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将equivalent误读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对等语”,把奈达翻译理论误读成“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认为“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中的“对等”或“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然而“对等翻译”中的“对等”是汉语,其词义不是“基本相同”,也不是“基本对等”,而是“等同”、“相等”、“对等”。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翻译不可能对等,由此也证明了“对等论”中的“对等”不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证实了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内涵是论文鉴审和评价的前提,也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论文意识”.然而,目前学界对其内涵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认识.例如:文献[1]指出,科技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或独创性”、“理论性或学术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及“规范性和可读性”;文献[2]提出SCI论文的特点是:学术性、创造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学术性”是科技论文最基本的特征,是指科技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思考分析或实验作出判断,最后得出新的见解或结论;文献[3] 则认为论文审稿应包括学术价值或使用价值、创新程度或前沿性等.可见,“学术性”或等同于“理论性”,或并列于“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等,或包括“创新性”、“科学性”等,其概念交叉、重复,甚至混淆.  相似文献   

3.
(1)文中重要的或后文将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起排,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或码).序号加固括号,右顶格排出。 (2)长数学式超过1行时,应在“=”、“≈”、“〈”、“〉”等关系符号,或在“+”、“-”、“×”、“÷”等运算符号处转行.2次以上转行者,应使关系符号和运算符号分别对齐。  相似文献   

4.
感悟思维形式是在“本悟思维形式”和“体悟思维形式”基础上的升华。感悟思维形式就是原始先民在劳动生活中,利用“物活感”“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原始法术”“巫术”“神话”“传说”“禁忌”等创造或传承下来的多种形式和记忆,对多种表象(“物象”或“物象群”或“表象群”)的初级熔炼综合和初级熔冶整合的方式即“悟象”形式进行的联想或想象或幻想,从而创造“内心视象”或象境,达到思维与外界的“异质同构”状态。它是朦胧地表达出人类祖先思维产生、发展线索的雏型。  相似文献   

5.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用五个一级指标,二十个二级指标对高校英语专业进行本科教学评估。运用这些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不但可以进行自评,而且可以在同类同级院校中排序并判断能否达到“优秀”、或“良好”、或“合格”、或“不合格”。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主语或宾语,会丧失本身的一些语法特点,而取得名词的一些语法特点。“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把这种名词化的动词、形容词叫做“名物化用法”。另外有些文章把这种临时“变性”叫做“事物化”或“名词化”——不管哪种叫法,总是承认动词或形容词一充当了主语或宾语,就取得了名词的语法特点。但是这种名词化的动词、形容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它们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而临时“变性”的结果。因此与其说名词,动词的名物化用法(或“事物化”、“名词化”的用法),还不如说句子的主、宾语位置能使非名词的词具有名词的性  相似文献   

8.
在江西吉水方言中,“几”除作数词外,还有副词的多种用法。“个”除作量词外,还可作助词,并具有代词的多种功能。“几”与“个”可以直接修饰单音节或双音节的形容调、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动词“有”,构成“几/个A”或“几/个AB”的形式。而且还存在“几/个A里A”或“几/个A里AB”这种独特的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9.
柳诒徵不仅是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图书馆事业家,而且是一位颇为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或时代遭遇,或欢庆胜利,或歌吟山水,或赠答酬唱,或祝寿凭吊,或关爱图书,或对外交流,折射出时代变幻之风云。他的诗歌具有儒家诗学“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精神品格,蕴含“雄浑圆健,充实光辉”的艺术风貌,呈现出自乾嘉学派以来中国诗坛所形成的“学人之诗”的审美特征。此外,他的崇尚“诗言志”、倡导质实诗风、不因人废诗的诗学思想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为情造文”等等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文”是“情”的载体。所以说,中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1.
袁旗  刘云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6):27-28,15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人”不是专指或特指一些行业或部门中的某些人或某类人,更不是指那些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谋取不当利益的人,而是指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民群众。厘清并把握“以人为本”之“人”的科学内涵,是准确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逻辑》课程中,用“与”、“或”、“非”三种基本运算可以描述命题逻辑中任何复杂的问题。换句话说:不管逻辑电路多么复杂总可以看成是由“与”“或”、“非’等简单门电路组成的。但是,逻辑函数实现时不是用“与”、“或”、“非’门作基本的逻辑单元,而是大量使用“与非”。“或非”、“与或非’门,它们是数字逻辑集成电路系列(74LS00,74LS02,74LS10,74LS20…)的复合门电路。这是因为:“与非”、“或非”“与或非”门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实现“与”、“或”、“非”三种基本操作:一、用“与非’们实现“与”、“…  相似文献   

