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城市路灯监控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志 《科技资讯》2007,(27):43-43
本文通过无线传输和计算机等技术,对城市路灯实行集中的监测与控制.街区路灯控制装即监控终端,设在路灯管理机构的监控中心,形成两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监控中心与各监控终端主机之问的通信方式采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通信技术(GPRS)、监控终端主机与各监控终端从机之间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采用GSM网络和RF射频通信相结合的LED路灯智能远程监控系统。系统由监控中心、通信中继站和路灯控制终端组成3层点群架构。其中,监控中心通过GSM/SMS方式与中继站进行双向远程通信,路灯控制终端通过RF射频方式与中继站进行双向近距离通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能对LED路灯进行灯组群控和节点单控,并具有在线参数反馈功能和寿命预警机制;其传输稳定、工作功耗低、可扩充性强,可满足智慧城市照明系统的多种潜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当前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前景和主流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今智能家居系统的优缺点。应用ARM平台开发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系统由监控系统主控制器、无线传输模块、蓝牙通信模块、Wi Fi模块以及GSM模块组成。以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信息的监测与控制;蓝牙通信模块实现手机与控制器的局域网络控制;GSM模块实现短消息报警功能;Wi Fi模块将室内信息上传至网络服务器。  相似文献   

4.
张律  韩东 《科技信息》2008,(36):83-83
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等场合已经普及使用的多微机系统大多是采用有线通信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场合。随着通信技术和IC技术的发展。可以结合ARM控制GSM模块.利用GSM网络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达到远程监控或控制的目的。本文即介绍了一种利用ARM控制GSM模块实现无线终端的硬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作为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文中设计了一种电力载波终端的控制系统,系统采用SC1128芯片实现了信号的调制,并由计算机作为主控端组成信号发送终端,实现电力线载波传输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路灯在远程自动控制、智能化调光、自动巡检和故障处理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套智能路灯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NB-IoT技术改进传统路灯的控制器,设计了NB-IoT终端,用以实现NB-IoT基站和4G网络实现感知层数据的上传,以及应用层控制命令的下达,最终实现了路灯控制、调光、巡检和故障处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围绕"基于GSM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这一课题,阐述了相应的GSM无线终端的设计方案、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在设计中利用西门子生产的MC35无线通讯模块作为本系统的核心通信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专有的无线通讯终端,实现远地数据的传输。  相似文献   

8.
针对因IP分配受限而造成的电力通信传输延时与信道冲撞等问题,设计了基于IPv6的电力通信网多信道协作路由跨层控制系统(跨层控制系统).系统硬件部分通过IPv6技术建立通信协议栈,并利用数据库、处理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实现跨层控制.软件部分利用协议栈生成的信息搭建路由控制系统,并借助多蚁群优化算法寻找电力通信网中多信道协作的最佳通信路径,实现电力通信网多信道协作路由跨层控制.将多蚁群-跨层控制算法与蚁群算法、牛顿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多蚁群-跨层控制算法延时保持在0.03 s左右,当任务数量小于100时没有出现节点冲撞现象,吞吐量大于520 MB/s,说明系统具有较优的路由跨层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GSM/GPRS技术。设计了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远程监控系统.给出系统总体方案及硬、软件设计.阐述了控制仪表和通信模块之间的自定义通信协议.该系统由现场控制器、移动用户终端和企业数据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现场控制器采用控制仪表和通信模块双处理器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移动用户终端和企业数据中心为系统提供多种远程监控方式,实现了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网络化管理.调试、测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性能良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查询和控制热水器的工作状态:热水器发生故障时,主动向用户发送手机报警短信:用户可通过GPRS网络向企业数据中心发送热水器实时状态数据,获得远程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鉴于电力载波通信具有成本低、速率高和方便快捷等优点,文章设计了电力载波通信终端;提出了基于XPLC-L30的低压电力载波modem模块硬件系统框架;构建了一种基于XPLC-L30的电力载波通信协议,该终端模块可以实现在2台PC机之间的数据、图片及文件的电力线传输,适用于智能家居的电力线网络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基于飞思卡尔单片机MC68HC908JL16、希姆通公司SIM300C工业级GPRS通信模块及力控组态软件来实现采集测量传统太阳能路灯控制器中电压、电流等参数,由GPRS网络实现数据无线远程通信,由监控终端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实现太阳能路灯的无线远程监控、数据纪录、报警提示及分析处理。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及软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12.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具有不可靠性,制约了载波通信应用范围。本文以分析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混合路由算法。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混合路由算法能适应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变化,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路径,并降低传输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率,提高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远程监控系统中的无线数据传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系统运营商和系统开发商的重视,以移动网络作为数据无线传输接收网络,可以开发出多种前景极其乐观的各类应用.笔者介绍了GSM网络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基于GSM网络的无线数据的传输,并详细讨论了通信模块AT命令和微机如何控制通信模块Q2403A收发无线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GSM的短信报警收发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GSM移动通讯系统的AT指令,GSM短消息的格式、编码和解码方法,在此基础上在上位机搭建起电力监控系统短信报警平台,通过GSM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了上位机与短信报警终端的实时通信,从而得以对郊外无Internet网络覆盖地区的电力电缆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同时,对短信息内容的分类、设计和识别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路灯按需照明和实时监控管理的使用需求,设计以CC2530为控制器,采用ZigBee和GPRS通信的路灯无线监控系统.各路灯节点可工作于环境光照模式、设定时间模式或上位机指令模式.LED调光电路采用PWM调光方式,通过CC2530芯片产生低频PWM调光信号,采用调光芯片HV9910对路灯节点进行调光控制.实际装置的调试与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装置能实时监测路灯故障信息,路灯亮度可调节,可实现单灯开关控制,能够实现对城市路灯工作状态的集中监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和GSM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电力线智能故障检测系统.载波通信通过扩频调制解调电路来实现,选用电力载波芯片PL3105,并采用GSM的短消息业务实现数据远传.说明了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电路原理图以及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利用集DTMF双音多频、遥控、计算机等技术为一体的K-10电力载波通信协议设计自动智能配电系统.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分为总控制器、功能控制器、迷你遥控器、控制终端和电话远程语音控制五大部分,软件结构分为总控制器、功能控制器和控制终端三大模块.该系统以交流电力线为控制信号传输总线,省却了布置控制线路的麻烦,结构简单、实用性好,能够实现现代家庭、办公楼宇的电器控制、照明控制、线路配电、安全监控等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GSM协议转换器的软硬件设计及实现.利用西门子TC35射频模块和MCU智能控制功能,设计具有标准的GSM协议接口和RS232接口电路.该协议转换器能将控制中心的控制信息或数据发到GSM网络的任何终端,同时也能将远程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标准的GSM数据格式并通过GSM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9.
在基于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路灯控制系统中,集中器承担所有路灯的管控任务,对系统的可靠性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了一款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路灯集中器,实现三相路灯可靠管控。该集中器基于32位高速处理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通过软、硬件的协同配合,实现控制系统通信协议管理、集中器与分别连接于三相的路灯终端通信以及集中器与远程管理中心信息交互。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其控制功能及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集中器能够满足路灯控制系统中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人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优化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的停车场系统;该系统以STM32作为主控制器,终端节点负责数据收集,利用NB-IoT实现数据上传,采用手机APP和云平台对终端节点远程监控,采用粒子群算法为蚁群算法提供迭代初期值指导后,增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