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基础,多角度地评述了普罗瑟称《哈姆雷特》是道德剧的观点.认为分析这个悲剧更合理、更有成效的方式是综合有史以来各种流派的长处,而任何施以简单化、公式化的分析都是不公平的,难以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分析袭人的追求、失落及其反差所造成的悲剧情绪,说明袭人的悲剧所在,同时对袭人的悲剧和晴雯的悲剧进行了比较,说明袭人性格的悲剧色彩更浓。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重要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气氛。学界多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出发,对于作品中的悲剧因素作出解读。本文尝试从尼采悲剧理论的角度对作品作悲剧解读,从而发掘出《老人与海》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其文学创作中,更青睐于对悲剧的写作。因严歌苓兼具中西方文化的深厚修养,使其在悲剧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悲剧审美特性:一、“冷静忧伤”的悲剧书写;二、“卓别林”式的悲剧语调;三、诗意与悲悯交织的悲剧意境。  相似文献   

5.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战争三部曲之一,以战争与爱情为双重线索,描写了战争中无处隐匿的死亡意识以及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故事的主题提炼、形象设定、结构安排和悲剧结局等都渗透着对死亡意识的阐释、对悲剧命运的反抗和对人类精神生存状态的担忧。故事的悲剧叙事是对战争时代悲剧现实的审美把握,体现了创作者的悲剧精神,促使我们更深刻地思考悲剧产生的根源,叙述悲剧带来的苦痛,探索人类文明的救赎之路,从而领会作品的艺术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伊格尔顿的《甜蜜的暴力》认同了苏珊.朗格的悲剧观(个性是悲剧兴起与繁荣的必备条件),进而断言只有西方文化才需要、才有悲剧这种形式。这种观点并不鲜见,愤怒而不屑一顾地归为"西方中心论"未免简单,重要的是挖掘其内在的理路与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悲剧,雷蒙.威廉斯的《现代悲剧》在这方面提供了诸多启人的洞见。  相似文献   

