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京 《科学之友》2005,(17):34-37
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夜空被无数美丽的焰火点缀,但最引人注目的一朵焰火绽放在距地球1.32亿km处的太空中: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号宇宙探测器发出撞击舱,以10.2km/s的宇宙速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4日凌晨,人们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这朵熠熠生辉的太空焰火.  相似文献   

2.
人类探测宇宙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在此期间,科学家一直在推测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50年前,人类开始向太空抛掷“物体”,不过它总是在几分钟内就落回地球;40年前,当人类再次把物体送入太空时,它们留在了那里。而现在,地球人终于也可以停留在太空中了。 在探测宇宙过程中,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在地球上的实验室中,通过模仿宇宙形成早期的情景,我们了解了那个时期的生物是如何在宇宙中生存的,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繁衍生  相似文献   

3.
<正>21世纪初的太空,一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热闹,浩渺无垠的宇宙,强烈地吸引着地球人的目光。飞离地球,奔向太空,寻找新的生命与生存空间,成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使命。正如霍金所言:"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发展的技术摧毁了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而我们还没有发展出逃离地球的能力。"今天,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有了很大变化,关注热点从卫星上天、载人飞船、登上月球转向探索火星、土卫六、  相似文献   

4.
水熊虫的惊险太空之旅 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光子-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光子-H3"飞船在距离地球表面258 km的高空绕地运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搭载一些生物进行太空实验.研究人员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太空中严酷环境下的生物反应.在能够立即让人类和其他绝大多数生命体丧命的太空环境中,水熊虫虽然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水熊虫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卞毓麟 《科学》2015,(3):55-59,2,63
"哈勃"在25年的历程中,以其一系列的突破性发现,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宇宙中充满着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地球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致使电磁波谱中大部分波段的天体辐射无法到达地面。为了充分领略"宇宙交响曲"之妙,人类必须设法全面接收来自太空的所有种类的电磁波。否则就会像一个听力障碍严重的人出席一场音乐会,现场演奏的优美乐曲实际上大多被错过或歪曲了。20世纪后期,空间天文观测摆脱了地球大气层的桎梏,使人类跨入了在电磁波谱所有波段上研究宇宙和天体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最近称,太空中新发现的一颗超新星有可能揭示地球生命形成的秘密。 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宇宙与人体骨骼内钙元素形成之间的联系。一种被称作"SN2005E"的新型超新星有可能是宇宙中和地球上钙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休闲时光     
宇宙尘埃可能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认为,最近几百万年来地球气候在冰河期和温暖期之间交替转换地周期性变化,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太空的细小宇宙尘埃粒子的影响。通过对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附近海床以下宇宙尘埃粒子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在25.3万年前至45.8万前之间,宇宙尘埃沉积数量的增减,  相似文献   

8.
正电影札记在《地心引力》的巨幕影院,迎面扑来的是一幅幅壮观清新的美景。跟随着导演的视角,我们可以一览无遗地俯瞰充满生机的地球,感受纯净得让人屏住呼吸的广袤宇宙。在深邃浩瀚的大气外层空间,蔚蓝的地球与漆黑的宇宙形成鲜明对比,激发起观众对探索太空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正>人世间是否有幽灵?没人知道答案。但是,在宇宙中却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宇宙幽灵"的奇特气态天体。1999年7月23日,钱德拉太空望远镜成功升空,作为人类的"眼睛"观测着宇宙空间。作为一类特殊天体,黑洞一直是钱德拉太空望远镜的重要观测目标,但在一个遥远且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科学家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天文奇景"——"宇宙幽灵"。  相似文献   

10.
载人太空船     
假如你看到一个太空漫步者在离地球500公里高的太空优闲的漂游,那是他们在试验其价值1200万美元的如蚕茧一样的太空服效果如何。那些服装是宇航员与所知最严酷的环境隔离的仅有之物。这身服装如同一个小型太空船,提供氧气、通讯以及防止温度过高、宇宙辐射和紫外线辐射、微小流星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97,访火星     
别睡了,火星!地球使者来了。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升空的"探路者号"飞船,以1.7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飞行了4.97亿公里,历时7个月后,终于在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零7分成功地着陆火星"战神谷",这是美国自1975年向火星发射两艘"海盗"飞船以来在火星表面降落的第一个探测器,这项耗资2.66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工程是"一个宇宙探测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其中之一就是移民太空。首先提出这项设想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太空岛。这个空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林、河流和形形色色的娱乐场所等。将这座太空岛以发射人造卫星的方式放入宇宙,它每分钟自转两周,在赤道处产生几乎与地球引力相同的离心力。人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太空岛上,大部分感觉与地球上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太空岛的离心力会随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信息     
来自太空的新粒子天鹅座X-3是银河系中最著名的天体之一.它不仅发射X 射线和γ射线脉冲,而且还可能是一个宇宙加速器,它喷射出能到达地球的高能宇宙射线.现在两个地下实验又告诉我们,天鹅座X-3可能发射出地球上尚未知道的亚原子粒子.这两个实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寻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曾在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不仅要“更上一层楼”,还要从地球飞入太空,以便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生存环境,探索隐藏在茫茫宇宙中的无限奥秘。在探索太空的漫长历史中,并非只有人类离开了地球,还有一些动物也进入了太空,默默地为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远离地球     
《科学之友》2005,(15):56
离我们最近的星系是"大麦哲伦星云",在距离我们170 000光年的遥远地方.也就是说,它的光要经过170 000年才能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这个星系是它在170 000年以前的样子.我们看到太空中的物体越远,它们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就越长.借助望远镜和探测卫星,我们甚至能看到宇宙诞生时的模样.当我们观察一个恒星系或太空中的其他物质时,就像坐在一部时间机器里一样.以下是各个天体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新京 《科学之友》2005,(9):34-37
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夜空被无数美丽的焰火点缀,但最引人注目的一朵焰火绽放在距地球1.32亿km处的太空中: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号宇宙探测器发出撞击舱,以10.2km/s的宇宙速度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4日凌晨,人们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这朵熠熠生辉的太空焰火。耗资3.33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18.
7800光年     
正天文学家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精确测量了地球与宇宙中古老天体系统之一——球状星团NGC 6397的距离。新研究有助于对宇宙年龄进行独立估算,使用的测量方法也将帮助天文学家改进恒星演化模型。NGC 6397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球状星团之一,是宇宙大爆炸发生后不久即诞生的恒星群。最新测量表明,该星团距离地球7800光年,误差率仅为3%。在恒星模型中,地球到球状星团的准确距离可被用作参考值,用于  相似文献   

19.
1981年4月12日中午12时(格林威治时间),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凌空而起,细长的烟云在天空中伸展,云端处来员舱内约翰·扬和罗伯特正在大声交谈。这时也恰巧是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进入太空20周年。1961年4月12日苏联少校尤里·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在宇宙中作了绕轨道一周的飞行。由他开始的宇宙航行,现在由于“哥伦比亚”号的完美飞行,即将在未来的年代里繁荣成熟:去太空作定期旅行,将成为人类一个新的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20.
长期失重和暴露在宇宙辐射中会以人体造成极大损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肌肉和骨骼萎缩 肌肉和骨骼萎缩是太空旅行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地球上,肌肉和骨骼由于不断地对抗重力而得到锻炼,在微重力的太空环境,它们就会退化。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大卫·沃尔夫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停留4个半月后,仅背部肌肉就减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