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24):66-67
随着构造与岩性地层油气藏等常规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能源需求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性领域。据美国政府部门统计,目前全球非常规石油资源规模达4495亿吨,与常规石油资源基本相当。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规模达3921万亿方,是常规天然气资源的8倍。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22,(1):75-76
随着浅中层长期开采,易开发油气资源日渐减少,迫使油气勘探逐步转向深层发展.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表明:我国深层石油资源量304亿吨、天然气29.12万亿立方米,当前探明率不到6%左右.随着国内目前单体规模最大海相碳酸盐岩气田——安岳气田的发现和建产,深层和超深层已逐步成为中国尤为重要的勘探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3.
先进的煤炭气化与液化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煤气化与液化的意义 从能源资源上看,我国是个煤炭资源丰富,但缺少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煤与石油的可采储量分别为1145亿吨和33亿吨,储采比分别为92年与20.5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达1万亿多吨,年产量达10亿吨,自给有余还能出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6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液体燃料的需求却十分庞大,2000年汽油和柴油年消耗量已分别达到3000多万吨和近5000万吨.国内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约6%,而原油产量年均增幅仅1.5%.因此,只有靠大量进口才能解决巨大的燃油供需矛盾.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原油进口接近80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6亿吨.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1-22
近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不断提高,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逼近国际石油安全警戒线。目前我国剩余油气资源处于深部的占40%左右,近年发现的特大型油气田,如塔里木、川东北、松辽深层等均处于超过4500m的深部地层,一些海外合作区块油气藏也处于深层,深层油气资源是目前和未来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因此,加快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2,(3):54-55
1立项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石油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加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震荡,油气资源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7.
有消息称,俄罗斯将在3年内让世界上第一座漂浮核电站投入运营,为偏远的地区供电、供热和提供饮用水。这座核电站实际上是一艘装有核反应堆的"罗蒙诺索夫号"大船,该船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6届国际海事展上出展,俄罗斯最大的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负责人宣布这座漂浮核电站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俄罗斯将建造数座漂浮核电站,而这座名为"罗蒙诺索夫号"的核电站便是其中的第一座。重量达21500吨的"罗蒙诺索夫号"在设计上利用核反应堆发电,配备69名工作人员它将用于为大型工业公司、港口城市和近海石油天然气钻  相似文献   

8.
开发利用煤层气是降低油气供应对外依存度、保障煤矿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资源量达36.8万亿立方米,为常规天然气的70%,世界排名第三。上世纪80年代至2002年,国内照搬美国中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在我国未取得成功,截止2002年煤层气累计探明储量仅754亿立方米,未形成工业产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21,(2):20-21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风险不断加大,要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必须要先立足国内,而国内80%以上的油田都已进入中高勘探程度阶段.老区增加储量、稳定产量是世界难题.济阳坳陷作为老区勘探开发的典型代表,剩余资源隐蔽性强,发现难度大,其勘探理论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无先例可循.其面临油气资源发现率高,剩余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现在世界上每年的轮胎产量高达700万吨.为安全起见,一般每辆汽车行驶3~5万公里就需要更换一次轮胎.全世界每年将有数十亿条轮胎报废等待处理.废轮胎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废物来源之一.在国内,随着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汽车保有量已呈急剧增加势态.据统计,2000年我国废轮胎产量达1900万条,可以预见,废轮胎的数量仍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从2002年起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全球消耗橡胶资源总量前列的国家,2006年橡胶消耗量达550万吨,橡胶资源的消耗量占世界的23%,而橡胶资源的占有量却不到10%,橡胶资源十分匮乏。2007年我国橡胶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超过石油和铁矿石,达到71.6%,在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中对外依存度处于前列。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铅工业迅速崛起,已成为全球铅生产、消费中心,中国铅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的精铅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了423万吨和429万吨。随着我国交通工具、移动通信、核电等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金属铅需求量将超过600万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8):16-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家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找到新的能源战略支点。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未来全球5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储量将来白海洋,深水无疑是世界油气的主要接替区,海洋油气开发无疑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现场探明的海洋石油蕴藏量约246多亿吨。由于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达到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1949年,我国原煤产量只有约0.3亿吨,相当于现在一个龙头煤企两个月的产量;今天,我国原煤产量已达39亿吨,居世界第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超10亿千瓦的煤电装机每年20多亿吨左右的电煤需求,支撑了钢铁工业每年9亿多吨粗钢产量6亿多吨的煤炭需求,支撑了每年24亿吨水泥产量、建材行业5亿吨左右的煤炭需求,支撑了每年700多万吨化肥产量、化工行业用煤3亿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油气资源主要借助管道以及大型储罐进行输送和存储,确保管道和储罐等油气储运设施的安全至关重要。地基变化、介质腐蚀、地质灾害、海流冲淘及意外事故等会损伤管道和储罐,必须对其及时检测以保障油气储运安全、避免巨额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对发生泄漏时原油易扩散的海底输油管道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7.
管线用钢是发展天然气、石油等长距离输送管的原材料,由于国家已把发展天然气、石油等长距离输送管道列入国家重点基础建设项目,新兴的油气管道运输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国内管线用钢市场前景看好. 据悉,近几年国家将规划建设天然气管道7000公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建设四川一武汉一上海天然气管道,西安一信阳输气干线;第二阶段,建设兰州一西安的输气管道;第三阶段,塔里木天然气参与东输,形成西气东输的运输大动脉. 去年国内主要有以下管道工程陆续开工建设:1.兰州一成都成品油输送管线;2.大庆一大连成品油输送管线;3.四川忠县一湖北荆州输气管线;4.宁夏中宁一银川炼油厂120公里输油管线;5.镇海石化公司一杭州200公里输油管线;6.靖边一呼市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  相似文献   

18.
尽管石油、天然气消费正在迅速增加,但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占6 7%,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5%.综合国内外的各种预测,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会占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黄磷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也是磷化工的基础原料,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外黄磷企业生产黄磷的方法均为电热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资源、能源、人力成本的优势,全球黄磷生产的重心已转移到中国,在世界黄磷市场上世界黄磷年需求量约150万吨的市场份额中,我国生产的黄磷就达110万吨之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成就了我国黄磷生产企业重组整合成大型化的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海洋石油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已从常规水深(小于500 m)向深水(500 m~1 500 m)和超深水(大于1 500 m)发展。我国深水海域面积广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南海海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约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水区域,开发前景广阔。我国当前的油气勘探开发仍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因此,加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相关基础理论、装备与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10月17—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地球科学部会同政策局联合召开了主题为"深水油气工程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的第147期双清论坛,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与会专家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凝炼出深水油气工程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探讨了相关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