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试验田地里,一到夜晚,田间地头的植物叶子就会熠熠发光,原来,这是一些由发光基因培育的发光植物。把自然界中能发光的生物之基因,转移给植物,培育发光植物,也是基因工程的目标之一。 时代催生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以人为的方法改变物种的基因排列,通常涉及将某种动、植物的某个基因,从一连串基因  相似文献   

2.
欧阳 《科学之友》2010,(1):70-70
<正>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株植物一旦在某个地方发芽,便要永远以此为家,直至生命的尽头,"人挪活,树挪死"嘛。然而特殊的环境可以造就另类植物,这些另类植物就如同人群中的游牧族,居无定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5,(7):61-61
不知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可以毫不费力地记住某些事物,但却对另一些事物却毫无印象。比如,你可以面面俱到地描述你家的沙发椅,但对读书期间学过的某个普通科学数据如某元素的原子量可能就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4.
古巴喀斯特     
由于古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侏罗纪到第四纪的石灰岩构成,而且处在只有干季和雨季的亚热带内,因此,喀斯特地形分布很广,出现了一些确实非常重要的多样化形态。如果我们以不同的喀斯特地形的形状及其已经历的过程为依据,就可以在古巴划分出下列的喀斯特形状和类型:一锥形喀斯特峰林古巴展示出有着世界锥形喀斯特形态中最明显的一个样本:奥尔干诺(意即风琴管)山脉。这一山脉的名字正好暗示了它那石灰岩突起的形状,因为从正面看上去就象“大风琴”的那些直立的管子,当地人把它们叫做圆顶山。有时,这些峰林是孤峰突起,峭  相似文献   

5.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都知道动物吃植物,谁知道植物一样也能吃动物。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近日生物学家在菲律宾一处山峰发现一种罕见的巨型"食肉"植物,形状体态宛如一个诱捕昆虫的陷阱,它的瓶状叶可以捕食昆虫等动物。这种植物是以前从未发现的猪笼草新品种,它甚至可以把老鼠“吃”掉。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存地球上的植物物种。以避免它们从地球上灭绝,科学家提出了建立种子银行的设想。目前种子银行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种储存,一旦某个植物物种灭绝,种子银行可以让这个物种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某种动物是胎生的。大家决不会感到奇怪。但如果说某种植物是胎生的,一定有不少人觉得很新奇。海滩上的红树,就具有这种繁育后代的奇怪特性。植物的种子成熟以后,通常是离开母体散发出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然后再在合适的温度、湿度等条  相似文献   

8.
正将数十种元素规整到一张周期表,这不仅仅是某个时间点某个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而是自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提出元素周期表框架后,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投入到元素分类、预测、对新发现物质的特性阐述等工作的努力结果。在19世纪中叶,稀有气体、放射性、同位素、亚原子粒子和量子力学都还属于未知事物。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防御性次生性物质与昆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次生性物质是决定昆虫取食的重要因素,因而是昆虫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地说,可以认为所有植物的某些器官,尤其是幼叶、幼茎和成熟的果实、种子,都具有昆虫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因而,德赛尔(Dethier)、费内(Feeny)、简申(Janzen)、范·恩登(Van Emden)等都认为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专化性,是由植物中含有可以成为毒素的化学物质所决定的.这些化学物质都是植物的次生性代谢物,或称次生性物质.一种昆虫要能成功地利用某种植物作为食料,就必须具备克服其中毒素的解毒机制.当然,这同昆虫的取食特性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同翅目、半翅目,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输导组织中吸取食物,而在输导组织中极少含有毒素,所以这些昆虫通常不大理会毒素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窗     
21世纪的温室效应 21世纪某个时候地球上CO_2的水平可能增长一倍。除了全球温热和改变降雨外,对植物的影响只能猜测。然而,美国科学家预测某些植物会比另一些植物更好地对.付这种局面。在光合柞用的初期阶段,植物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1.
努力     
为什么会有实现自我的愿望呢?显然,一旦意识到生命没有内容,那么,要去实现、要成为某种东西的愿望就会出现。因为我什么都不是,因为我是不足的、空虚的,精神上是贫乏的,所以,我要为成为某种东西而奋斗;要为实现自我——或外在或内在地按照一种人、一种事物、一种观念——而奋斗。填补空虚就是我们自下而上的整个过程。因为意识到我们是空虚的,精神是贫乏的,所以我们或是为聚集外在的事物而奋斗,或是为培养精神的财富而奋斗。什么时候对内在的空洞有一种通过行为、期望、获得、成就、权力等手段的逃避,那么,什么时候就存在着努力。这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一些植物利用蜜蜂采蜜来为自己传粉。科学家最近发现,蜜蜂更喜欢吸食热花蜜,并通过花的颜色来选择花朵。蜜蜂吸食热花蜜,不仅能节约自身能量,而且能有效地保持体温。即使是在气温只有几摄氏度的情况下,蜜蜂照样能把体温维持在37℃左右。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不同温度的花蜜分别放在粉色和紫色的容器里,蜜蜂很快就学会了区分这两种颜色,并钟情于温度较高的花蜜。这表明蜜蜂是通过颜色来辨别花朵的温度的。另一方面,植物也各施其法吸引蜜蜂。一些植物利用自身的新陈代谢“主动”增加温度(这一点和动物相似),而更多的植物则通过花朵的形状和花瓣中的锥形细胞等“被动”地“聚集”太阳热能。(实习生王洋波编译)蜜蜂钟情热花蜜!实习生@王洋波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类的思考习惯中,标签化是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不管是人还是事物,一旦被打上了某种标签之后,就很难摆脱这个固有印象了。比如说,在打上仙人掌这个标签之后,这一众植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是长满刺儿的,在沙漠中生活的耐旱植物,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仙人掌家族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再比如说,提到昙花一现这  相似文献   

