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了"道"这一哲学范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系统中的核心范畴。"道论"是老子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主要贡献之一,他的另一个杰出贡献是朴素的辩证法。"道"字在老子之前早就流行,它的本意是指行路,以后其字义不断抽象化、普遍化,同时也多样化层次化了。但在老子之前,"道"字还停留在形而下学的范围,其最广泛的应用是"天道"、"人道"、"地道"三者,但仍都是有限的事物。老子的《道德经》,首次阐明了道的无限性、超越性、自然性和普遍性,这就使"道"摆脱了感性色彩,上升为最高哲学概念。本文就将以"道"为中心简单阐述老子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其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老子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思想、事物变化发展思想、质量互变思想等辩证法思想有其合理的内核,也有其局限性。因老子辩证法思想具有原始性,因而对中国哲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批判地发掘、吸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取下求上"是《墨经》概括老子实践哲学的命题。分析"取下求上"命题的产生过程,用《老子》中的大量论述来说明"取下求上"的命题可符号化为"取非A求A",还可泛化变形为"非A则A"、"大A若非A"等多种实践哲学公式。论述老子辩证理论哲学的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老子实践哲学可作为中华民族振兴的谋略借鉴。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哲学思想成就,特别是对于管理国家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许多主张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巨大的影响.本文围绕老子的"无为"、"德治"、"人本"思想等几个方面,时老子管理哲学对于市场经济管理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同时也指出了老子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的柏拉图与中国先秦时期的老子关于世界本原问题分别提出了"理念"与"道"两个哲学命题。"理念"与"道"其内涵及实现方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哲学起源于对生命的思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奠基于先秦诸子的哲学探索之中,老子哲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老子哲学中的生命关怀以“道”为核心范畴,遵循“本源之道”,探究“生命本真”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意识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融合而成的,道家尤其有这种色彩.曾任周史官的老子一方面精通周礼、娴熟于礼乐文化;另一方面又浸染有楚文化的内蕴.这使他在批判周礼时能毫不留情,又能直指其要害.老子以哲学本体论的"道"批判西周的宗教之天,扬弃了西周的宗法宗教传统.老子的自然本体论思想丢弃了西周的尚德精神,保持一种价值中立的观点.这使道家的楚文化背景发生影响.荆楚文化崇尚巫风和多神体系,而巫术是一种工具化的宗教思维.道家之所以能后启道教正是这种巫术思维影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社会批判思想是老子著名的无为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而老子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他所反复阐述的"自然之道"无疑是其犀利的社会批判思想的内在灵魂和价值悬设.老子以"自然之道"深刻地批判和否定了社会现实及其政治的合法性基础,消解了全能主义的政治权威,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独立的社会批判系统,为构建现代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社会提供了可供启迪利用的丰富思想资源和固有的民族性基础.同时,对包括道家、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未能导出真正的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原因、"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在缺陷等都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了解或认识中国哲学当然主要是靠翻译文本。《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一 ,历史上有过多种译本。本文从哲学概念的术语化及风格两个方面简要地、对比性地对《老子》的三个英译本进行了评论 ,认为新译本有可能在吸收旧译本的基础上而优越于旧译本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抱一"思想在《老子》一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抱一"与老子的"贵生"思想相辅相成,都建立在对生命尊重的基础上。"抱一"思想从养生角度为后世道家的神仙方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老子生命哲学的发端所在。深入地体悟老子的"抱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把老子的很多观念以"一"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11.
老子哲学的发端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化人类学还原法对老子哲学进行追本塑源的挖掘和考证,就会发现老子哲学发端于上古生殖崇拜及女性崇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老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在影响中国文化的同时,其所倡导的在思想上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下对于从事于医疗战线的护理人员的自我修养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詹石窗,1954年生,福建厦门市人。1982年获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哲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师从国际道教学研究泰斗卿希泰先生、当代易经研究泰斗黄寿祺先生,且跟随中国道教学会前副会长、符篆学名家陈莲笙先生探研道教文化中的符图秘字,得其真传。曾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易学研究所教授、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现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兼职教授、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宗教史》首席专家之一、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世界道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易学研究会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14.
老子哲学,是我国奴隶制时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总结.近年来随着道家研究的不断升温,有关老子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胡孚琛先生就曾撰文指出;“老子道家之学渊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酋长的政治经验和社会习俗,他认为以女性崇拜为特色的母系氏族巫教也就是道家和道教的文化渊源.①胡先生的论断不失为卓然之说,这对正确认识和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但笔者认为,老子哲学思想的文化渊源不仅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宗教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础,而且还源于楚文化圈内的巫术,仪式,以及这种巫术仪式活动所转化出来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道家学派特有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缘于此论,笔者斗胆试从文化人类学、神话学和训诂学的角度论证中国远古时的宗教习俗——祭社和老子思想的渊源关系.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斧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文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老子的"大音希声"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们历来对老子哲学特别是其政治哲学中的基本思想——无为主义或者说无为论存在着较多的歧见甚至误解和曲解,而要辨明是非,关键是首先应切实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本义,从而弄清老子提倡无为主义的政治目的和意义,分析其在老子政治哲学中的独特意蕴和理论功能,为正确地研究和评价老子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逻辑基础。为此,本文从“无为”即“自然”、“无为”即“无事”、“无为”即“善为”三个层次分别论述了老子无为思想的主要含义  相似文献   

17.
"无为之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集中体现,其含义在《老子》文本中包含了"利万物"和"不争"两个向度,但研究者对老子"无为之治"的解读易于忽略其"利万物"的一面,而凸显其"不争"的一面,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无为之治"的负面评价。"无为之治"如果离开"利万物"作为基础和价值指向,仅仅强调其"不争"的一面,其在政治上难免消极,如果将老子政治哲学中的两个向度结合起来理解,即在"利万物"的基础上以"不争"的方式处在百国之下,践行其"利万物"的宏大作为,则无疑是大国的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9,(3):72-75
关于老子的姓氏以及李耳为何被称为老子,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不少学者从历史学、音韵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多个角度,对老子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不同的观点。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着力文字学提供的信息,从"老"的古意和衍生意这一视角,结合春秋时期中国文化与礼制特点,探索并揭示"李耳为何被称为老子"这一历史悬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老子的领导哲学是"反向"哲学,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种哲学体现在领导目标上,一般人求大国众民,他求小国寡民;在途径上,一般人都主张有为、进取,以动取胜,他却主张无为、退守,以静制动;在谋略上,一般人都力促事物向积极的、强的方向转化,他却力促事物向消极、弱柔的方面发展,等等.老子认为,"柔弱"是"道"的根本属性、突出特征和使事物符合"道"的最佳手段,这体现了老子对"柔弱"的价值作用的非凡认识和高度重视,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领导谋略.  相似文献   

20.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