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成本极高。引入股权激励机制对规范我国国企的治理结构、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改变激励机制现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企业学习外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成功经验及教训,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管理层收购成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简述了我国MBO进程及现状,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运用得当不仅可以降低代理成本,还可以引导管理层努力进行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价值。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比较研究与现状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真正得到有效实施的并不多,涉及的股票数量也非常有限,激励力度普遍不大,说明了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的现实环境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191-192
股权激励计划是现代公司制度下一种新型的激励制度。目的在于使管理层关心股东利益,促使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最终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而且许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国有控股企业等都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刺激,股权激励的实施暴露出诸多问题,最为典型的是股权激励诱导管理层产生短期利益经营,为达到行权条件并最终行权而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本文通过概括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着重讨论了几种基于股权激励的会计操纵方式,最后提出了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婉  王妮 《当代地方科技》2012,(11):106-107
目前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股权激励的原理,股权激励的职工持股、管理层持股、管理层收购与管理层员工收购等实施形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种机制与环境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使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展现其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在通过管理层收购实现股权明晰和激励机制的同时,出现了种种问题。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国有企业的国有股通过MBO实现流通是国家资产盘活和保值增值的手段,那么在国有企业MBO过程中,国有股的定价模式,定价的合理性就成为国有资产的价值体现。然而在现行的条件和体制下,不规范的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通过过低的资产定价、内部人交易、搞跨企业再回购、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非法手段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种种方式带来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只有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方式以及国有股的定价模式,并且从法律法规上对MBO进行规范和约束,加强监管部门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MBO所带来的产权明晰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集中了我国优势企业和优质资产,但在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西方企业实行价值管理所产生的正效应,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了上市公司实施价值管理的现状、管理层收购模式和效应以及提出了完善管理层收购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为MBO)是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并购形式,指的是企业管理层在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通过收购企业的股票或资产来拥有企业的控制权管理层一般由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高级职员组成。通常情况下,管理层只提供一小部分资金,其余大部分资金由各种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以债权和股权的形式提供,还有一些资金通常采用“垃圾债券”的形式筹集,其中,向金融机构的借款通常是以目标企业的资产作抵押。收购完成后,管理层努力削减经营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整顿和重组生产设备,增强库存控制和加强应收帐款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期按期支付各项债务并取得收益。我国企业在实践中经常将管理层收购与职工持股相结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MBO对部分产权不清的民营企业进一步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DK公司为例,通过对我国目前政策、制度的分析发现我国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便有效地引导和规范我国管理层收购运作行为,使其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能激励企业管理者,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MBO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融资收购本企业股份的行为。由于管理层收购通过管理层持有本公司股份,把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发展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管理层收购一直被视作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有效工具,也因此而获得“金手铐”之称。 国内企业MBO的实践 从完整意义上的管理层收购角度来看,国内最早对MBO进行探索的企业,当首推四通集团。1999年7月,四通集团管理层控制的“职工持股会”控股“新四通”;“新四通”收购“老四通”所持香港上市公司“香港四通”股权,四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专属性人力资本被剥夺是导致管理层收购的根本原因。在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兴起是由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创新引发而来。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用管理层收购还存在一定操作上的问题,如法律障碍、融资渠道和还款障碍、收购价格的公正性障碍等。管理层收购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反叛,它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准提出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