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多种模式来运用情感教育进行聋校语文的教学。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蒋琛 《科技信息》2012,(26):112-112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阵地,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传授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及优良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教学中蕴含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作文训练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将小学教育作文训练与学生审美体验进行有机的融合,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绪,而且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作文训练效果.基于此,该文首先分析了学生审美体验与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了两者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于芳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20-120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任,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但是有很多学生却对高职语文学习不以为然,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对高职语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江艳芬 《科技资讯》2012,(20):177-178
语文教育不仅是一门基础工具课更是一门人文教育课,在语文课堂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丰厚语文课堂容量,图书馆相应便成了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现行通用大纲教学目的规定: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由此看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语文教育与美育的关系,正确理解语文美育的内容,科学地探寻实施语文美育的基本要求,无疑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曾锐  覃柳虹 《科技信息》2007,(31):170-170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本文就从听说读写能力等教育目标出发,谈谈语文学习与教师、学生的生活关系,以及生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职语文教学是加强高职教育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打基础,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义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基础地位,而良好的审美教育能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及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渴望和追求。审美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知、欣赏和评判的一种心理活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辩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文章从中等学校语文文本出发,分析语文文本中丰富的诸如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情感意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2.
美学教育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重视对学生的美学教育,近代的教育家更是对美育高度重视。美育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语文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成为教育的新重点所在。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其语文薄弱环节主要在于缺乏成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语言感知把握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育应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其语言理解与应用水平。一、创设问题代入情境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感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目标必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此领悟文章的深邃内蕴,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现就一堂语文课的结构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作些浅谈,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更是提出了要弘扬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传统的经典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本文着重从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米志娟 《科技信息》2013,(13):327-327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对各方面的知识接触的累加,对什么事情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中德育目的,促使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之外,应充分利用精选的优秀课文和精美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和审美观,提高好全民素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授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教师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意识地运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选择《史记》中具有伟大人格的人物作为榜样,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交友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重要载体,蕴含着许多催人奋进的励志素材。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人生目标不明确、对前途悲观迷茫、自信心不足等情况,励志教育尤显必要。中职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德育功能,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施行励志教育,让学生靠努力拼搏成功,靠自身的精神力量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