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随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外部空间有了高要求,对建筑师也有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城市经营的目的是什么呢?它对塑造一个城市的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形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城市形象设计必须在城市现有基础上进行。它要求与城市的建筑相协调,突出城市文化与发展观念,展示城市文明与精神。最终达到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完美结合。作者以日照市为例,阐述了自己对城市形象设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街道家具是我们城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城市经济与文化的"窗口",文章通过对街道家具现状的分析,引出对当下街道家具的设计取向的论述。着重从实用功能、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加以阐释,为我国城市外部环境空间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对每个单体建筑来说,它与街道相接的方式有所不同,除了直接与街道相连接以外,还通过外部庭院、停车场地等与街道相接,这样的一些外部空间,在文中被定义为“间隙”.本文将以此为视点来研究汉正街传统街区建筑和街道的关系.借助类型学的方法,对“间隙”进行分析并划分为四类,它们代表了建筑和街道之间不同的对话方式.  相似文献   

5.
韩悦  王爱华 《工程与建设》2010,24(3):311-313
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角是广场、道路、街道以及构成城镇及城市公共界面的建筑物,街道作为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标志性交通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体现着城市的形象与风貌。它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在探索成果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同时,尝试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融合,使景观规划设计融于城市设计;挖掘塑造城市精神与个性特色,构筑宜人的街道环境;对城市新区街道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对旧城区的街道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首先将住房的组成成分分为内在属性和外部环境因素,其次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Hedonic法对城市街道开放空间进行评估,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手房房价量化分析后,发现城市街道开放空间价值比较显著,街道开放空间变量与房价之间多数呈现正相关;只有到最近商业广场、河流和公园的距离3项指标呈负相关;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人体舒适度指数,所有指标都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朱玲  宁祥西 《科技信息》2011,(17):372-373
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环境是指以旧居住建筑为界面形成的街道空间环境,涉及的问题包括街道空间的比例形式,以及街道的环境质量。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作为与居民最为贴近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对现阶段城市旧居住建筑的沿街空间环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且能通过对某些街道空间环境元素的调整来改善己有的不良街道空间,来全方位地、真正地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8.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不仅承担着城市内与城市间的交通功能,而且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旅游形象,影响着城市旅游吸引力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作者从旅游形象的角度分析了其旅游功能,剖析了当前城市街道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在武汉市的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了原始数据,运用SPSS应用软件研究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倾向,最后以市场导向的开发思路为指导,提出了若干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筑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鲁苹 《科技资讯》2007,(16):97-98
建筑与其所处的城市环境以一种共生的关系而存在。建筑物的个体经过组合,形成一个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又以某种方式,编织出街道、公园、广场等外部空间。而建筑物、街道、公园、广场等物体,又以一定的秩序相互配置、组合,形成了城市的形体空间,同时,这种形体空间环境又赋予了城市特定的意义和生活氛围所以,建筑规划除了要如实地反映它的内在功能和结构造型外,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与其所处的总体环境相协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浅谈LED照明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发兴 《科技资讯》2010,(29):44-44
城市夜间亮化工程包括汽车道路照明、街道照明、交通指示照明等一般基础功能性照明,建筑物整体景观照明设计可以给城市建筑带来夜间生命力,建筑物结构与外观气质美是通过利用不同的照明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使现代建筑结构美散发出来。本文对LED照明应用在城市夜景照明规划中的实例进行了介绍。并简述了LED照明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马中贵 《科技信息》2011,(5):306-306,326
“多态共生”设计概念可以归纳如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建筑空间环境的一种更新和创新,即以创造人们优良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的一种创新的设计,最终使它成为城市整体的有机组成,并与街道、广场、景观绿化相关联,形成新的城市空间景观,使底部空间加入到城市的构架系统中去.并建立良好的底部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12.
蔡天虹  杜瑞莎 《科技信息》2011,(7):I0329-I0329,I0367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街道是城市的灵魂,而建筑是街道上的重要元素。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而对于一个小城市来说,传统更是重要的,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追求创新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建成给了街道躯体,街道上的活动给了街道生命。剖析街道空间当下存在的问题;分析街道的构成要素,谈论各个物质要素对于街道的作用;探索街道的整治方法,恢复街道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热平衡原理及大气边界层理论建立了较简便的城市街道峡谷环境空气温度预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建筑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辐射在建筑表面与路面间的多次反射和人为散热对局地热环境的影响.此外,模型中采用经典的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模型,实现了不同大气稳定度下街道峡谷与大气近地层间的热量交换模拟.通过对哈尔滨市某街道峡谷的实地测量,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实测结果表明,本文的模型在无降雨时可以较好地预测城市街道峡谷中的热岛强度.而在发生降雨时,由于热岛现象基本消失,本文模型的预测结果会高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15.
武燕 《科技信息》2010,(34):I0291-I0291,I0293
建筑是组成城市空间的细胞,是维护自然环境和创造社会环境的物质因素,旧建筑再利用,就是用各种手法来保存与改修并且使建筑再度得到新的生命。借助于专业的设计思考,将它们所拥有的历史空间与现代机能结合,带来另一种新的创造,让旧建筑风采依旧。它不但使街道的记忆得以留存,使传统的建筑工法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得以流传,也对节省能源有所贡献,有益于环保。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从古城的建筑风貌,城市主色调,建筑小品和雕塑,街道景观及绿化等几个方面深入挖掘西安的城市景观特色。在展现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城市景观风采的同时,剖析了西安城市景观建设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一方面,为以后西安城市的景观建设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为其他城市的景观建设提供了建设样本,并可以避免一些建设误区。在研究方法上,充分进行资料查阅与实地调研,并经过深入思考加工,从而得到一些自我对西安城市景观特色的认知以及对城市景观建设以后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城市街道家具的概念.并针对太原市城市街道家具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找出太原市城市街道家具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金发 《科技信息》2008,(30):165-165
从江西省红色文化发展的形象方面系统的、整体的进行策划及研究,对区域红色文化进行开发及利用。从城市的标志性“红色”建筑到城市的形象定位进行视觉化设计,并对江西人民的“红色观念”与“红色印象”进行非线形的横向式研究及探讨,进一步发展江西省的红色文化,开发红色资源,推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与建立国内甚至国际形象,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着五个误区:1)打通中轴线以改善北京城市的南北交通;2)破坏北京城历史上形成的街道格局,强行开辟穿城的快速交通线;3)无限制地拓宽街道,并修建仿古建筑;4)过多开避宽阔的封闭式街道;5)城市快速通道与商业等并举,导致误区的原因是主持城市规划建设的同志没有从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城市的发展,也没有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城市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打造城市特色景观,应充分发挥城市街道景观在城市特色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通过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集地理性、地方性、文化性于一体的街道景观,进而凸显城市的特色景观。本研究从城市特色景观与街道景观结合的角度入手,不仅给城市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给街道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为城市特色景观提供一定设计思路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