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化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晚清武汉地区开埠后,社会化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剧发展速度。西方思想化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化知识的内容日益丰富。社会观念的变革引起旧有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急剧变化。晚清武汉社会化变迁的这种趋向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词汇的变化尤为突出。文章从科技进步、社会变革,政局政策的变革等方面论述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对英语词汇的影响。词汇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变革的影像。  相似文献   

3.
杨萍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24-26
家庭从来就不能与社会脱离关系,社会的变迁随时都能从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上体现出来.现代化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带来家庭生活的变迁.这种变迁不仅包括积极、进步的方面,同时也给子女教育带来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纵观十八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经济领域中发生最基本、最深刻的变革,就是单一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更加充满活力、更符合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这一变革,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当然,就像人们普遍认识到的那样,改革开放的巨大革命性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它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巨大变迁,已远远超出了人们想像的范围。改革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根本影响,在于它所5!发的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也就是说,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都市民俗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泛化”,泛化的根源在于历史原因、民风变革、心理原因、科技进步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道德问题的反思,很大程度上演化为对道德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呼唤.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和重要。章立足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道德生活变迁的大背景,对21世纪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晚清教育变革中的书院改学堂,从本质上讲是一场变革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中知识精英的教育追求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关系密切。知识精英的教育追求包括通经致用、中体西用和"物竞天择"三类,这反映了他们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分别映射出"思变传统""调和中西"以及"进化变革"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郑凤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4):129-131
随着时代变迁,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哲学也在发展,哲学的教育也要变革。本文提出了按照哲学的本性进行哲学教学的想法,哲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爱智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通过学生的哲学思维体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世纪中国体育课程变革的历史考察,研究认为,当代学校体育课程的变革是随着文化的变迁而演变的,它与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转型相一致,学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应当继承发扬传统、面向未来、有助于新型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当前,传媒产权制度的改革是我国传媒业体制创新的关键突破口。本文以系统经济学及其产权理论为主要理论工具,以系统化的视角全面地剖析了当前我国传媒产权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变革的思路:即构建多层次的传媒产权结构、促进不同层次传媒产权之间的资源位流动,以及发挥传媒主体自组织制度变迁和政府层级型制度变迁的共同作用,推进我国传媒产权制度变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的农业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或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制度安排,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近几年来农业增长势头趋缓,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这固然与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但是这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不均衡,特别是强制性制度供给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一、需求诱导制度变迁的特点决定了 不能解决所有的农业制度供给问题 需求诱导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创新,其程序是自下而上的,其改革策略是边际革命与增量调整相结合,变迁路径是先易后难的渐进变革方式,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强…  相似文献   

12.
刘迎霞 《科技资讯》2009,(25):161-161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问题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古老话题,更是一个不断发展日渐弥新的永恒课题。自人类早期为从事生产活动产生对成本费用的计量和控制需求以来,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企业经营理念和组织形态的不断演化,促进成本费用控制战略历经了一个逐步迈向科学、精确、系统的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中国社会的快速变迁,中国政府治理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成果集中表现在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发展观等诸方面。这些创新,从其发生机制上来看,主要是对社会环境变迁压力的有效回应、对多样化的治理理念的整合以及对改革开放以前治理失误的反思的结果。中国政府治理文化创新直接推动了中国政府的变革和公共治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词义的演变往往反映出社会的变革,“百姓”一词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时期,词义发生了从表示达官贵族,到被统治的平民,到社会的主人的文化变迁。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特别长,而新社会才有几十年的历史,时间尚未褪尽“百姓”一词里的封建色彩,因而,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词的文化积淀,以免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需求诱导性制度创新的局限及农业制度供给方式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的农业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或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制度安排,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近几年来农业增长势头趋缓,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这固然与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但是这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不均衡,特别是强制性制度供给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一、需求诱导制度变迁的特点决定了 不能解决所有的农业制度供给问题 需求诱导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创新,其程序是自下而上的,其改革策略是边际革命与增量调整相结合,变迁路径是先易后难的渐进变革方式,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强制性制度供给长期滞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教育变迁的历史轨迹。指出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农村受挫并非偶然,其根源在于两种不同教育制度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0年代兴起的乡村教育运动是将教育变革与社会改造结合起来,并且立足于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变迁。这种教育变迁虽未能治愈农村中的“千疮百孔”,但这毕竟是中国农村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迈进、实现教育农村化的一种可贵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信仰不是完全能消除的东西。政治信仰也不例外,它对政治统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信仰危机是社会结构变迁、现实生活变革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重视和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才可能实现政治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唐朝时期,吐蕃的社会文化正在悄然地发生变迁。民众的迁徙是其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吐蕃不仅在和平时期积极学习外来文化,而且在战争时期也与汉族接触融合,不断吸纳汉文化。这些促进了吐蕃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肖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F0003-F0003
碳酸饮料可以说是最早进入国人生活的调味饮料,曾几何时,玻璃瓶装汽水是多么亮丽的风景。然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碳酸饮料“一枝独秀”的年代已经走远,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饮料世界,令人眼花缭乱。毋庸置疑,从某种程度上说,碳酸饮料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然而,和其他饮料一样,碳酸饮料为求发展,在品种上也正在经历着不断的变革,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品种、新口味的碳酸饮料。  相似文献   

20.
回顾我国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变迁的历史沿革,从国家经济体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薪酬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3个方面分析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变革的滞后性,从路径依赖和国有企业特有的社会责任2个层面分析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变迁路径应是以“公平与效率”为推动力,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自我增强机制,形成国有企业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互动机制,赋予国有企业一定薪酬自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