13.
话说牛黄     
牛黄,也叫西黄或犀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内结石。因牛的胆结石呈黄色,故名牛黄。牛黄中含有胆酸、胆红素、钙盐、维生素 D 等10多种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息风定惊等功效。著名的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六神丸”、“紫雪散”、“至宝丹”等,都是以牛黄为主要成  相似文献   

14.
也释"去"     
本文从“去”的甲骨文初形出发,辅以“出”、“各”等甲骨文字形体为旁证,释“去”为从大从凵的会意字,其上方部件“大”是正面人形,下方部件“凵”是坑坎或房坑,所表示的内容是人离开穴居之所或坑坎,本义为“离开”。  相似文献   

15.
王宏 《科技信息》2001,(6):26-28
一、兼并收购 从全球经济发展过程看,到目前为止,兼并收购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小并小”,或称“弱弱兼并”。②“大吃小”,俗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沙”。③“小吃大”,俗称“小鱼吃大鱼”或“小鱼吞大象”,这需要发达、成熟的金融、融资环境作为条件。④“人并”,或称“强强联合”。 企业合并有多种形式,如强强合并、弱弱合并、弱弱融合等。根据自身改组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形式才能  相似文献   

16.
文言指代词“之”、“其”可以指代人或事物,用在指代人时,除了表示第三人称之外,还可以表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们称之为自称与对称)。这种用法,古汉语语法书上都说是“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这种说法的本意很清楚,就是认为“之”、“其”用作第三人称是“本用”,而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则是临时用法,因而称之为“活用”。这种说法,在教学上有方便之处,可以了解“之”、“其”在语句中指代不同的人称——这是从句法的角度考虑的。但是有了“吾”、“汝”等人称代词,却又把指代词“之”、“其”作为人称代词中的  相似文献   

17.
“莫须有”三字,作为无辜被冤或凭空诬陷他人的代名词,自岳飞蒙冤一直被释为“恐怕有”、“也许有”;李瑚先生率先对此质疑,将其释为“不必有”;后有罗炳良君指出应释为“岂不应该有”。文章不苟同以上三说,提出应释为“一定有”或“理应有”。  相似文献   

18.
学者对《孟子》中“莫之或欺”的“或”的注解历来见解不同,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此处的“或”应理解为通“克”,表“能够”之意的结论。它的词性应是助动词,即能愿动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是将〔1〕中定义的Fuzzy“与”、“或”算子作适当的推广。文中引出了“弱F—‘与’、‘或’、‘中’算子”和“强F—‘与’、‘或’算子”等概念,并给出了若干相应性质和例。  相似文献   

20.
二、早期巫师的产生,其职能及其演变巫师在瑶族称为“搂面”(广东连南)或“那曼”(云南金平)。“面”、“曼”都是“鬼”的意思;“搂”、“那”是“问”、“探”的意思。因此,巫师“搂面”或“那曼”,就是“探鬼”或“问鬼”的人,是交通人、鬼的使者。由瑶族对巫师的称呼,我们可以想见:巫师在瑶族历史上,约当鬼魂崇拜产生以后就出现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氏族部落制度下,人们相信死去的人仍然与集体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