7.
大女儿因难言苦衷不愿出嫁而在新婚的当天出逃;父母为了家庭面子关键时刻逼二女儿为了父母的名声含泪离开自己的心上人……这一切造成了多少人的悲剧.尤其是大女儿出逃后的遭遇,更展示了妇女的悲惨与不幸.这个悲剧不仅是尼泊尔妇女的悲剧,也是尼泊尔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8.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何以能成为悲剧主人公,赢得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呢?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或许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这一悲剧的实质,揭示它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李永凯 《科技信息》2007,(18):180-181
被称为中国“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为世人描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仲卿与兰芝的遭遇至今令人唏嘘不已。多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乐天的,是缺少悲剧精神的,故中国文学中缺少纯粹的悲剧,尤其是爱情悲剧更显得苍白而无力,而焦刘之爱情悲剧,无疑有力的反驳了这一论调。焦刘的悲剧根源不在其他,而在于情理之冲突,情感与伦理的冲突是中国古代社会无法调和的自在的矛盾,《孔雀东南飞》为我们明晰的展示了这一主题。从文本所展示的故事构架来看,仲卿与兰芝的悲剧是自然而然的“人生之所固有”的悲剧,故可以视之悲剧中的悲剧,是华夏悲歌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0.
宋元悲剧小说的形式和内容皆显示出自己独立的品格,在社会教化意识加强的基础上,更向书写真实的悲剧人生贴近,标志着悲剧小说的进一步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11.
浅析《苔丝》与《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文学的新视角挖掘了《苔丝》悲剧根源是爱情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虽各有千秋,但仔细分析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和《呼啸山庄》两部作品的悲剧根源。它们相同的不同的悲剧根源是道德悲剧、心理悲剧。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2.
黄英明 《科技信息》2010,(34):154-154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著名爱情悲剧。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基础,从故事梗概入手,概述了亚氏理论的核心悲剧题材、悲剧情节及悲剧技巧和效用,进而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探索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阎真的小说《因为女人》描写了男权统治的商品社会中,当代中国女性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该描写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也展现出男性对女性悲剧宿命的善意悲悯,然而这种女性宿命观是建立在"爱情唯一论"基础上的,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作者失之简单化的男权视角。而人们在思考女性生存境遇时,应该采取的是一种更平和、更灵活、更有包容力的现代多元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奥尼尔是一位具有深刻悲剧意识的剧作家。以奥尼尔的生平为线索,分析了剧作家的生活与其悲剧艺术创作的相互关系。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既来自于其一生悲剧似的经历、他与家人以及家人与家人之间的爱恨交织的情感因素,因为这些为其悲剧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积淀了深厚的悲剧基础;同时其悲剧意识也深受叔本华、尼采、古希腊悲剧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等的影响。生活是艺术之本源,而艺术则反映现实生活。奥尼尔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在其悲剧艺术创作中,他把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上升到人类悲剧意识的高度,从而赋予人生一种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5.
春柳派戏剧是文明新戏的先行者和王牌军,其戏剧审美追求和对外来演剧模式的自觉借鉴,使它成为当时剧坛站在最前沿的颇有先锋意义的演剧流派.悲剧情感、悲剧情境的强化,日本新派剧情调和悲剧模式,浓厚的浪漫主义和沉郁婉约的悲剧美等,构成其悲剧审美的独特追求.把春柳派戏剧放在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的背景中考察,更能清晰地看到外来演剧模式对中国戏剧变革的影响及其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渭《四声猿》题名寓有悲意,以浓深凄凉的悲剧意识为主线连成整体。《狂鼓史》为现实悲剧:祢衡向曹操复仇是作者利用传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大众心理作幻想式的精神安慰,非现实可行之路。《玉禅师》为人性悲剧:以清修廿余载的玉通禅师无法摆脱“情”和“复仇”两大人类普遍心理暗示尘世凡人更难以摆脱,而“情”和“复仇”恰是悲剧的根源。《雌木兰》为妇女悲剧:特定条件成全了女英雄花木兰,但除去特定条件,木兰就像广大封建社会妇女一样成为悲剧的牺牲品。《女状元》为官宦悲剧:徐渭以女子自比是基于传统文人心态,但官宦的终点是禁锢个人的聪明才智,成为奴才。  相似文献   

17.
施耐庵在<水浒>中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宋江的悲剧既是个人命运悲剧,也是一种历史悲剧.林冲的人生历程和命运告诉世人什么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武松对猛虎与恶人的胜利代表着人间正义的伸张,是老百姓的心理慰藉.李逵的悲剧告诫读者人不但需要健康的肢体,更需要智慧的头脑.出身草根又回归草根的阮小七潇洒坦荡、笑傲人生,值得赞叹.鲁智深因是仁人、智人、勇人、圣人而被一代代人咏唱.  相似文献   

18.
悲剧以否定的形式肯定人生的积极价值。悲剧艺术不同于现实的苦难,它不仅能唤醒人的伦理意识和行动实践意识,更重要的是引起人的审美意识,在审美观照的过程中使人的情感和心智得到净化和升华。悲剧通过伟大的展示、磨难与毁灭,唤起人们惊奇、敬仰和赞美的情感;悲剧英雄的信念、毅力和勇气,使我们受到震撼和激励,并以其道德上的完美与不朽,唤起了人的崇高感。悲剧人生观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昭示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理想、追求真知、追求完善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的悲剧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反映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权欲、情欲和仇恨三种欲望过度膨胀所导致的毁灭,是他表现的主题之一。通过对莎士比亚悲剧主题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性,把握莎士比亚悲剧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0.
浅析《李尔王》中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尔王》的悲剧不仅是老年人的悲剧,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几代人的悲剧。这种深度只有通过象征的手法才能达到,《李尔王》因此也就超越了一般戏剧的时空观念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诗的魅力。读必须涉及人剧本的象征主义的激流中,才能对《李尔王》这部作品有更好、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