14.
数学大师伯努瓦&#183;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下图)在他的拓荒之作《大自然的分形几何》中写道:“云朵不是球形的,山峦不是锥形的,海岸线不是圆形的,树皮不是光滑的,闪电也不是一条直线。”他认为,这些天然以及人造产物的形状是很“粗糙的”,并根据这些不规则的形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并将其称为“分形几何”——与我们在学校中所了解的欧几里得几何大相径庭。在以下的访谈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这位分形几何之父为什么蔑视规则,以及为什么在名声鹊起之时放弃了对分形的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蛋树 美国有种蛋树,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其果实的形状像鸡蛋一样,全白,可以食用,味道非常鲜美。  相似文献   

16.
蛋树 美国有一种蛋树,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其果实的形状像鸡蛋一样,全白,可以食用,味道非常鲜美.  相似文献   

17.
可以肯定,植物病理学家们并未忽视有益于化学防治法的生物防治,此跟社会流传的某种舆论是截然不同的。确定栽培技术,目的在于避免寄生性种菌的积累,改进植物的抗病性,流行病学提出来的巧妙规避法,这些金属于生物防治的对策。这些经济的办法虽不怎么受人欣赏但却常常有效,可是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因为它要求的某种考虑和一些注意事项是和建立在集中性和专业化基础上的现代农业演变常常不相容的。离体条件下的植物防疫和繁殖以及尔后的健株选育技术也属于纯生物学性质的。动物学中的生物防治常常是强者间的一场短兵相接的结果,战场不一定是在植物上,但从植物病理学考虑生物防治时,人们也用微生物这一武器。不  相似文献   

18.
一花一世界     
爱花之心,人皆有之。每一朵花,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一面。做个有心的赏花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咂,就会发现"一花一世界"绝非虚言!为招蜂惹蝶、躲避天敌侵害,花朵会象形:章鱼兰、飞鸭兰、禾雀花、鹦鹉花、蜂兰、鹭草、鲸鱼花,甚至于卡通人物茶博士似的马利筋。或许,这些花朵的形象只是人类视觉中的巧合,可总会有某种虫、鸟知道它究竟在模仿谁、吓唬谁。五彩缤纷的花色,是植物适应不同土壤、光线、授粉媒介等生长环境而物竟天择、长期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让金属按照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地改变形状,历来是人们的梦想.古典小说&lt;西游记&gt;中,孙悟空那根伸缩自如的金箍棒,或许寄托了古人对金属的某种期望.……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古代埃及人所建造的金字塔,与最新所发现的原子中核子的基本构造形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几乎可以说两者同出一种模式。科学家们最近证实,一些原子中核子的形状,可能是一种金字塔式的角锥体,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球体。科学家们有理由惊呼:古代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可能是有意无意地模仿了原子中核子的角锥体形状这种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大量无可辩驳的论证已经证明,自然界万物的形状没有一种形状的结构比球体形状更紧密的了。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界从泡沫到小水珠到我们居住的地球,球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