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两性爱情道德观的尖锐冲突”和“在爱情的困境中探求人性的复杂与深邃”两个方面来分析盛可以的情爱力作《道德颂》,尤其注重对作品中两性爱情道德的冲突、爱情与自由的矛盾、嫉妒心理的刻画、两性的相处方式等问题的分析,认为《道德颂》中爱情与道德的冲突由外在的显露转向内在的思考,以此展示两性爱情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在婚外情的题材中作品显示出向新的领域与更深的精神向度挖掘和探索的努力以及盛可以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对爱情与人性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始终贯穿着对弱小者同情、对强暴者抨击、追求人的真善美的人文主义精神。他的童话有着对人性、对精神世界、对于人的价值的思索,折射出来的是人性中的至美与极丑。本文通过《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四部作品,分析安徒生童话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冯新平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5):19-20,29
远藤周作在作品《沉默》中所呈现的是邪恶的灾难和被苦难和死亡扭曲的、绝境中的人性。本文分析远藤周作通过作品探索普遍人性和人类的存在境遇。远藤周作从基督教传统中接受了博爱观念,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这种对爱与善的追求,更符合人类的普遍愿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的新历史主义解读,揭示出作者从中暴露出的社会生活控制、性别压迫及宗教等诸多社会问题,显示出作者对维多利亚时代中心话语的质疑和挑战。而艾略特在其作品中流露出的道德意识、女性意识及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则反映了她从话语上颠覆了中心之后对人性和心灵的回归和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呐喊。  相似文献   

5.
《赎罪》是英国当代优秀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精品之作,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上映就好评如潮。作品涉及了许多主题而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爱情和战争是其主题之一。作者通过探讨了人性的恶,转而暗颂人性的善的伟大;抛弃以往作家对战争宏大叙事的描写,转而刻画人物的个人感受,更加真实的再现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使得人们更加珍惜和平。  相似文献   

6.
历代关于《橘颂》意旨主要是两个方面不能统一:一是《橘颂》的写作时间,早年?晚年?二是《橘颂》歌颂的对象,屈原自己?君子?楚王?又有一个共通点:《橘颂》是托物言志、供物抒情。笔者从与屈原的其他作品思想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橘颂》的写作时间当是屈原青年时代从政初期。《橘颂》歌颂的对象应是橘树。同时,笔者以及此文是解读屈子精神的重要文献,但历来因为屈原的另一篇文章《离骚》的存在而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7.
彭奉天 《科技信息》2010,(32):164-164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去吧,摩西》是他的第十三部长篇小说,由七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短篇构成,其中,《古老的部族》、《熊》和《三角洲之秋》被称为“大森林三部曲”,它们深刻体现了福克纳对荒野的特殊情感和生态忧患意识,表达了他对南方历史变迁、人类文明及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惑与思考。福克纳也因此被誉为超越他所处时代的具有生态意识的绿色小说家。但笔者运用深层生态观、人文主义价值观对“大森林三部曲”解析后认为,福克纳虽然透过其作品表达了他对美国南方社会被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腐蚀的痛心与忧患,对私有制、奴隶制,种族歧视以及生态文明被人类贪欲肆意破坏的批判与反思。但他本人依旧未能超越他的时代背景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作品中处处显露出人文主义精神对其生态观的特殊影响,他本人也是一个具有浓郁人文主义情节的生态小说家,反映出其思想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凯瑟琳·安·波特用平淡的语言叙述了《愚人船》中愚人随船漂流无以为家的末日景象。本文从对话与癫狂两个角度探讨了凯瑟琳·安·波特《愚人船》中人人对立的"愚人"主题。  相似文献   

9.
伊恩·麦克尤恩从艺术科学、道德理性出发,探讨人生价值和人性理想,表达其人文主义信念。通过分析《阿姆斯特丹》,审视主人公艺术创作的理想与失败、道德抉择的失误与胜利幻觉,揭示文中人文主义的缺憾与理想。  相似文献   

10.
于红 《科技咨询导报》2014,(32):240-240
现代社会里,以小说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文化受到了科学主义的冲击,科学主义凭借严谨的实验、详实的认知、和系统的结论,不断挑战着以虚构、推理、演绎带来内容的人文主义,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群重视科学主义,轻视人文主义。小说《想》就展示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交融,以及发生在冲突与交融之中的人物故事,戴维?洛奇就通过这部作品探索了一条两种主义相互共生的道路,为世人创造了无限遐想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有刘伶"未尝措意文章,终其世,凡著《酒德颂》一篇而已"之说。《晋书》本传袭其说,称刘伶"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后人多习焉不察。事实上,除《酒德颂》外,刘伶不仅还有其它作品,并且还曾有文集流传过。史传所说刘伶"惟著《酒德颂》一篇",显然与事实不符。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安·波特的《愚人船》中没有愤世嫉俗的语言,却让人在平淡的语言中领略到"愚人满船而行"的状态和人类深陷困境的忧虑。本文从叙述话语、叙述视角以及叙述声音三方面来阐述《愚人船》中所揭示的人类不可避免的困惑和人与人对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解读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从人性的关怀就是自身的关怀,人要成为自身的主宰者;人性的体现就是性格的体现,也是美的价值所在;人性的真实就是作品的真实,避免一切复杂的解释和一切关于动机的议论等方面,逐步剖析玛蒂尔德的常人心态,回归作品描述人性的本质层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余华编剧、张艺谋导演的故事片《活着》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首先从徐福贵、家珍等人的性格命运入手,分析其特征剖析其形成的深刻根源,从而揭示了作品表现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博大的主题;其次说明了作品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等形式方面的特点,并且发掘了这些特点在作品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长篇小说《弦歌》的主题思想从人性与道德的层面进行深刻的分析,对作品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行独到的剖析;指出《弦歌》是一部深刻揭示学校弊端,切中时弊,独具一格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塑造两个层面入手 ,对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著名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所蕴含着的人文主义思想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探讨了作品思想倾向与作家的丰富生活体验和长期的情感积累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和劳伦斯是中国和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重要作家。在他们的众多作品中,《金锁记》和《木马赢家》在反映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方面有高度的相似性。《金锁记》中的七巧把自己困在一个黄金枷锁里,一步一步丧失人性。《木马赢家》中的小男孩保罗,为了帮助母亲获得更多的金钱不断地摇动木马,最终丧失人性、丧失生命。该文对比分析了两部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金钱对个人自我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相似文献   

18.
《白豆》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人性的书写。作品从两个方面展现了下野地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一方面接受和认可强制性的婚姻方式,另一方面又极力挤压被伤害的弱小者。作品对人性冲突的思考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9.
《九章》是《楚辞》中的重要作品,它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和《悲回风》九篇。这九篇作品正如朱熹所说:“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现在一般认为,其中除《桔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外,其他诸篇都是他在两次流放中所作。它们大多是记实之词,真实地记述了屈原在流放期间的生活经历,抒写了他在流放期间怀念故国的真挚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李佩甫长篇小说《等等灵魂》中人性的异化,并探讨了人性异化的原因,指出权力、金钱是人性异化的两个主要因素。在作品中,作家还借用人物的"童年情结"尽力剖析人性异化的深层次渊源。通过故事叙述,作品还在阐释从人性异化走向人性回归,这个过程需要精神来救赎。作家正是在描绘人性异化、表达精神救赎的过程中,揭示了小说《等等灵魂》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