诸因素对STI超声钝化的影响,正交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处理时间、Ampl.和pH。超声钝化STI活性的最适条件是:浓度ω=3%的豆奶,采用振幅为75%的低频超声波,在80℃和pH7.0的条件下处理5min(脉冲3s:2s).在此条件下,豆奶中约70%73%的STI活性可被钝化由于STI中有一部分是稳定性很高的鲍曼-贝尔克(Bowman-Birk)抑制素,故经低频超声处理后仍有约30%的STI活性残留若采用较高频率的超声处理,钝化效果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Biotin-11-dUTP进行缺口翻译缺备生物素标记的人β-珠蛋白基因探针并用该探针进行了斑点杂交,硝酸纤维素膜印迹杂交 及琼脂糖凝胶直接染交方法学比较,结果表明:经ABAP法显色后,上述三种杂交法中,DNA最低可检测量依次为5,10,50pg,以斑点杂交法最灵敏。  相似文献   

15.
就高变性豆粕的胰蛋白酶水解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胰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80。水解高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pH值80,时间为6h,底物浓度为90%,酶量/底物为8000I·u/g。在此条件下,高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6315%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运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与其抗旱性关系,指出植株遇旱SOD活性增强,且以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幅度较大。在整个生育期间,以植株生长最旺盛的盛花期SOD活性最高。通过研究其与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关系,发现该酶能够维持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有利于植株逆境条件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虎眼万年青鳞片小切段为外植体,对体细胞胚的发生途径,起源模式及发育过程作了系列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大量体细胞胚直接发生于外植体近轴面的表面细胞或薄壁细胞。有些体细胞胚起源于单细胞,另一些起源于几个细胞构成的胚胎发生单元,但始终未见起源于十多个甚至几十个细胞的细胞学证据。有不少体细胞胚发生于肿块样突起物上,这地局部区域表皮细胞的增生加厚。明显不同于胚性愈伤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体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