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变异是诗歌创作中审美想象区别于其它艺术想象的独特之处。诗歌创作中的审美想象变异主要有形变、意变和理变三种。形变主要表现为表象形体、特征、时空位置和抒情主体与审美客体关系的变化,及表象的转移;意变主要是表象内涵发生的变化,这是理解象征表现手法美学奥秘的关键;理变是客观生活规律用曲折变化的形式在诗中表现出来,深挚真诚的情感是激发审美想象产生“理变”的动因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灵魂,也是文学翻译的灵魂.原文的美学构成——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是判断美学价值的依据和传达艺术意境的重要手段.将作品的艺术意境忠实而通顺地传译出来需要按照原文不同的美学构成,以"形似"或"神似"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审美主体的再创造是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学理论研究中话语转型的学理诉求和审美对一般文化领域强势介入的姿态促成了当代美学的文化转向。审美文化在当代更是消费大众审美狂欢的盛宴,繁荣的表象却遮蔽了"小众"生产者制造的审美文化"传播假相",由此带来当代审美文化的感官化、娱乐化、虚拟化和可塑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韩贤 《太原科技》2006,(3):43-44
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从审美教育、审美心理导向、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情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学生应正确地感知音乐审美情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想像力。  相似文献   

5.
新闻人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审美表达水平。新闻人应具有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力求用美指导新闻产品的制作,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中提炼出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与佳作。  相似文献   

6.
肖俊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55-157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进行审美教育,根据美感的直觉性特征,把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境界生动展现于学生面前;根据美感的易变性特征,授课时另辟蹊径,常教常新,激发学生的美感;根据美感的情感性特征,设法激荡起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美感心理因素,驱遣想象;运用比较,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明了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其次分析了审美素质教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些主张。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明了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其次分析了审美素质教育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些主张。  相似文献   

9.
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的进行审美教育;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美、创造美,使审美教育得到飞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增强审美鉴赏力,进而发展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的作用。学校应通过审美教育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审美教育的方法三方面入手,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人的心灵是知、情、意的统一,是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的统一。结合作者的数学教学,阐明了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美学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教师自身、师生关系以及英语语言三方面探讨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较强的审美能力是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应准确分析制约审美心理建构的因素,通过优化审美心境;提倡涵泳,激发想象;促发情感共鸣;引导扬弃、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言教学改革中,愉快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它从美学意义上开拓的新思路能够产生审美快感,从而推动教师成功地教,学生积极地学。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科审美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其核心是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将诸多教学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把物理教学过程真正视为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教学是物理学科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各种审美构成因素,并将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情感化教学作为物理学科实现审美教学的主要形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艺术院校公共课教学的美育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华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1):127-128
从艺术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谈起,引入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德智体教育的关系,认为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应加强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贯穿于德智体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周君 《新余高专学报》2007,12(2):124-126
钢琴教育应该坚定不移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现实的教育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即便在纯技术的教育中也应该贯穿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校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审美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必须围绕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在教学中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略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美育功能,通过广泛、深入有效的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